馬驁馳
摘要: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東北,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大省,同時也是我國重要農產品出口的大省。但是長期以來黑龍江省農業經濟整體水平偏低,政府過于片面地追求總產量及經濟效益,導致生產方式過于粗放,長此以往導致黑龍江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了很大制約。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體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黑龍江省其實有著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以及所處位置的優越,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實現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幫助黑龍江省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加大投入農業循環經濟的基礎設施,更好地促進黑龍江省農業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黑龍江省;農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490-02
黑龍江省的農業在我國農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在過去的時間里,黑龍江省的農業生產方式還是通過粗放的方式進行生產經營,通過自然資源的消耗,破壞生態平衡的手段進行農業發展的推進,這會使黑龍江省的農業陷入危機。而促進農業循環經濟則可以使黑龍江省實現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幫助黑龍江省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黑龍江省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意義與優勢
循環經濟是要運用生態學規律對人類社會活動進行指導,主要表現為資源利用形成再生資源繼續利用的一個過程。而研究農業循環經濟就是將這種過程限定在農業中,將傳統農業資源進行轉變,做到農業資源可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通過資源循環利用達到農業發展與自然生態資源“共贏”的局面。因此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的推行是黑龍江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
可持續發展是由環境保護而引發出來的,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我國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各行業不斷發展,做到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將環境與發展進行有機結合,在發展中尋求生態平衡,在生態平衡下促進國家發展。
總而言之,進行可持續發展,促進循環理念的推廣宣傳,促使政府、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農業循環經濟在黑龍江省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優勢。合理利用黑龍江省自身優勢,更好地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第一,黑龍江省的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土壤中有機物含量較高,是種植綠色和有機食物的良好條件。第二,黑龍江省的地理位置優越,它位于我國的東北方向,相鄰國家較多,交通便利,所涵蓋的交通方式很多,通過有效運輸,可以加強對外貿易的合作。交通是一個省份發展的重要因素,黑龍江在對鄰國貿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是對外貿易溝通的主要橋梁。豐富的交通運輸方式,可以滿足對外貿易中對我國商品需求的及時性。第三黑龍江省的勞動力資源豐富,黑龍江省的人力資源相當豐富,足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滿足農業循環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員的需求,為開展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提供了便利。
二、農業循環經濟在黑龍江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省的農業發展是全省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促進農業循環經濟是推動黑龍江省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
1.以往的生產方式導致農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由于黑龍江省的土地在以往的開墾過程中,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土地遭到過度開墾,使土地遭到了巨大破壞。同時農民所使用的化肥、農藥等對農業環境造成惡化.影響到土地質量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大量的農藥殘渣遺留在土壤中,導致白色污染的產生。近年來,黑龍江省又開始過度開墾濕地,使濕地的蓄水能力、抗旱能力下降,調洪能力下降。黑龍江省對土地資源的過度利用,導致土地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2.缺乏相應的技術和資金支持,生產規模無法擴大
黑龍江省政府對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宣傳和推廣力度不夠,投資渠道過于單一,不能更好地整合資源。投入與產出難以形成對比,導致農業循環經濟涉及范圍小,無法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各企業協助政府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意識較差。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不及時、不完善,導致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促使生產規模無法擴大,產能低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3.農業產業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對落后
黑龍江省在針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處于弱勢的狀態,前期未能足夠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使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受到了阻礙。缺乏資金、融資渠道不夠通暢、效率不高、基礎設施建立的不完善,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約了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落后,導致無法通過先進技術進行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基礎設施落后,導致資源極度浪費,生態環境失去平衡,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無法做到有效預防自然災害。
三、農業循環經濟在黑龍江省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是促進黑龍江省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實施這一舉措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影響,針對農業循環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對策。
1.改善生態環境,對農業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黑龍江省要加強對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進行生態環境的改變,進行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農業循環經濟的建設,通過建設,實現宏觀調控和整體運行。黑龍江省政府要加強對省內濕地的保護,堅決杜絕通過過度開墾濕地的方式方法來提升對土地、生物和水資源的使用。要充分做到合理利用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有效推行有機肥,倡導使用有機肥料進行生產,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深入到每一個人心中。政府也要加大引導力度和投資力度,改變農村生活模式,改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再生資源。加大對農業污染的防治,減少水土流失,建立土地防護林,退耕還林,更好地改善生態環境。
2.加大力度實施科技興農戰略
黑龍江省各市、各區、各縣要加大力度推行科技興農戰略,讓科學發展觀得到有效落實。將技術創新作為推行科技興農戰略的主要動力,結合現代科學與技術進行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做到循環再利用,大力宣傳并發展高產能、低消耗,優質生產、安全生產的生態農業。通過對適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建立及完善,為黑龍江省的農業發展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技術、高水平的農業人才隊伍,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政府也要推動科技興農戰略的發展,通過政府宣傳,優惠政策、法律法規的出臺,更好地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政策的出臺是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主力,政策的出臺和后期的跟蹤維護,使科技興農戰略得到很好的操作實施以及有效推行,更好地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有效推行。
3.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基礎設施的投入
要促進農業循環經濟在黑龍江省的發展,就要不斷增加農業循環經濟的投入。政府要依法進行農業及農業預算支出的安排與落實,完善中型、大型的農林水氣工程,建立科學有效的農業生態資源預警體系,出臺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民間、外資等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農業循環經的多元化投資格局。
4.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促進產業化經營戰略的實施
要實現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要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市場為中心進行經營發展戰略的調整。黑龍江省要結合自身特點,如資源、區域、行業,合理地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整體布局和結構調整,形成市場信息網絡。通過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協助指導農業產業進行轉型和相關技術改造。通過無形市場和期貨市場,對有效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在利用資源的同時又做到環境保護,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實現產業分工格局的合理眭。
5.加強科技創新
國家可以通過教育改革,將農業循環經濟納入課程中,并鼓勵高校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的研討,為促進黑龍江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出合理化方案。堅持科技創新,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將農業大省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鼓勵高科技、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進行技術創新,進行新產品的研發與推行,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進行農業科技的創新。改變黑龍江省農業科技水平低下的局面,有效進行各項生產標準與操作技術的創新與完善,更好地推進農業循環經濟向前發展,最終實現生產方式的改變,促進經濟增長。創新是促進發展的重要途徑,有效進行技術和產品上的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而使黑龍江省的農業循環經濟得到發展,更好地保護黑龍江省的農業資源及生態平衡。
五、結語
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大省,合理優化資源,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做到可持續發展是黑龍江省農業改革的最終目標,通過進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更好地實現了黑龍江省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護環境,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最終實現黑龍江省農業產業的有效發展,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提高農業產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