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振
摘要:本文在研究上基于對風險管理概念與其在鐵路集裝箱運輸應用上展開分析,通過結合實際經驗,對集裝箱運輸安全風險管理的策略進行分析,其中包括整頓加強安全風險管理,對風險過程進行安全控制的強化,希望以此對相關的鐵路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鐵路集裝箱;運輸安全;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532.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381-01
鐵路集裝箱運輸在鐵路運輸過程與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集裝箱安全運輸管理的工作對于鐵路交通運輸管理工作來說有意義重大,本文以此為重要出發點,結合實際了解情況,提出防范風險的管理措施。
一、風險管理及其在鐵路集裝箱運輸中的應用
1.風險管理的含義
風險是對事件風險的嚴重程度及可能性的綜合度量。風險管理是指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危險源識別、風險因素識別后進行制定和實施實施相應的風險對策和措施,減少由風險引起的事故,減少由風險引起的損失的全過程。
2.安全風險管理在鐵路集裝箱運輸中的應用
鐵路集裝箱運輸安全風險管理的核心是安全風險識別、安全風險評估和安全風險控制的關鍵管理與控制。
(1)安全風險識別。綜合各種安全隱患,沒有在系統發生識別和連續的,和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制定相應的安全風險指標。
(2)安全風險評估。安全風險評估是后續風險控制的基礎,是根據建立的安全風險指標,對事物風險進行評估。
(3)安全風險控制。安全風險控制是在安全風險識別以及安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項目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管理,達到的有效地控制。在這方面應采取人員培訓等方法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頻率、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控制,盡量降低損失。
二、鐵路集裝箱安全風險管理的改進措施
1.夯實安全風險管理基礎
(1)注重安全責任的落實
鑒于部分干部職工安全責任意識薄弱、規章制度執行不力、作風不好、制度執行不完善等問題,結合安全風險防控點,進行檢查。明確制定其標準和內容。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加強按計劃進行檢查,促進工人按照標準化工作與干部作風轉變。安全經理深入到一線,時刻把控現場,促使分公司到現場操作人員的安全鏈的形成,實現對所有操作環節的不間斷監控,形成自覺遵守法規,嚴格執行操作標準,認真糾正安全問題的良好氛圍。
(2)完善安全管理體系
按照“逐步負責、專業分工、崗位負責”的要求,改進和完善各種安全管理方法、考核制度、操作規程、操作標準,分派風險責任。并對各類工作和崗位進行控制。建立安全管理的定期分析系統以便于日常檢查,增加現場檢查,及時掌握安全生產關鍵時間、操作標準以及操作系統的實施情況,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隱患,及時處理電站安全管理中慣性隱患的基本和重復出現的問題,并組織深入分析原因,制定相應應急處理措施加以實施,根據安全風險管理的要求,努力發現安全管理的規律,要從操作標準和制度中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2.加強安全風險過程控制
安全風險過程控制是對各項目進行進一步細分,明確責任,確保控制到位。
(1)加強操作的安全和控制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標準和操作程序。嚴格執行“三控”制度,確保安全運行,確保操作系統的實施,各項操作程序安全有序。必須嚴格執行逐級安全責任,嚴格執行裝船后三級簽字,防止空箱空箱空箱開箱門重箱空箱裝運造成的嚴重重量損失;集裝箱運輸必須嚴格執行《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管理條例》和《關于加強集裝箱運輸管理的通知》;雙層集裝箱連接鎖的使用管理應當符合公司發布的《雙層集裝箱連接鎖使用管理辦法(暫行)》,箱內不得使用破損及技術狀況不佳的連接鎖。
(2)加強人身安全的預防和控制
大紅門裝卸站工人傷亡的處理、裝卸設備是前部提升機的特點,而前部提升操作和敞車的清洗則是安全風險極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指出形勢,加強過程控制,防止事故發生。重點將放在正面起重機司機和清潔和保護人員的推廣和教育上。平底船必須在白天進行清洗,夜間閃爍標志,以確保前部升降機操作的人身安全。
(3)確保設備安全可靠
貫徹執行《機械設備管理辦法》,突出設備春檢、冬季運行等設備安全風險卡控制要點,加強設備管理、維護和維修,重點抓大紅門站場設施、spe醫療設備、稱重設備、信息設備是用于進行綜合危險眭調查,特別是對前方起卸設備進行安全控制。
三、結語
鐵路安全問題涉及極廣,不僅涉及到鐵路自身發展還涉及到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還有政府和黨的形象及聲譽。風險管理的實施對鐵路集裝箱運輸安全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需要對風險管理進一步加強,確保鐵路集裝箱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