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舒雅
摘要:隨著我國近幾年來老齡化的不斷加劇,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劇增,養老金出現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且問題日益嚴重。本文旨在分析我國養老金目前的情況以及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養老金;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F8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149-01
首先,本文分析了近年來我國養老金空賬額趨勢,結合65歲以上老年人口,然后通過最小二乘回歸對未來我國養老金空賬額進行預測。其次,本文收集其他各國的養老金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展示各國養老金的相似與不同之處,與我國目前養老金水平。最后,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本文針對上述情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國家,集體與個人三方面的改進方向與建議。
一、我國養老金空賬額缺口近年趨勢
隨著我國近幾年來老齡化的不斷加劇,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劇增,養老金出現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且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在2015年前我國在養老金的管理包括如何高效地投資增值這一方面的體系還不夠完善,導致我國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我國養老金目前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支付危機。截止2015年,我國養老金空賬額已達到4.7萬億人民幣。
Ho:空賬額與老年人口無關
H1:空賬額與老年人口有關
根據上表來看,Sig值為0.000遠小于0.01,則拒絕Ho,接受H1,即空賬額與老年人口有關,系數不為零。R方值為0.963,說明老年人口的變化可以解釋空賬額96.3%的變異,說明該回歸方程擬合度很不錯。
于是得出回歸方程:
y=10.312x-10.399
通過該回歸分析,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老年人口每增加一萬,養老金平均將增加10.312萬億。養老金出現收支不平衡的問題,這對我國財政壓力與社會穩定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
二、我國養老金與其他國家養老金對比
本文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了八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目前的養老金數據,分別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俄羅斯,意大利,西班牙,英國。
日本與英國,美國與德國,意大利與西班牙目前養老金情況較接近,而中國與俄羅斯則情況各異。
首先,從養老金施行較早的國家來看:德國是所有國家里最早開始施行養老金制度的國家,其養老金管理體系與規章制度相對其他國家更為完善,而與德國水平相似的美國,在1978年也推行了401K計劃,建立了由雇主,雇員共同繳費的基金式養老金制度。意大利與西班牙同為歐盟中的成員,都屬于高福利國家,在制度與福利方面的政策均相似,劃分為一個類別非常合理。日本的養老金在企業年金這一塊較為突出,而英國更注重于建立多層次的養老金制度。從目前這八個國家的國情來看,分類結果較為合理,我國與俄羅斯因為國情與其他國家大不相同,因而養老體系與最終呈現的數據也與其他國家有著較大的差異。但是顯而易見,我國養老金水平目前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三、改進方向與意見
我國養老金缺口逐年擴大,解決養老金空賬問題刻不容緩。在提出解決方案前,本文先分析一下目前我國養老金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第一,由于我國目前生活水平和質量還有醫療水平逐漸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也相應地提高,導致需要給付的養老金絕對額上升。
第二,由于之前的計劃生育導致我國人口結構發生變化,人口老齡化嚴重,入不敷出。
第三,我國經濟發展跟不上老齡化的快速節奏。根據所查到的資料來看,許多發達國家是經濟發展成熟后才進入老齡化,而我國恰恰相反,在還經濟沒有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了老齡化,即“未富先老”。
第四,由于我國繳費不如納稅那般的嚴格而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例如,經常存在雇主有意少繳、漏繳或不繳養老保險費的現象,導致部分資金流失。
第五,我國養老制度相比其他發達國家不夠成熟,還處于需要完善的過程中,對養老金如何增值,投資上還有待改進。很多地方政府為了避免風險,選擇存銀行和買國債這種幾乎是無風險的投資。但是低風險往往對應的是低回報,因此,養老金增值的速度遠比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養老金往往是在不斷貶值。
基于種種造成養老金缺口擴大的因素,本文從國家,集體,個人三方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第一,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加強我國養老金的監管體系,完善養老金的制度,堅持社會保險的強制性,增大養老金覆蓋率,提高養老金的投資運作,實現增值目的。具體可通過養老金人股市,國有股減持,國有股分紅等措施來彌補這些養老金缺口。當然,在投資運作的過程中也要做好響應的風險管理,分散投資,降低非系統風險。
其次,國家還可以通過加大稅收這一策略來填補這一缺口,但是考慮到目前我國稅收已經遠高于其他國家,再加大征稅力度可能會造成社會不穩定與經濟受挫,所以加大稅收力度目前對我國來說不是一個好的建議。適當提高社會保險繳費率(不能太高),嚴厲打擊某些企業偷稅漏稅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養老金空賬的程度,同時可以較為高效地改善我國目前的養老金情況。
本文認為我國在養老金的某些制度可以向日本學習,因為在日本有段時間的老齡化比我國更加嚴重。通過增加某些強制繳費措施,延長收取養老金保險費的年齡,延遲退休,建立企業年金(補充養老金)制度。
同時,國家也可以鼓勵保險公司開的發出更多補充養老金的保險產品(主要是壽險類),幫忙分擔一部分壓力。
第二,從集體即企業的角度來看,部分效益好、具有長期發展能力的企業可進行養老金的改革試點,待試點成功后再逐步推廣到其它企業。比如:制定企業年金,根據企業經濟情況做適當的改進和調整,適當在保持經濟利潤的同時加大員工福利,當然,國家應該做出相應措施鼓勵這些行為。
企業可以建立個人賬戶,企業和職工按一定的比例定期繳費,即簡單易行,有較高的透明度,還可以免予征稅。
第三,從個人方面,要有長遠的目光,可購買商業保險補充養老金,培養一定的理財投資能力,選擇養老待遇不錯的企業,積極交付養老金,培養良好的養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