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5日雙雙跌破7元整數關口引發多方解讀,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第一時間表示,人民幣匯率走勢長期取決于基本面,短期內市場供求和美元走勢也會產生較大影響。人民銀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人民幣仍是新興市場較穩定貨幣
破“7”比市場設想的更加突然一些。5日上午9時16分左右,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隨后,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也跌破7。當日盤中,在岸、離岸人民幣持續波動。截至5日晚9時,在岸人民幣一度跌至7.0499,跌幅超過1%,離岸人民幣則最多跌至7.1092,跌幅逼近2%。截至下午4:30收盤,在岸人民幣收報7.0352,貶值936點。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225,為去年12月來首次跌破6.90關口,跌幅為2019年5月16日以來最大。
人民幣匯率破“7”后不久,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迅速就人民幣匯率相關問題回答媒體提問。央行有關負責人分析稱,盡管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從歷史上看,人民幣總體是升值的。過去20年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0%,是國際主要貨幣中最強勢的貨幣。
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仍保持著穩定地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是走強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升值了0.3%。2019年初至8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0.53%,小于同期韓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跌幅,是新興市場貨幣中較為穩定的貨幣,而且強于歐元、英鎊等儲備貨幣。人民銀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中國經濟基本面將支撐匯率
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后續走勢,官方與多位學者5日都強調,中國良好的經濟基本面為匯率提供了根本支撐。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5日表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展現出了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國際收支總體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外匯市場上套期保值的企業越來越多,中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差處于合適區間,能夠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基本面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并不具備長期貶值基礎。中國經濟整體增速平穩,增長結構繼續優化,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里面處于較高水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人民幣穩定還由于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平衡,這種平衡背后的支撐是基本保持貿易順差與國際收支雙順差,此外市場外匯供給保持平穩狀況對人民幣匯率平穩也能起到支撐作用。
短期利好出口行業
人民幣出現貶值,意味著外幣購買力將加強。理論上來說,或將利好國貨出口經濟,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將迎來利好。從A股5日的反應來看,伊戈爾、永冠新材、華紡股份、迪生力等高出口占比公司出現漲停。
對于人民幣匯率“破7”對企業有何影響,中國央行回應稱,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外匯管理要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破7”后這一政策取向不會變。央行回應稱,我們不希望企業過多暴露在匯率風險中,支持企業購買匯率避險產品規避匯率風險。同時也要看到,目前人民幣匯率既可能貶值,也可能升值,雙向浮動是常態,不僅是企業,即便更為專業的金融機構也難以預測匯率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