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周衛紅 郭哲寧 張彤 劉勇 劉繼紅
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主要教學任務,創新實驗室的建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實驗室建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應用型高校實驗室存在的問題,給出了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創新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 應用技術型人才;創新實驗室
0 引 言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國家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重要發展方向,是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和目標。應用型本科教育對于滿足中國經濟發展、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加強專業實驗室建設,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使其成為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對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必要性、緊迫性。
1. 應用型本科建立創新實驗室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行業高級專門人才。其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所培養的理論性人才,也不同于職業性技能型院校所培養的技能人才。其不僅須要掌握現代社會生產的各種高級技能,還要具有將高新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也就是要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傳統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偏重于基礎知識教學,忽視應用能力的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應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必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工作的空間,此時創新實驗室對學生來說就尤為重要。
2. 應用型本科創新實驗室存在的問題
2.1實訓室功能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不符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大量的實踐型操作和練習,現有大部分應用型高校在此方面都缺乏應有的資源,加之部分高校實驗室建設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綜合規劃做的不是特別到位,很容易造成實驗室建設布局不合理的現象。
2.2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室利用率不平衡
在一部分高校的實驗室利用方面存在部分實驗室利用率不高的現象,其中主要是由于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對學科結構、教學用途、功能設計的定位不清造成的,致使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需求和實驗室已有資源的不匹配。
2.3部分高校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室設備老化
一些實驗室特別是電腦和服務器 嚴重老化,部分設備上課過程中甚至出現多次開機重啟、死機卡機、顯示屏不亮等現象,造成了學生的實驗數據丟失,影響了教學中的使用。一些教學軟件與硬件沒有同步升級。由于教學軟件的升級對硬件要求的提高,硬件卻沒有及時更新。同時一些院校也由于缺乏足夠資金,無法對軟件進行同步升級,使得原有低版本的軟件存在的問題影響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2.4實行實驗室開放尚存在困難
一般情況下,實驗室的開放要求有專職人員在白天和晚十點前進行值守,而且在應用型本科的培養目標和思路下,開放實驗室需要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教師進行開放實驗指導,因此在操作上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大部分高校的實驗室開放僅限于對外交流工作,僅限于校外有關單位及人員的參觀,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室開放制度和措施。
3.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創新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措施
3.1轉變常規實驗教學的思想觀念
要辦好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實驗和實踐教學是最基本的保障,是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實驗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高校教學及人才培養的質量。要轉變實驗室建設工作的指導觀念,對實驗教學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投入,才能持續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
3.2做好實驗室軟硬件升級改造、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
針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在資金方面加大對符合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實驗室軟件升級改造的支持力度,不斷的更新老舊的軟件和硬件設備,以保障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針對實驗室利用率低的現狀,必須進一步通過增加校企聯合實驗課程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同時必須通過增加校企聯合培養的公選課程提高實驗室利用率,讓全校各專業學生能夠選學相關基礎和創業創新課程,或者可以與其他企業、院校共享實驗教學資源。同時進一步加強企業員工和教師隊伍之間的協調力度,不斷提升實驗室利用效率。
3.3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實驗和實踐教學水平
進一步加強崗位在職培訓,有計劃地開展將教師選派到企業的實習和實踐活動,開展校企聯合的實驗教學相關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實驗教師的水平,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
3.4加強校企合作型實驗和實踐教學示范基地建設
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加強校企合作型實驗和實踐教學示范基地建設,在建設的基礎上,校企共同設計實驗和實踐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不斷鼓勵企業員工和教師協同編寫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要求的實驗和實踐教材,建立相對獨立的實驗和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爭取積極鼓勵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師申報各級實驗和實踐教學改革項目。改進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手段,鼓勵教師開發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秀教學實驗軟件和實踐教學課件。
3.5開放實驗室,使實驗與科研相結合
通過開放實驗室,使學生能夠自主開發、參與實驗,有機會對書本上的知識自主驗證,并可以把自己在學習中的想法,特別是創新思想付諸實施。這種做法為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參加校、省、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極大地促進了我校科研工作的開展。
3.6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
應用型本科教學中實踐環節的強化,最重要的是應該提高實驗教學所占的份量,加強實驗課建設。同時由于有些實踐環節不易在生產企業解決,所以還應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重視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不僅能讓學生掌握操作儀器設備的技能,而且更在于學到解決實際的、無固定結論的或有多種可選答案的問題的經驗,培養對工程環境的興趣,這是應用型本科人才非常需要而又十分缺乏的能力。
4.結論
社會不斷發展、科技日新月異,高等教育必須適應并促進社會和科技的進步,高校實驗室工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必須充分發揮高校實驗室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魏小銳,李陽蘋,趙維佺,陳楊楊.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校企聯合實驗室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2): 231-234.
[2]凌濤.基于應用型高校創新型實驗室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1(11):196-197.
[3]劉華,朱榮,王身相,楊春敏,李瑞婷.應用型本科院校共享實驗室建設路徑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0):255- 257.
[4]王鳳.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研究與探索[J].大學教育,2016(3):60-61.
[5]張旭,王益明,馬文全.高校實驗隊伍的發展變化及特點[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 :160 -162.
[6]王峰,魚靜.高校開放實驗室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320-322.
作者簡介:
李巍(1965-),男,漢族,河北安平縣人,教授,碩導,主要從事測繪相關教學與科研工作。
*基金項目:2016年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項目名稱: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實驗室建設與改革,項目編號:JG16DB218);2017年校教學改革項目(項目名稱:轉型高校實驗室建設研究與實踐);2018年校大創項目(項目名稱:非測繪專業《測量學》校內實踐基地改建,項目編號:20181014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