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西良 李兵 譚晴雪
摘要: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應堅持在影響原因的基礎上開展深入分析,并執行針對性的發展措施,確保地方的環境改進效果進一步的鞏固。文章針對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原因及措施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環境保護;林業;可持續發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106
Abstract: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we should continue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impact and implement targeted develop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further consolidation of local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effect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proposes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Key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orest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Measures
1 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原因
1.1 森林資源匱乏
現如今的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與以往存在很大不同,由于森林資源非常的匱乏,因此很多發展策略與手段都難以維持。首先,各個地方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并沒有大幅度的提升,各方面的工作開展,繼續按照傳統的手段來執行,雖然有著長遠的規劃,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當下的一些問題還是會繼續惡化,這種現象的發生,導致森林的正常生態體系出現了難以維系的現象。所以,我們在森林資源的匱乏問題上,必須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而且在未來的解決和處置程度上,也要做出良好的轉變。其次,森林資源的匱乏現象,是長久積累的結果,即便大面積的植樹造林,依然需要龐大的維護體系和多元化的維護手段,這其中涉及到的資金和各項資源,將會是無法比擬的。因此,對于森林資源匱乏的問題解決,將會成為日后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1.2 林業生態保護不健全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工作不健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林業生態保護不健全,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保護政策的設立、執行,完全是從理論上出發,并沒有對實踐工作高度關注,各項內容的開展和實施,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層次上。林業生態保護,擁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即便是出現了很小的問題,都容易導致全局工作陷入到較大的困境當中。第二,保護工作的執行,缺乏長遠的規劃和部署。我國是一個領土面積大國,不同區域的林業生態保護,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尤其是特殊因素的存在和應對,必須做出多方面的準備。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區域在林業生態保護方面,選用了極端的方法和標準,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長期工作的安排上,并沒有達到較好的成績,造成的嚴重漏洞,是無法彌補的。
1.3 建設管理不足
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建設管理是協調性的工作,同時對于初期、中期、后期階段,皆存在很大的影響。建設管理不足,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項內容上:第一,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并沒有對建設范圍良好的拓展。例如,建設手段非常的單一,部分區域大規模的采購林業種子、苗木,但是并沒有與自身的區域要求和養護標準相互契合,僅僅能夠維持短暫的風光,第二年要花費更多的資金來采購,如此形成的惡性循環,很容易導致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陷入到較大的困境當中,而且對于相關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很容易造成嚴峻的挑戰。第二,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是持續性的內容,尤其要結合不同區域的動態條件來良好的應對。例如,在季節轉變、災害發生、區域重建的過程中,必須將管理工作的體系和制度進行良好的完善,如果在該方面出現了些許的漏洞和不足,則很容易促使后續工作,出現很大的損失。
2 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 強化森林資源彌補
從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現階段的很多工作開展,都受到較多因素的作用,未來的挑戰是非常多的。為了使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效用大幅度的提升,必須加大森林資源的彌補力度,確保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成績更好的鞏固。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土壤、地質和氣候條件等各不相同,其盛產的林木種類也存在著細微的差異。在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及相關林業部門要結合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在不同地區發展不同類型和結構的林業資源,進而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從這一點來看,森林資源的彌補工作,在未來要投入更多地努力,并且開展可靠性、可行性的方法體系建立,這樣才能確保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后續保障不斷的鞏固。
2.2 加強林業生態保護
新時代林業生態保護工作已經表現出刻不容緩的趨勢,堅持在各項工作的安排上,保持足夠的針對性。另一方面,林業生態保護的手段和方法,應堅持在地方的調查力度上更好的提升,這樣才能促使每一項內容的落實。首先需要加強林業的環境建設與保護,如林業及環保部門在平時的工作中,可以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到林業環境建設與保護中,建立科學化、系統化的林業發展機制。其次,可以采用遙感和智能監控技術對森林資源進行實時監督,一旦發現林業資源遭到人為破壞,或林業資源環境建設效果不理想,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同時,相關部門還應當結合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居民個人思想認識,使他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地配合政府部門的執法工作。
2.3 完善建設管理
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我國正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很多工作的安排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針對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管理做出更好的完善。第一,所有的建設項目,都必須進行可行性的調研、報告,并且在區域內控制項目的數量和質量,不能盲目的進行建設工作,要確保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能夠按照穩定的步伐來完成。第二,管理工作的部署和實施,對于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能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日常的監督管理方面,以及特殊情況的應對、解決方面,都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完善,這樣才能促使管理的協調程度大幅度的提升。
3 總結
我國在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正不斷的實行科學合理的措施,很多工作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未來,應繼續對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投入較多的努力,堅持在科學的轉變,從而促使每一項工作的安排能夠得到較好的成就,推動社會向前進步。
參考文獻
[1]米瑩.淺談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原因及措施[J].種子科技,2018,36(08):20+24.
[2]吳冠.淺析林地保護與林業發展的關系[J].農家參謀,2018(15):100.
[3]郭愛萍.保護林業生態環境 促進可持續發展[J].環境與發展,2018,30(07):172-173.
[4]王秋鳳.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初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7):158-159.
收稿日期:2018-11-19
作者簡介:譚西良(1963-),男,漢族,大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