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良
摘要:高校二級學院作為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主陣地,其發展直接關系著高校的人才培養。因此構建高校二級學院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保證高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在現代大學制度下,構建系統全面、行之有效的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是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關鍵所在。本文首先闡述了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作用,其次結合現狀分析了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評價指標,最后強調了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中應注意的重點內容,希望對今后高校二級學院的績效考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考核指標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41-02
構建系統全面、行之有效的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是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關鍵所在,也是當前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和搞好考核評價工作的重點內容,對高校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學化辦學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一定程度上扮演著紀檢委的角色,因此必須做好構建績效考核體系的相關工作。
一、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作用
高校二級學院全面科學的構建和完善高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實現高校的整體發展目標、提高高校整體管理水平以及建立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意義重大。推動發展二級目標管理模式,深入深化學院為實體的改革,管理重心扁平化,既是現代高校管理的既定事實和必然趨勢,同時也符合現代科學管理的內在要求。二級學院管理體制是否可以運行有效,關鍵在于能否建立起有效的監控體系,以績效考核為載體的教學系統,從而使各院系管理科學運行并獲得最大的管理效益。二級學院目標管理模式只有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才能不斷發展完善,并逐漸與高校發展的模式和規律想匹配。當然以上得以實現的前提是建立操作性強的、規范可執行的并且科學全面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第二,對于兩級管理目標的實現有促進作用,同時有一定的導向功能,比如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敦促教學各項事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全面整體的展現學校改革發展的情況,并統籌調整績效考核指標。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可以使學校的管理逐步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調節,由過程監督管理變成目標方向控制,從事務性管理轉為服務性指導;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為高效的配置資源,優化資源。采用績效考核標準,可以有效的改善改良學校資源配置上的浪費和不盡人意,對于資源配置的過程和資源效益功能發揮的環節,可以有全方面的系統評判和約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校辦事辦學的整體效率,在二級學院在資源配置上績效考核的結果也可以起到導向和控制的作用。
二、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在實際運行中,并不能完全適應高校改革發展的需求,本文通過分析后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在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中,高校不能明確定位,不能根據本校特點實事求是。各學校的定位,方向,責任義務不同,其對應的績效考核標準也是不斷變化的。一味的簡單套用通用指標,既不能匹配學校當前的發展任務,又不能體現高校考查考核的重點,必然會對學校戰略目標的實現帶來惡劣的影響;第二,缺乏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很多高校目前在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上不能夠做到系統全面的完善,這主要表現在績效考核指標不能夠涵蓋所有的工作內容,績效考核的內容不完整,甚至關鍵性的指標任務缺失等,因此在日常的績效考核中容易結果失真,偏差不斷。
三、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評價指標
教學科研學院考核目標體系由黨建與思想政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國際合作與交流、學生工作等七個考核指標組成。各考核指標下設若干二級指標和考核內容。學院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合理構建,是做好績效考核的基礎。在構建完善指標體系時要做到以下五點:第一,要做到的是結合高校整體發展目標與二級學院發展目標,體現評價的特色和重點;第二,要促進二級學院穩定協調發展,既要有反映長遠效果的相應指標和具體內容,又要有反映眼前效果的相應指標和具體內容,因此要做到長遠規劃與短期目標相結合;第三,要做到重點任務與常規任務的相結合,重點任務是保證學校改革目標實現的基礎,同時也是高校的名片,而學校維持正常運行的基礎性工作則是常規任務的內容,因此重點工作目標應與學校發展規劃年度分解目標相一致,與學校黨政工作要點確定的年度重點工作相一致,在提高效率并合理分配資源的同時抓好重點完成工作目標;第四,在評價指標的設置上既要有反映隱性績效的考核指標,也要有反映顯性績效的考核內容,因為二級學院的績效本身就包括暫時無法顯示的隱性績效與很快就可以顯露出來的顯性績效,所以要注意隱性績效指標與顯性績效的指標相結合;第五,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對于能量化的任務要做到具體數據的統計,做出定量價值的判定,不能量化的要根據平時的表現做出等級或者評語的評定,只有這樣才能便于評價和對比。
四、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的重點
在構建高校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上,最為重要的是評價指標體系的周密性和前瞻性。只有在長遠發展的前提上,突出戰略價值取向,按照層次把各階段任務落實到不同的二級學院,定性定量,才能使當前工作和長遠目標不背離,發展不迷路。其次,定性和定量在指標考核上,要做到不偏不倚。從歷史經驗中,各大高校在考核中,往往看重定性評價,礙于人情關系網,不做定量的考核,考核結果自然也就不公平,缺乏客觀性。需要二級學院在績效考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的就是關于如何處理定性與定量關系的內容。相對比定性考核側重于政治思想素質,定量考核更側重于在具體量化各項指標時根據各階段的工作任務目標,也就是側重于實際工作中的考核。年度考核的依據就是年度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日常考核,因此對于日常的考核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詳細的分析和總結日常考核的結果。考核結果是否客觀、準確,考核指標體系運用是否科學、規范都與日常考核的總結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做好總結分析績效考核結果的相關工作,也有利于確定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務和完善評價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二級學院績效考核體系是構建高校成為現代化大學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一項開放動態的系統工程,關乎職工的切身利,保證高校的持續性發展,只有構建完善的二級學院績效考核標準,才能使得評價標注更加客觀,評價方法更加科學,評價結果更加工作,才能使高校在教學工作中做到有條不紊,層次分明。當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會有不斷地問題出現,這要求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總結并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