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摘 要:在工民建建筑中,地基基礎是建筑的基礎工程,對整個工程建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做好地基基礎施工工作要全面展開質量控制,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地基施工技術水平,全面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在此種環境下,探索出合理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方案,成為了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工藝的應用情況,并結合具體工程實例探討了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工藝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基坑支護;PHC樁
引言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建筑行業也需要創新發展,在不斷探索中促進建筑行業基礎施工技術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必然帶動建筑產業的提升,從結構設計,到施工工藝均有了明顯的創新,不斷建設出更加精美的工程項目,全面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雖然近年來我國建筑事業取得了不俗成果,但是其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說,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中的問題就嚴重影響到了后期的質量,地基保護缺乏、事故處理不當、忽視地基處理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質量提升。只有全面應用新技術,通過高標準、嚴管理,才能有效消除隱患,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工民建施工質量。
1 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工藝應用要點
1.1 做好地基基礎勘察工作
工民建質量好壞關系到百姓的工作與生活,只有從各個方面進行管理,才能提高施工質量,完成建設任務。工民建地基基礎是關鍵,地基處理過程中,要做好重點項分析、地基深埋技術分析和明確標準誤差范圍、對各點位進行標線布置、地基建設密度等,全面精準的把握好地基設計,為下一步地面建筑打下扎實的基礎。實際工作中,相關技術人員要全面了解當地環境,掌握基本的資料,特別是對當地現有的水文、氣候、地下情況要摸清查細,這樣才能明確技術類型和地基類型,要對工民建上部結構、功能、類型進行重點分析,以此把握好地基結構與性能,滿足后期上部建筑物的地基荷載力要求。
1.2 采用針對性較高的地基處理技術
為了保證復雜情況下工民建工程施工質量,確保周邊建筑物安全,就需要根據地段做好地基施工的技術選擇,以此,全面滿足施工要求,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目前來看,地基處理技術方式較多,比如:置換法、強夯法、復合地基法等等,地基處理的選擇要根據不同地段的情況而定,這樣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1.3 合理選擇基坑支護技術
通常,基坑支護技術有逆作法技術與排樁支護技術兩種形式,建筑基礎施工領域SMW工法樁就屬典型的排樁支護技術,這種技術應用流程為:開挖導溝→設定導向和型鋼懸掛梁→SMW攪拌機定位→SMW攪拌機攪拌→H型鋼涂隔離劑→插入H型鋼→施工記錄→施工完成→H型鋼回收,通過技術流程控制,保證支護質量。
2 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工藝的實踐應用
2.1 工程概況
本文通過實際例子說明工民建地基施工工藝情況,全面增強理論研究的實踐價值,為了更加直觀的了解到技術形態,本文從實際施工技術中選定了一處高層建筑當作本文解晰研究對象,工程大體情況如下,該建筑主建筑層數18層、裙房4層,建筑總高度為74m、總建筑面積為21565.37m2,建筑建有一層地下,其功能是人防和車庫,從建筑類型上看,屬一類高層公共建筑,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設的技術是框架結構。
2.2 工程分析
為了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工程建設把重點放在了“樁基+承臺”基礎技術建設上,這種技術形式,能夠全面保證地基效果。建設時使用PHC樁地基處理,其施工流程為:“場地整平→放線樁位→選擇樁機→調整樁機→定位吊樁→垂直檢查→設置試壓樁→設置靜壓樁→對各部位的接樁做好焊接→靜壓樁設置→全面完工”。
3 地基施工技術具體應用
3.1 基坑的支護處理
地基建設離不開良好的基坑支護質量,只有全面保證支護品質,才能滿足施工要求,保證建設安全。具體施工流程如下:一是進行整體設計。為了保證施工穩定,需要全面設計出基坑支護深度,深度標高是4.8~6.9m,安全期12個月屬于臨時性支護,工程結束后即可拆除。工程設計的絕對標高66.300m,土釘墻施工鉆孔使用干鉆機,鉆孔直徑100mm,孔內釘桿HRB400鋼筋,全面增強穩定效果,要全面進行施工過程的控制,確保土釘位置排布均應、注漿水泥漿攪拌均勻。二是土方開挖。為了提高施工效果,本工程主要采用挖土機械和人工開挖基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確保開挖整體效果滿足后期施工要求,利用反鏟挖土機、自卸車對施工垃圾外運,為了提高施工速度,保證工期,本工程還配備了2臺小挖機、2臺大挖機、25臺渣土車。地下室結構施工較為嚴格,一定要根據圖紙設計做好基底標高的分析,通過科學的對比,設計好挖土順序、堆放位置、運輸路線等。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在機械施工后,預留30cm土方,通過人工挖土方式解決最后面層,全面保證施工的安全,避免周圍土體擾動出現施工傷亡事故。要全面做好基坑養護,避免出現長時間的外部暴露,通過圍護保護好坑體,避免變形影響后期建設。一般情況下,開挖完成后24h內完成素混凝土墊層施工,提高坑體穩定性,保證坑體不出現變形脫落,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隨著做好環節檢測,保證安全,避免坡體較大位移。三是土釘墻支護。這種支護方式主要使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進行土釘墻支護施工,一定要嚴格做好檢測,保證土釘質量,不能使用油污、銹蝕的材料,進行現場施工的時候,主要使用的是螺旋式鉆孔機鉆和JQ30灰漿泵注漿。為了保證土釘墻支護效果,一定要嚴格控制好施工環節,保證鉆孔、排水、成孔、土釘設置、注漿、鎖定鋼筋設置科學合理。
3.2 PHC樁施工
要嚴格按照施工順序進行施工,確保PHC樁施工的最后質量,進行施工時,需要嚴格做好科學控制,施工要件如下:一是嚴格執行施工順序。PHC樁施工是一項復雜的技術,需要嚴格規范進行施工,才能保證質量與安全,施工技術人員要嚴格做好流程控制,遵循先大徑后小徑、先長樁后短樁原則,確保兩邊能夠對稱施工,同時進行。二是做好樁位的測放。為了保證沉樁施工效果,需要全面做好樁位的測量,通過合理的監理,確保各個環節不出現問題,避免施工失誤,影響質量。PHC樁施工質量控制重點放在流程檢查上,施工單位需要每天施工前開展一次施打樁位與鄰樁間尺寸準確性檢查,確保水準點送樁高度。三是保證樁機就位。要重點控制好這個環節,進行重點查看,通過檢測與復核,保證樁位,要充分做好樁機設備檢測,保證能夠運行良好,根據不同的設計,分配好各種設備,確保設備及時就位、對中、調直,為下一步施工做好準備。四是做好插樁施工。一般情況下采用吊車取樁,保證起吊支點在樁端0.3L的位置。五是做好錘擊沉樁。本工程現場地層為軟地層,所以還需要采用低錘輕打的施工方式,合理處理好地基基礎。操作控制時,要保證錘高隨著沉樁加深要不斷加長,確保樁身、樁帽、樁錘始終在同一個軸線之上,只有做好科學控制,才能根據施工要求做好連續性施工。六是做好接樁施工。主要是端板式焊接接頭施工,對稱點焊4~6點進行PHC樁固定,本環節由2名電焊工操作,使用直徑準4.0mm、準3.2mm焊條。
4 結語
在工民建施工中,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工藝具備良好的實用價值,一定要全面控制好施工順序,不斷強化管理,優化技術,全面有效確保工民建地基基礎施工質量,為工程順利進行提供良好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宏偉.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35):46-47.
[2]劉漢龍,趙明華.地基處理研究進展[J].土木工程學報,2016,49(01):9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