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玉達
摘 要: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本文立足高校學生工作,分析了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意義和當前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現狀,列舉了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學生工作;大學生意識形態;路徑
一、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高校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省委高校工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守組織紀律和宣傳紀律,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不斷強化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建立監督審查機制,切實加強對課堂教學和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管理;依托學校學科綜合優勢,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壓實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強化學校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由此可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并已成為黨中央的規劃的長期部署與戰略方針。因而我們必須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高度來認識把握這一問題,著眼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重要指標。要從總體要求、建設內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齊抓共管,共同發力促進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長效機制的形成。
二、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飛速變化、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的情況,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任務十分緊迫。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推進,社交媒體作為新的傳播渠道也在迅速發展,境內外勢力對高校意識形態的滲入也日趨嚴重。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日益復雜,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主要體現在,一是敵對勢力等利用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自尊、故鄉情結及對自身利益的關切,煽動學生參與非理性愛國活動。二是網絡平臺內容紛繁復雜,敵對勢力或被滲透的“鍵盤俠”肆意傳播謠言,致使缺乏政治辨識能力的大學生受其影響,價值觀出現偏離和錯位,甚至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提出質疑和否定。三是個別人受西方錯誤思潮影響,非法利用公寓、會議、講座、論壇、課堂、班級等陣地,傳播西方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四是境內外各類宗教勢力、各類邪教組織在校園內面向學生進行非法傳教和反動宣傳活動。五是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受思想滲透,觀看暴恐音視頻、參與非法集會、分裂勢力等活動。六是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員干部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視不足、認識不清,發表不當言論,導致意識形態工作不到位。
三、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措施
總的來說,各類滲透活動的隱蔽性更強,意識形態監控的空間更廣、難度更大等,這些問題都亟需我們不斷提升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改進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人的時代新人,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與時俱進推進對策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性。
一是自覺提高對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主動聚焦當前學生意識形態領域易發、多發的共性問題,認真學習貫徹各級黨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根本要求,結合學生工作實際系統研判、精心謀劃、深入落實。
二是加強定期分析研判學生意識形態領域問題。充分利用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學生工作書記例會、部(處)領導班子例會和專題工作會議等定期分析研判學生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掌握動態趨勢,研究解決辦法,制定應對措施。
三是加強學生日常思想教育管理。不斷強化學院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重點做好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隨時排查、及早處理涉民族宗教、涉安全穩定等方面苗頭和傾向。
四是加強學生宣傳思想陣地管理。審核把關與學生意識形態有關的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對學工部(學生處)網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網站、易班網、學工微信平臺等網絡陣地進行監測管控;加強對部(處)指導的學生組織的教育管理,提高對涉意識形態問題的敏感度和鑒別力。
五是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管理。逐步強化輔導員和學生骨干對網絡意識形態管理的責任意識,實施對學院及學生自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的登記備案和日常監管,建立學校、學院、班級三級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大力開展網絡文明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努力培育和提高學生網絡素養,挖掘和吸收師生當中的“大V”和“網紅”加入網絡評論員隊伍,科學應對并及時處置涉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的網絡輿情危機。
六是加強抵御和防范宗教滲透。積極開展正面宣傳和警示教育,堅決抵御和防范各種形式的宗教傳播和宗教滲透,指導并配合學院開展學生宗教信仰狀況排查和對有宗教信仰學生的教育轉化。
七是加強學生社會資助項目的審核管理。按照接受社會捐贈的審批要求,對設立社會獎、助學金和校外勤工助學崗位的項目資金來源、發放規定和附加要求等進行認認真審核,仔細甄別有無意識形態屬性和因素,防止敵對勢力變相滲透拉攏。
八是加強對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認真履行學生工作主管部門對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指導、評價、監督等職能,結合意識形態工作相關要求,增強學院的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提升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協調性和實效性。
九是加強對學生工作干部的教育管理。嚴格落實對學院學生工作主管領導、相關工作人員、輔導員、新疆籍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公寓輔導員、助理輔導員等學生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訓和管理考核,組織開展專項學習和專題研討,增強對學生意識形態管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本文系2018年黑龍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生工作)專任項目《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預警干預機制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