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亞昕
摘要:民族民間舞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瑰寶,其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編創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即興的作用。對此,本文將簡單闡述即興在民族民間舞編創中的作用,分析運用即興進行民族民間舞蹈編創的方式,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即興;民族民間舞;舞蹈編創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103-01
一、前言
即興在未進行事先編排的情況下,舞蹈者結合音樂的風格、節奏、情緒等因素,立即做出一系列的舞蹈動作。由此發現,即興對民族民間舞進行編創,其對舞蹈者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可以引導舞蹈者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發揮即興在民族民間舞編創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舞蹈者對民族民間舞進行編創,能夠提高動作的連貫性,豐富舞蹈的情感,促進民族民間舞的傳承與發展。
二、即興在民族民間舞編創中的作用
l.啟發創作靈感。在編創民族民間舞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的時間對動作結構、情感等進行思考,但是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局限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舞蹈者可以嘗試民族民間舞的即興編創,進而獲得更多的舞蹈靈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打破民族民間舞編創的很多限制,將精神置于自由、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就是常說的“醉態”。基于“醉態”的前提下,增強了舞蹈者肌體的靈敏程度,當頭腦中閃現一個動作時,就可以直接將其體現在動作中,進而使得民族民間舞的動作能夠與情感產生密切的關系。因此,即興能夠啟發創作靈感,為民族民間舞的編創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優化音樂感知。民族民間舞的編創中,音樂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只有合理的把握音樂節奏、情感等,才能夠使舞蹈動作、音樂產生契合的關系。當給定一段音樂以后,舞蹈者需要結合自身對音樂的整體感知,把握其所蘊含的情感,進而對舞蹈動作進行展現。因此,將即興應用在民族民間舞的編創中,能夠對舞蹈者的音樂感知能力進行優化,使其對音樂的樂器進行辨別。
3.強化思維能力。情感的表達具有一定的規律,客觀的展現舞蹈動作、情感,需要舞蹈者建立一個清晰的思維結構,即一段“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以及結尾等。因此,當舞蹈者對民族民間舞進行即興編創的過程中,可以對其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強化,保證“故事”結構的完整性、合理性①。以命題即興為例,舞蹈者需要對命題的內容進行快速的剖析,對民族民間舞的動作進行邏輯性編排,從而保證主題與命題相符。簡言之,即興在民族民間舞的編創中,可強化舞蹈者的思維能力,無論是對于舞蹈者的發展,還是對于民族民間舞的傳承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即興在民族民間舞編創中的方式
l.收集舞蹈素材。眾所周知,民族民間舞的內容大部分都與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如果舞蹈者在編創的過程中,不了解真實的生活就等同于缺少舞蹈素材,這樣的問題就會影響民族民間舞的質量,無法展現其自身的特色。所以,在即興編創民族民間舞時,舞蹈者應該積極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將其合理的融入到舞蹈之中。例如:經典民族民間舞《洗衣歌》,就是李俊琛(編導)在工作中無意看到六位姑娘幫助戰士洗衣服的信息,所以才因此獲得了即興創作民族民間舞的靈感。在舞蹈中,展現了姑娘幫助戰士洗衣服的起因(班長洗衣服)、經過(姑娘假裝扭腳幫助洗衣)、結尾(情感升華)等,展現了藏族、漢族以及軍民之間親密的情感。因此,想對民族民間舞進行合理的即興編創,就應該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將其作為編創的重要素材、來源,從而增強民族民間舞的特色,深化舞蹈的思想內涵。
2.心靈動力源泉。當舞蹈者獲得足夠的素材以后,實際上就在心理上有了足夠的基礎,這就是心靈動力源泉。首先,根據素材的內容、類型等,確定民族民間舞所蘊含的情感、節奏等,然后選擇相互匹配的音樂,從而提高民族民間舞的具體化、形象化程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依據音樂的整體節奏,分析動作的快慢、舞臺走位等,進而將民族民間舞更加充分的展現出來。簡單來說,對民族民間舞的即興編創,實際上就是將“激情”轉化為“動力”的過程,其中獲取民族民間舞素材就是獲得“激情”的前提,而后續的編創則是源于內心的動力。在這一基礎上,舞蹈者能夠在即興編創時對素材進行合理的應用,打破以往編創民族民間舞的桎梏,增強民族民間舞編創的自由程度。通過這樣的編創方式,可以踐行“以情帶舞、以舞傳情”的基本原則,深化民族民間舞的感染力,便于觀眾理解舞蹈的情感與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民族民間舞的編創中,即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體現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因此舞蹈者應該結合恰當的方式進行編創。在這一基礎上,充分展現了即興編創的魅力,拉近了民族民間舞、生活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夠增強舞蹈者的創造力、想象力等。所以,結合本文的發現,要想保證即興編創民族民間舞的質量,實際上需要做好很多準備工作,進而更好的表達音樂、舞蹈以及內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