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軼
摘 要:工程造價是成本控制的關鍵,而建筑設計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巨大,為了提升工程造價控制水平,必須優化建筑設計,加強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在保證設計方案合理性的同時,確保項目建設在經濟方面的可行性。本文以建筑成本控制為研究對象,首先對建筑設計在這方面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從建筑設計的多個方面分探討了建筑設計中的成本控制問題。
關鍵詞:建筑設計;建筑成本;控制分析
引言
據相關研究顯示,建筑設計雖然僅占整個建安費用的1.5%至3%,但卻能夠直接影響整個建筑工程75%的造價成本,由此彰顯出建筑設計對建筑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實際進行建筑設計時,關鍵是需要做好建筑設計效果與建筑設計成本的平衡,通過建筑設計實現建筑成本控制的同時,又能夠提升建筑產品品質,使得建筑產品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
1 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設計通過對施工設計示意圖進行全面規劃與具體描述,為后續的建筑工程施工予以充分的指導,是整個建筑工程建設的靈魂,是處理技術與經濟關系的關鍵環節,是科學技術進一步轉化為生產力的紐帶,在建筑成成本控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建筑設計的合理與否,將會對整個設計方案經濟合理性造成直接的影響。通過進行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可以有效的精簡建筑工程量,提升建筑用地的利用率,節省建筑建設成本。從建筑項目前期報批一直到正式進行施工,再延續到后續的公共設施配套、景觀綠化,整個建筑建設全過程都有著建筑設計的身影,與此同時,眾多建筑成本也交織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整個建筑設計過程中,做好建筑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
2 建筑設計中的造價控制
2.1 對設計預算額度做出限制
限額設計主要是項目建設過程中技術和經濟的對立統一關系進行正確處理,對技術和經濟之間的矛盾進行具體處理過程中,需克服傳統管理方式中重技術、輕經濟的現象,幫助人員樹立高度責任感。具體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站在我國國情角度進行分析,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水平和高標準,充分體現出“適用基礎上,更加美觀”的原則。
2.3 嚴格控制設計變更
工程施工過程會受到人們的主觀意識,外部環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設計圖紙展開修整或者是局部變更等情況,也被稱作為設計變更。對此,必須對工程設計展開嚴格控制,如果土建工程一旦出現比較大的變更,就必須要選擇先進行算賬,然后再展開變更這種解決方案,從而讓工程設計可以獲得合理并且科學的控制,使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可以得到保證。
2.4 調整設計收費方式
對設計收費方式展開調整,進行激勵體制的建立,例如,可以展開必要獎勵,即在工程設計階段如果出現有可以節省業主經費的非常良好的設計,那么提取節省資金的一部分獎勵給設計人員。再比如,聲譽獎勵,對設計人員展開獎勵時并不僅僅局限于物質獎勵,很多榮譽證書,表彰大會等精神上的獎勵也可以激發設計人員的工作動力。
3 建筑單體設計中的成本控制
在建筑單體設計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常規的建筑設計以減少建筑成本外,例如建筑結構的優化設計、建筑布局的優化設計、建筑戶型的優化設計等,還要從細節處出發,落實好建筑層數、層高、門窗、外飾面等多方面的設計。
3.1 建筑層數、層高設計
在設計建筑層數時,需要考慮四種因素,才能實現對其的成本合理控制,一是造價,二是消防,三是管理維護費用,四是運輸費用。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圍繞上述四種做足控高,合理減少樓座,與此同時,對于臨界高度層數也要予以足夠的關注,通常來說,在實際進行層數設計時,應確保層數盡量選擇與建筑臨界高度的層數相接近,以30層高建筑為例,需要關注6、11、18、30層層數。
3.2 隔墻、門窗設計
在實際建筑隔墻時,若隔墻不起承重作用,設計厚度控制在200mm即可,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建筑室內的使用面積,又能夠有效節約建筑成本。在門窗設計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注意做好窗地比的控制;二是做好門窗尺寸、分隔的科學合理布置,并盡量減少開啟扇的數量;三是在滿足抗風壓的前提下,盡量選擇框料含量小的型材進行設計;四是針對非標準門窗系統選擇要慎重,以建設開模的費用。
3.3 沉降縫及外挑構件設計
首先在具體設計時,應在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沉降縫的設置,究其原因在于,每進行一道沉降縫設置,不僅會增加沉降縫自身的裝飾費用,另外沉降縫的兩側還要增加一些柱、墻設施,增加基礎建設費用。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外挑外掛構件的優化,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建筑品質與質量。若在設計時相應外挑外掛構件過于復雜繁瑣,不僅使得外挑外掛構建在建筑之上看起來很多余,影響建筑整體外觀品質,還會增加建筑成本的額外支出,得不償失。
3.4 欄桿、百葉布置
針對于欄桿的布置,需要結合建筑實際產品定位,來確定欄桿的檔次,在設計時盡量選擇使用標準化欄桿,方便批量采購,提供效率的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建筑成本的控制。在建筑百葉布置方面,通過來說,防水百葉的造價一般都比較高昂,為有效減少建筑成本,在設計時可以選擇普通百葉+防水,也能夠起到同樣的作用。
4 建筑項目設計中對于造價控制的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工程地上結構為20層主樓,地下結構為2層地下室,同時,還設置了4層裙樓。通過對該建筑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分析,該工程項目總體建設面積為29000m2,在裙房施工過程中,采用框架結構設計形式,而對于主樓,則應用框架-核芯筒結構。該建筑工程總高度為75.5m,主樓各個樓層的高度為4m。對于該建筑工程基礎結構,采用樁基礎設計方案,能夠提升建筑工程抗震性能。
4.2 建筑工程設計優化
(1)控制結構剛度,在核心筒剪力墻中增加結構洞,并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進行填充,同時,對于核心筒內風道、管道井、電梯井四周較短墻,需要應用加氣混凝土隔墻代替剪力墻,通過上述措施減輕建筑工程結構自重。(2)采用梁板結構樓蓋,厚度為100mm;對于框架梁,采用扁寬梁,跨度為8.4m,同時,梁高為550mm。(3)對于框架柱尺寸,地上1~3層為800mm×800mm,4~10層為700mm×700mm,11~14層為600mm×600mm,15~20層為500mm×500mm;另外,地下室部分為900mm×900mm。在混凝土結構強度設計中,對于剪力墻、框架柱等,分別應用C40、C35、C30混凝土,在梁、樓板施工中,應用C30混凝土。
4.3 采用不同的樁型,充分利用樁基承載力
該建筑工程采用核心筒剪力墻結構,結構荷載比較大,同時,在部分結構施工中,采用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施工方式,根據現場勘察,樁端持力層為中等風化泥質粉砂巖,地質承載能力比較低,對此,為了提升單樁承載力,應采用直徑較大的鉆孔樁,而對于裙房框架柱下樁基應用鉆孔灌注樁,對于樁端持力層,應改為沙礫層。除此以外,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減小柱下單樁直徑,可采用樁底壓力注漿施工技術,提升單樁承載力。在單層地下車庫部分樁基設計過程中,采用預應力管樁作為抗拔樁,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進行建筑設計過程中,通過做好建筑成本的控制,其意義不僅在于提升建筑本身建設的經濟效益,更有利于建筑產品品質提升。基于此,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充分認識到建筑設計對于建筑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進行建筑設計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對建筑成本的控制,從而有效推動建筑建設平穩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位春苗.建筑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J].建筑經濟,2014,35(12):62-64.
[2]劉志飛.工程造價全生命周期的動態管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6,37(6):45-47.
[3]李尚麗,LIShang-li.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探討[J].煤炭工程,2016,48(4):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