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共性問題進行闡述,從資金缺乏、污水來源廣、無法用單一的技術和手段解決問題等方面對共性問題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常見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發展。
關鍵詞: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共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4-0-02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mmon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lack of funds,wide sources of sewage,and the in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with a single technology and means,and proposes solutions to common problems.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Key words: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Operation management;Commonality;Countermeasure
由于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影響,我國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保護水環境,循環利用水資源持續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目前呈現出全面轉型的態勢。據報道,2017年末,一些城市污水處理技術裝備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旨在搭建開放式合作平臺,深化產學研管理結構,一定程度上促進全國小城鎮污水處理技術裝備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但是,在實際項目推進過程中依舊遭遇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的共性問題。基于此,文章為順應環境管理要求,提升污水處理率,城鎮污水處理廠要結合地方要求提升運營管理水平,解決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中的共性問題,健全制度規劃、明確處理目標的同時全面普及環保知識,促進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水平的進步。
1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共性問題
伴隨著城鎮化發展水平的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效果受到了廣泛關注,截止到2014年,我國城鎮累積建成污水處理廠已經超過3700座,整體污水處理能力也有所突破,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引起關注。目前,BOT、TOT、PPP模式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要從達標管理、達量管理以及節能減排等多元化角度出發,針對共性問題建立對應的監管機制[1]。
2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2.1 運營資金不足
對于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工作而言,要想提升問題解決水平,完整的資金鏈條十分關鍵,是支持相應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但是多數地區由于環保意識不足,沒有對城鎮污水處理工作有著明確的認知,缺乏對工作重要性的重視度。盡管我國對相關地區污水處理項目給予了監管,并且也下發了對應的污水處理資金進行污水處理設施的購買,但是,多數經費的應用效率并不高,項目建設后不能有效落實運營,究其原因,后續投資和運行資金確實是重要原因之一。
2.2 污染來源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粗放式的經濟增長造成了對環境的巨大破壞。對于水環境的污染主要來源有這三方面:人類的各種活動產生排泄物和廢棄物、工業生產產生很多有毒有害污染物、還有一些其他活動,譬如人們大量使用日化用品和各類藥物。人類的這些活動排放大量污染物污染水質,而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污染水源。據統計,1998年重慶市排放的廢水問題為11.84億m3,這當中工業廢水為9.4億m3,占76.4%;生活污水2.45億m3,占23.6%。工業廢水符合排放標準的占66.9%,工業廢水處理率為77.8%,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水體[2]。
2.3 無法用單一的技術和手段解決
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是解決錯綜復雜的污水難題,污水的形成是多因素的關聯疊加,用單一的技術和手段是無法解決的。譬如,BOD5和氨氮是引起城鎮水體黑臭的主要問題,氮磷是引起水質富營養化的主要問題,新興微量污染物會危害環境安全問題。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污水處理技術方法多種多樣。我國還要持續加大對城鎮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力度,同時注意采用先進技術進行城鎮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安裝及運行,以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除此之外,制度管理機制不完整、地區污水處理項目分布不均勻也是較為常見的原因,并且,一些地區在城鎮污水處理方面還沒有完全落實自動化管理機制,相應的管控工序還有待完善,以上因素都直接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的綜合效果。
3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對策分析
在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工作中,要結合地區發展現狀夯實管理基礎,針對共性問題建立對應處理機制,確保能提升技術監管效果的同時維護管理措施的實效性。目前,PPP模式和BOT/TOT模式運行過程中都會應用不同產檢修機制,能有效減少因為停產造成的經濟損失。
3.1 健全完整制度
一要建立設施運行保障制度,各地區政府要結合管理要素夯實管理重點,確保能設定完整的規章條例,有效對具體工作進行行為約束和管理,結合實際情況優化保障工作的綜合水平[3]。二是要建立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為了進一步提升資金解決工作的合理性,當地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條款約束城鎮居民進行定期的資金收繳,從而有效實現地區監管項目的目標,并且結合應用管理機制建立更加完整的控制方案。三是,要結合相應問題建立對應的獎懲制度,確保能利用激勵機制調動居民的積極性,為項目實施管理工作的全面進步創設良好的平臺,一定程度上及時解決相應問題,也為設施監管工作的進步奠定基礎。
3.2 優化污水處理模式
為了更好的提升污水處理水平,需要對整個城鎮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促使城鎮污水處理技術具備較強的污水處理效果。基于此,很有必要對整個城鎮污水的來源及性質進行詳細分析探究,明確污水處理的需求,對城鎮污水處理技術進行合理布置,確保能夠精準高效進行污水處理,避免不同性質的污水而影響到整體污水處理效果。結合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優化創新,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創新原有運營模式,吸引社會資源,如PPP模式等方式進行運作,最大程度的提升污水處理水平,保障城鎮水資源的循環使用。
3.3 加大對污水處理工藝研發力度
我國未來污水處理行業仍需加大對于技術層面的創新。國家可以對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激勵相關單位或院校對污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積極性,鼓勵高校或設計院與企業間的合作,采用一條龍的模式來研發污水處理技術,即高校、設計院負責污水處理技術的設計和研發,采購設備、運行調試由工程公司負責由此一來,能促進污水處理技術的提升與改進,助力污水處理行業的蓬勃發展[4]。
3.4 加強現場管理
在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工作運行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建立健全完整的現場管理,確保能對具體行為進行集中約束和處理,有效提升管控工作的綜合水平。其中,對水下推進器支架結構進行不停產檢修能有效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在具體檢修工作中,一般要用損壞或者是已經陳舊的水下推進器作為應用的模型,聘請專業人員協助相應操作,確保工序管理和運行的精準性。一般而言,要事先要求相關人員完成模型作業大致位置的判定工作,才能進行潛水作業,減少操作時長的同時也能降低項目費用,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3.5 積極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自動化系統
城鎮污水處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積極整合污水處理自動化控制項目,主要是建立污水污泥處理、介質處理以及藥劑處理的自動化整合機制,確保控制和調節過程都能滿足實際應用要求,從而保證處理后的水質能滿足預期指標。自動化控制系統不僅要圖形進行實時顯示,也要對被控設備進行實時監督和觀察,從而有效結合在線PLC設備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工作要求,對相應模擬量進行集中測定,從而為處理工作的全面進步創設良好的平臺。
4 結束語
總之,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重點任務在于復原水質和恢復水理,加大污水處理規模,處理好城鎮水體內源污染物,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的管理目標。在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當地監管部門要結合地區實際發展現狀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機制,差異化城鎮結合地理位置、經濟條件以及人文素養建立對應的管控方案,從而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盧真瑞.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共性問題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7(15):387.
[2]鄭興燦.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決策與典型案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2007.
[3]李佳,董驍,戴星翼等.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水質監管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環保產業,2014(3):20-24.
[4]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存在問題及措施探討[J].節能,2018(6):58-60.
收稿日期:2019-03-18
作者簡介:林安江(1977-),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環境工程專業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投資與市場化運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