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平
摘要: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和新《預算法》的實施,對公立醫院預算體系建設、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與考核、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對于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239-02
我國正處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不斷改革創新階段,2019年1月1日起醫院全面施行政府會計制度。新制度的實施體現了新修訂的《預算法》中要求各級政府均需“按年度編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要求。為有效促進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順利實施和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本文有效結合政府會計制度的規定和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就當前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改革性的建議。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按照政府會計準則規定,要求公立醫院實行政府會計制度規定的“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要求,構建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即在醫院會計核算體系中為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雙重功能,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分別通過財務會計核算和預算會計核算形成財務報告和決算報告,綜合反映醫院財務運行情況和預算執行情況。這就要求公立醫院改變之前預算管理的方法,既要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會計核算的要求,又要滿足公立醫院的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目的。公立醫院自2012年已實行權責發生制下的財務核算模式,真正要解決的是建立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既能達到現代醫院預算管理的目標,又能體現政府會計制度和《預算法》的精神和要求。
(二)預算編制精細化水平不高
按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對同時涉及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內容的事項以“雙分錄”的形式平行記賬進行反映與計量,進而編制“雙報告”。醫院在編制預算時,沒有根據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的計量要求進行編制,不能實現預算會計的功能。
醫院預算編制方法比較簡單、粗放,根據上年度財務報表,主要使用增量預算法,管理者利用經驗估測全院預算目標,在預算分解的時候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適用不同發展水平的責任部門,不能適應各自的差異性。沒有考慮由于政策或各臨床科室的特點和變化,導致預算指標不能完全反映各責任中心的運營能力。
(三)各責任中心職責不明確
由于醫院各部門的工作職能不同,對預算管理缺乏共同的認知,共同為預算管理工作時難免產生分歧,工作出現推諉。醫院雖然設置了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工作機構、預算管理責任部門等,但由于各部門工作不到位,對于一些專項預算,沒有實行多頭管理,在整體上缺乏溝通和協調,預算職能的分散性造成了醫院的預算管理成了財務科自己的事情,沒有了全員參與,弱化了業務部門的預算管理功能,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剖邑熑沃行奈磳㈩A算按可控性原則分解至相關單元,更沒有對相關單元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規定具體責任人的職責。
(四)醫院預算考核評價不全面
大部分公立醫院雖然進行了預算考核,但是考核內容不全面。政府會計制度在權責發生制體系下,僅對運營預算進行考核,缺少對收付實現制下業務和資金使用狀況考核、預算管理過程考核、財務預算考核和資本預算考核,同時缺乏相應的約束和激勵機制。醫院重考核輕獎勵,醫院沒有考慮責任中心員工的需要,沒有有效的措施來激勵員工,沒有把強化考核與獎懲激勵緊密結合起來。
(五)醫院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
由于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復雜性,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會計核算。很多醫院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和業務系統沒有銜接,未能根據內部管理需求將預算管理與業務管理、財務核算系統相結合。未能做到事前通過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控制預算指標的審核,也不能實現事后通過政府會計核算記錄預算執行情況,進而對預算指標的執行情況做不到實時監控與分析。
二、提高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根據政府會計“雙基礎”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建立雙體系預算架構,即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部門收支預算和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預算。根據醫院管理的特點,醫院建立由預算管理委員會統一領導,其下設置由決策機構、工作機構和執行機構三個層面組成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具體承擔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控制、調整、監督、核算、分析、考評及獎懲等一系列預算活動的工作。
(二)科學進行預算編制
首先在確定預算目標時,需兼顧公立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責任,預算目標的設定要遵循可行性、系統性、客觀性、可控性原則。預算目標的確定和醫院的預算管理模式密切相關。為了滿足政府會計雙預算體系的要求,編制全面預算首先要確定部門收支預算和財務預算總目標,然后對目標進行分解。醫院預算總目標的確定要結合醫院戰略、規模、醫院資源及技術條件、國家政策等因素綜合考量,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和自上而下的分解方法的方式來確定。同時結合各責任中心自主申報的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結合倒擠法、固定比例法、基數法、因素分析法、聯合基數法和杜邦分析法等方法確定各責任中心的預算目標。
結合預算會計,可以在預算編報時補充設置經濟支出分類科目、功能支出分類科目、資金來源等記錄指標;結合財務會計,可以在預算編報時補充設置收入來源、成本分類、使用科室、歸口科室等記錄指標
(三)明確各責任中心職責
預算管理委員會屬于院級預算責任中心,負責預算的全面執行并制定醫院總體預算。設置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歸口管理機構、預算監督控制機構及預算考評管理機構,在預算管理委員會領導下主管預算編制、監督、控制、分析、反饋、考評等工作;預算執行機構負責預算執行的各個責任預算執行主體。科室責任中心包括臨床服務類、醫療技術類、醫療輔助類、行政后勤類四類科室,是醫院預算執行的主體??剖邑熑沃行膱绦性杭壺熑沃行闹贫ǖ念A算,同時,還要組織本部門所承擔的預算工作的編制、分解、執行、控制等預算工作。單元責任中心根據可控性原則劃分,臨床服務類科室按照護理單元、醫療單元劃分,醫療技術類按服務項目、醫療設備、班組設置責任單元,醫療輔助類按照班組、服務項目設置責任單元,行政后勤類按照崗位、職能設置責任單元。
(四)完善預算考核體系
建立預算考核機構由預算管理辦公室、財務科、人事科、行政辦公室、綜合質量管理辦公室組成,其他預算工作職能部門配合。不斷完善預算考核制度,包括預算編制過程考核,預算執行控制情況考核,預算核算結果考核,預算分析結論考核等。同時科學制定預算考核方法,實現對預算目標完成情況和預算組織工作的科學考核。
(五)醫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業財融合
逐步建立健全預算管理信息系統,以信息化管理為支撐將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嵌入到醫院各信息平臺,運營預算作為預算管理的核心,首先將來源于醫院業務工作的運營預算的數據信息與預算管理系統銜接,包括財務核算系統、成本核算系統、資金支出控制系統、HIS系統、PACS系統、物資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等。實現醫院信息系統中業務語言與財務語言的無縫對接。
三、結語
本文主要對公立醫院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做了較為詳細的陳述,也對于怎樣更好的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目的是為了促進公立醫院能夠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更好地發揮服務群眾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