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龔博 于忠華 盧寧川 呂婷
摘要: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持續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推進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總結南京市過去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的基礎上,闡述了《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核心內容,對目標指標、具體任務等進行了梳理,總結了行動計劃出臺后的實施情況,提出了促進其進一步實施的建議。
關鍵詞:環境保護;水污染;實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4-0-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strengthen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motion of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Nanjing in the pas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Nanjing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combs the target indicators, specific tasks and other contents, summari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on plan after it is issu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its further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pollution;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
水環境保護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但我國部分地區水環境質量、水生態方面問題較為突出,影響人們生命健康,不利經濟社會發展[1]。為加強水污染防治力度并保障水安全,國家制定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與“大氣十條”相對應稱為“水十條”[3]。各省(區、市)也相繼出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保完成相關目標任務。南京作為長三角特大城市,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長江、秦淮河源遠流長,玄武湖、金牛湖風景秀麗,近年來通過各項工作開展,城市主要水體水質總體穩定,但全市水域水質根本改善還有很大空間,2016年《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南京“水十條”)作為當年南京市政府1號文件下發,明確時間、任務、責任單位,為南京市未來水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1 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回顧
1.1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持續加力
水源地保護工作重要性極強,南京一直高度重視,回顧“十二五”時期相關工作開展情況,2011年更新與完善各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下簡稱“水源地”)基本情況,完成了“2010年市評估報告”和“保護規劃”;全面推動了主要環境隱患的整改工作。2012年完成省鄉鎮“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基礎調查(第二批);推動編制關于突發污染事件應急與風險等級評估防范方面方案;推進完成縣級以上“水源地”巡查系統建設,對全市“水源地”保護區標志建設與修繕進行招標,開展湖庫型“水源地”的執法檢查;對影響水源地安全的砂場、碼頭、造船廠(共7處)開展拆除、搬遷等工作,均已完成。2013年推進縣級以上“水源地”保護區標志建設并完成相關工作,大力開展“水源地”的隱患整治,完成了長江“水源地”保護區及上元門、浦口水廠周邊環境隱患整改13處。2014年推進相關保護區的掛牌管理,以監督巡查為抓手,隱患排查為方式,促進責任主體整改相關區域具有新、老、大、難特點的一批環境隱患問題。做到責任單位、責任人、要求明確,相關工作進展迅速。2015年加強日常監管和隱患排查,多次開展現場檢查,對江浦、浦口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設施進行查處。
1.2 污水處理系統建設不斷完善
2011年建成一批生活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20萬t,鐵北污水處理廠建設基本完工。2012年完成橋北污水處理廠、大廠污水處理廠等新建工程,江寧、溧水等區縣不斷加大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新增污水收集管網300多公里;市重點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行整改工作方案”下發推動了整改工作;同時規范污泥處置,在過去相關工作的基礎上完成城東和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脫水設施。2013年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廠擴建提標改造工程,城東三期、雄州等基本建成,推動相關配套收集管網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進水量、進水濃度均有一定提高。2014年推進仙林二期、鐵北二期、浦口珠江污水廠二期、六合雄州二期等相關工作,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t/日。2015年完成城南二期等一批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污水處理能力不斷提升。
1.3 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進展
2011年制定了“市水環境保護條例”取代“市水污染防治管理條例”,包括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等相關方面,推進了水環境改善和水資源利用,為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城市建設奠定打牢法制基礎。2012年開始試點河長制管理,落實一河一長以實現長效管理,到當年底南京市13個區縣(當時鼓樓區與下關區、秦淮區與白下區尚未合并)河道(26條)納入管理范疇,河長由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擔任,實施了截污控源、河岸整治、疏浚清淤等措施以推進環境質量改善;黑臭河道方面將相關河道列入區縣年度 “環保責任狀”,落實一河一策要求,通過治理工程的啟動實施,推進相關工作,當年完成情況較好。2013年“主要河流實施河長制通知”下發,河長責任制在32條主要河流建立,市政府主要領導領銜,區(園區)一把手任河長,年底“管理工作考核辦法(試行)”出臺,河長制管理基本實現全覆蓋(納入河道107條),強化責任分解,推進考評工作,進一步篤實了黑臭河道治理基礎。2014年突出目標管理、落實責任、考核通報等方面工作以加強河道管理,黑臭河道整治不斷加力,突出列入省級整治黑臭河道,加大資金投入,推進完成清淤(約100萬立方米)與沿岸綠化(接近30萬平方米)等工作,成效顯著;玄武湖一期治理工程完成,青奧期間玄武湖通過相關應急保障改善水質,金牛湖加強管控,保證了涉賽水體賽事要求的滿足。2015年修訂完善河長制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市、區兩級河長制體系,開展常態化、全覆蓋督查,定期通報考核情況,列入省級督查的17條黑臭河道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2 南京“水十條”核心內容
2.1 目標指標要求明確
南京“水十條”制定過程中對于目標與指標做出了明確規劃。目標方面以水為核心,明確2020年、2030年、21世紀中葉為時間節點,其中2020年提出水生態環境狀況、污染嚴重水體等方面要求,強調環境質量“明顯提高”;2030年提出生態系統功能的基本恢復,強調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到21世紀中葉提出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強調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指標方面以具體績效為要求,明確2017年、2020年、2030年為時間節點,其中2017年底前提出黑臭水體的基本消除(建成區內);2020年和2030年對長江、滁河等重要水體水質分別提出穩中提升和持續改善的要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分別要求為確保 98%以上和100%。2020年方面還對長江南京段水質、主要入江支流、相關考核斷面水質、重點湖泊水質、入湖斷面水質、地下水水質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2.2 各項任務具體有力
南京“水十條”在防治具體行動上做出了明確設計。水生態空間保護方面,強調承載能力的評估,生態保護空間劃定,水生態系統保護,產業布局優化與產業結構調整等內容。工業污染防治方面,強調控制工業排水項目建設,搬遷關停污染企業,落后產能淘汰與清潔化改造等內容。城鎮生活污染治理方面,強調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排水達標區建設,行業排水行為規范等內容。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方面,強調農業清潔生產,種植業化肥農藥使用控制,水產健康養殖,畜禽養殖分區管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內容。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方面,強調老舊船舶淘汰,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增強,船舶與港口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水平提高等內容。節約保護水資源方面,強調控制用水總量,節水型社會建設,做好工業節水、城鎮節水、農業節水等內容。水生態環境安全保障方面,強調水源地保護區達標建設,良好水體保護,重點流域治理,重點行業地下水環境監管等內容。環境監管執法方面,強調監管制度建設與監管平臺建設,排污許可證與排水許可證管理,水環境監測網絡完善等內容。
2.3 強化支撐加強實施
有效支撐與組織實施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南京“水十條”在這方面做出了具體謀劃。強化政策及科技支撐方面,提出社會資本投入引導與政府資金投入增加,稅收政策落實 與綠色信貸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強化,水價改革推行與排污收費嚴格,區域流域水環境補償工作開展,技術研發與科研支撐強化,環保產業市場規范與環保服務業發展等內容。組織實施加強方面,包括了黨委政府治污同責,部門管理責任明確,排污單位主體責任落實,目標任務考核“嚴”與問責力度“大”,環境信息公開與社會監督加強,全民行動格局的構建等內容。
3 南京“水十條”實施情況
3.1 持續做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按級別分南京有地級及城市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縣級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鄉鎮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其中夾江水源地供水量與服務人口在全市占比較大。對于水源地的保護主要工作包括了做好監測與評估,設置好水質在線監控,環境狀況評估結果全省排名靠前。做好水源地巡查工作,按照日常巡查與報告制度,合理安排巡查人員做好巡查工作,做好環境隱患的及時發現與處置。做好水源地專項整治,開展好水源地綜合整治并深入推進工作,2017年重點開展環境隱患專項整治,定期報告問題整改進展、開展現場檢查,推進責任單位整改方案制定,夾江水源地等相關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已全部完成。
3.2 加強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做好禁養區劃定,2016年“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及整治工作方案”印發,要求全市范圍內實施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工作,源頭上加強污染控制,實現養殖業分區管理,同年10月禁養區劃定工作完成并及時將向社會進行公示,2017年初,根據省環保廳通知要求,進一步明確禁養區邊界定位。做好禁養區畜禽養殖場(戶)關閉搬遷,市農業和環保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快畜禽污染整治,建立工作考核獎補制度和通報制度并細化工作舉措,完成全市畜禽禁養區內的關停養殖場關閉(搬遷)相關工作,開展回頭看對禁養區已關停搬遷的養殖場(戶)加強巡查,加快設施拆除防止復養。
3.3 嚴格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2017年初印發“沿江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方案”,建立管理制度,明確相關職責。隨著“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及聯合監管制度”印發,加大了聯合監管力度,環保、海事、交通部門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沿江港口碼頭垃圾接收設施已全部配備到位并投入使用,已基本完成船舶污染物防治設施的建設,初步建立船舶污染物報告、接收制度,年度相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良好。加強對進入秦淮河運輸船舶相關監管工作,禁止船舶向水域排放生活污水、船舶油污水和生活垃圾,并開展專項檢查;定期開展水域巡航檢查,2017年共開展防污染專項檢查近六百艘次,內河未發生船舶污染水域事件。
3.4 推進水資源節約保護
2017年下達年度水資源管理和節水型社會目標考核文件,對各區年度用水總量、用水效率進行明確;對取水戶和其他用水大戶逐戶下達了用水計劃并納入相關管理;強化對相關單位的監督,按期統計用水量;完成年度節水型灌區、企業、學校等節水載體的創建工作。開展水功能區達標整治方案編制,市級跨區域和11個區均編制完成相關整治方案;強化水功能區監督工作,編制完成“加強管理工作意見”;加強水功能區日常監測,對全市水功能區和動態監測井水質進行監測。
4 促進南京“水十條”進一步實施的建議
4.1 強化組織領導
計劃方案需要有力落實,南京“水十條”也是如此,就目前工作而言,系統性的調度、多方位的協調是重中之重,需要合理的組織架構以及詳細的任務分解,同時對于項目工程的推進需要明確進度安排,各部門(單位)也需要落實好自身的相關責任,做好自己牽頭的工作,嚴格措施執行[4],確保工作有成效、任務有落實。
4.2 推進公眾參與
水資源的節約與水環境的保護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公眾的參與,全民的動員[5],需豐富公眾的參與渠道,增加公眾的行動方式,包括積極開展好環境保護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小學、中學、大學的縱向教育,中小學階段強調知識的普及,大學階段強調行動的開展。做好社會化宣傳教育工作,鼓勵家庭使用節水和環境標志產品,形成全社會重視水環境保護良好氛圍。
4.3 深化考核監督
工作注重實效,“水十條”的深入實施也是“十三五”時期的明確要求,對于計劃落實和方案實施的考核是促進工作開展的關鍵舉措,考核的結果也是評價實施情況好壞的重要依據[6],對于未通過考核區和部門應該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督促整改;對于工作不力和履職缺失的需追究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于考核的結果應該做到對社會公開,推進公眾對于當地政府和部門履職進行監督,開展第三方督查[7],以推動水環境質量的改善。
參考文獻
[1]石效卷.落實“水十條”全力推動水環境管理戰略轉型[J].環境影響評價,2016,38(2):32-35.
[2]宋旭,孫士宇,張偉,等.“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背景下我國水環境管理優化對策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7,43(2):51-57.
[3]王悠,易偉斌.論“水十條”對中國水體污染防治的意義[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6,41(8):192-194.
[4]鄭毅.水十條對治理水污染的重要作用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8):154.
[5]賈紹鳳.決戰水治理:從“水十條”到“河長制”[J].中國經濟報告,2017(1):36-38.
[6]舒詩湖.國家“水十條”考核與城市節水[J].供水技術,2018,12(2):52-55.
[7]楊柳,彭大蘭.水污染防治行動第三方督查技術方法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5):73-74.
收稿日期:2019-03-25
作者簡介:王龔博(1987-),男,回族,博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生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