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魏華生 楊群久
摘 要:經濟效益評價是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的重要方面。財務評價不能反映項目的社會效益,本文提出了相關電網的效益計算模型和單個項目的費用計算模型,通過效益費用年值比對電網建設項目進行評價。該方法不僅為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開展后評價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也為其他省市提供了方法學的借鑒。
1引言
項目后評價是一種事后評價,根據電網工程的實際實施與運行情況對項目全過程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及時發現已建項目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對已建項目未來運行階段的管理提供重要指導,同時對新建項目的決策提供重要的反饋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對電網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與決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電網技術發展、投資效益的提高、社會安定與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項目后評價實踐工作起步較晚,應用于電網工程項目的時間較短,后評價機構與制度還不十分完善,后評價理論研究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未形成出一套完整的電網工程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與項目后評價方法模型。本文以電網工程項目后評價為研究對象,探索電網工程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與模型,對于電網后評價實踐與理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項目后評價及模糊評價相關概念
2.1模糊評價原理
從宏觀上而言,確定性信息是極少的,究其原因為物質世界的不確定性、數據的不精確性與知識的不完備性。確定性信息存在“非此即彼”的清晰界限,一般可通過數學中的普通集合(清晰集合)進行確定性的描述。而在實際中所遇到的現象并不都是清晰的,“亦此亦彼”的模糊性描述大量存在。例如“年輕”與“老”、“高”與“矮”、“胖”與“瘦”等,這些概念無法用明確的界限與其對立面進行區分,而是隨著量變逐漸過渡到質變。如對成年男性身高的評價,我們可以明確地判斷出“180cm”為“高”,“150cm”為“矮”,那么當身高為“170cm”呢?“高”與“矮”的界限在哪里呢?通常190cm被認為是“很高”,那么“高”與“很高”的界限又在哪里呢?為刻畫模糊的概念,
L.A.Zaleh教授于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合的概念,將普通集合加以推廣,從而實現將模糊性對象定量化描述。模糊綜合評價法是借助模糊數學的概念,運用模糊合成的原理,將一些邊界不清晰、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將因素的評價結果用隸屬評價等級的方式表達出來。
2.2后評價概念
項目后評價是指在項目建設完成后開展的,根據項目的實際建設與運行狀況對項目所作的一種事后評價,是一個反饋與組織學習的過程,通過將實際狀況與可行性研究、項目決策、項目設計以及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對比,分析項建設與運行過程中的成績和問題,總結項目的經驗與教訓,為已建項目的運行管理與新建項目的決策提供指導。
2.3后評價作用
1.對項目可行性研究與項目前評價進行補充
目前絕大多數項目在立項前都已開展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和項目前評價工作,這對于提高項目的決策水平和減少決策的失誤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前評價的各項指標是否適合,評價結果是否客觀,是否具有參考價值,是否需要改進,這些都需要通過后評價工作進行反饋。同時,客觀有效的后評價結果對于前評價人員的工作態度具有一定的約束作用,能夠促使前評價工作人員及相關部門在進行前評價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責任感,確保前評價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2.對已建項目的管理與未來項目的決策提供指導
項目后評價工作是一種事后評價,是在項目實施完成后開展的,因此項目后評價對已建成項目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對后期的運營管理上,對未來項目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決策指導上。其中,項目后評價作為一種組織學習與反饋的過程,最重要的作用是為未來項目決策提供反饋,使決策者汲取有價值的方法和策略,為新項目的決策提供指導,促進未來項目決策水平的不斷提高。
3.促進投資效益的提高
隨著相關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應對競爭的市場主體,在發展機遇提升的同時經營風險也在不斷增大,加之許多大型項目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同時具有技術密集、幵發建設時間周期長、影響程度大、投資回報期長等特點,因此投資者對項目的投資效益更加關注。通過項目后評價工作能夠為已建項目的后續運行管理提供指導,促進已建項目效益的提高。同時促進未來項目的決策水平,使項目從一開始就保持較強的競爭力,為未來獲取持續的投資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3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模型建立
3.1指標集確定
所謂模糊綜合評價是在模糊環境下,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為了某種目的對一事物做出綜合決策的方法。而其中各指標的權重的確定會嚴重影響評價結構的準確性,為了保證合理的評價,使用ANP確定權重。根據ANP原理以及指標體系,結合指標內涵及其相互關系,構建網絡層次分析模型。
3.2權重集的建立
這里采用ANP法確定權重集。
(1)判斷矩陣和排序向量的建立
由專家對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給出判斷。ANP中采用Satty提出的1~ 9標度法來標度。以控制層中的指標為準則,以該指標下的次級指標為次準則,對網絡層中的相互影響的指標間進行比較,構建控制層指標下的判斷矩陣,并根據特征根法求得排序向量W。
(2)超矩陣的建立
對于相互無關的指標來說,其權重可用AHP方法確定。而對于網絡層相互影響的指標而言,將其排序向量合起來得到在準則下的超矩陣。
(3)加權超矩陣的計算
以控制層為準則,對各組次級指標對準則(A,B,C,D,E)的重要性進行比較,得到一個歸一化的排序向量。
(4)權向量的計算
權向量的計算即求長期穩定矩陣
3.3模糊評價的步驟
(1)采用專家評分法按層次建立模糊關系矩陣R。
(2)單層次綜合評判,根據下式1完成單層次綜合評判。
(1)
(3)多層次綜合評判,進行完單層次綜合評價后,由Bi組成上一層次的R。
(2)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即可得到綜合評價結果。
4結語
由于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體系內一些指標不獨立,而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其發展的結果是各因素綜合作用的反映,而用ANP確定這些網絡狀的指標權重,比一般的AHP更加具有合理性。而針對指標體系的復雜性和層次性,采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會使得指標的隸屬度和重要程度較易確定,能較為準確的刻畫對象的模糊狀況。兩者方法的結合為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提供了一直新的方法,并且通過算例證明本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曾鳴,田廓,鄢帆,等.基于不同市場主體的輸電投資效益計算模型[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0,30(12):7-11.
[2] 王慧. 電網項目后評價系統研究 [D]. 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1.
[3] 王靖,寇凌岳,劉娟,等.電網投資項目全過程后評價體系研究[J].華北電力技術,2012(3):71-74.
[4] 蔡光宗,尚珊珊. 國家電網項目運營后評價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14(2):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