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杰
摘 要:R32作為R22和R410a的替代制冷劑,因其良好的環保性和制冷循環性能,已經被大量應用到了空調熱泵系統中。但其可燃性導致的安全問題仍是影響其應用程度的瓶頸問題。本文就國內外對R32基本性質、泄漏擴散性、燃爆危險性等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大量研究表明,R32的燃燒特性較為溫和,在不同情況下泄漏和燃爆研究均認為其安全性能較為良好。
關鍵詞:R32;空調;安全性能;泄漏;燃爆;
0引言
1987年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世界各國為防護臭氧層空洞,紛紛開展了HCFCs制冷劑R22的替代研究,先后開發出多種HFCs類替代制冷劑,其中R410a和R407c已得到廣泛應用。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及2009年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不但要求替代制冷劑的ODP(臭氧破壞潛能值)為0,且GWP(全球變暖潛能值)盡可能低[1]。HFCS類制冷劑R32因其較低的GWP值、良好的循環性能、低充注量、低成本,近年來被廣泛關注和應用。
但R32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其安全性能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本文擬就國內外對R32基本性質、泄漏擴散性、燃爆危險性等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為我國空調行業R32安全性能研究和應用提供參考。
1 R32基本性質
R32(二氟甲烷)作為HFCs類制冷劑的一種,其ODP=0,GWP=675,相對于空調常用制冷劑R22(ODP=0.055,GWP=1810)和R410a(ODP=0,GWP=2100)來說,更為符合國際環保標準,而且其系統充注量僅為R22的60%,相比于R22減排比例可達到62.7%[2]。
浙江大學韓曉紅等[3]對制冷劑R32和R410a的循環性能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工況下,R32和R410a的運行壓比相當,能效比(COP)較R410a高0-5%左右[4],與R22相當,作為替代制冷劑是可行的。R32作為R410a組分之一,其蒸發、冷凝壓力與R410a較接近,因此更換制冷劑時,幾乎不需要更換制冷元器件。
R32具有低度可燃性(A2L類,可燃性溫和),從表2可以看出,其燃燒爆炸極限、燃點、燃燒速度,都是相對安全的。R32燃燒(分解)后會產生少量的有毒氣體HF。
2泄漏擴散性研究現狀
從1950s開始,國內外開展了大量危險性氣體擴散泄漏數學模型的探索和研究,高斯模型、淺層模型、箱模型等使用較多。1970s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運算能力的提升,計算流體力學的方法逐漸興起,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有限體積法等。計算流體力學結合初始、邊界條件以及數值計算理論,建立基本守恒方程,預測實際場景下的流場、溫度場、濃度場,來描述擴散泄漏過程[6]。
2.1靜態泄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雨農等[7]通過FLUENT進行數值模擬,并做了大量的模擬和真機實驗,研究了不同空間、泄漏速度、泄漏方式、泄漏量條件下R32靜態泄漏的泄漏擴散規律。實驗在4.8m×3.5m×2.6m受限空間內進行,泄漏位置為2.2m和0.45m(分別模擬掛機和柜機),其泄漏孔徑為3-6mm,泄漏量為10-30kg/h,針對以上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泄漏擴散實驗,指出:R32上、下方泄漏都表現出明顯的沉降性;下方泄漏時(柜機),以泄漏口為中心由近及遠地擴散,同時刻靠近泄漏口處的濃度更大;上方泄漏時(掛機),部分區域出現中間濃度值最低的現象;受擴散初速度的影響,最靠近泄漏口的濃度反而低于周邊。
田貫三等[8]對可燃制冷劑的泄漏噴射過程進行了模擬研究,提出了泄漏量的計算方法,認為孔口泄漏過程可以看做為絕熱過程,壓縮機出口至節流閥之間是制冷系統壓力最高的部位,得出結論:可燃制冷劑泄漏會形成一個可燃濃度區域,即使泄漏空間內其濃度達不到爆炸極限范圍,其泄漏點附近也會有局部爆炸著火的危險。同時建立了計算可燃制冷劑在房間內泄漏后的濃度變化模型[9]。
2.2動態泄漏
泄漏也可能發生在動態過程中。彭繼軍[10]分析了可燃制冷劑發生瞬間泄漏的條件,并基于CSD狀態方程建立了可燃制冷劑氣液相空間動態泄漏模型(采用高斯煙雨模型與有限時間泄漏擴散模型)。研究了可燃制冷劑層流預混火焰的傳播特性與規律,提出了一種新的綜合評價制冷劑可燃特性指標IFI(Integrated Flammability Index),綜合考慮燃爆極限、化學當量濃度和火焰傳播速度,為評價可燃制冷劑安全性提供參考。
Jia[11]做了室內R32空調動態泄漏的相關實驗研究,比較了空調運轉條件下泄漏在室內不同位置處R32的濃度,實驗研究表明當R32從空調器中泄漏到房間內的過程中,R32的濃度隨著空調的運轉越來越低,可燃區域僅會出現在泄漏孔處且維持的時間非常短,R32的燃燒風險在空調運轉的情況下是非常低的。
4結論
R32作為R22和R410a的替代制冷劑,因其良好的環保性和制冷循環性能,已經被大量應用到了空調熱泵系統中。但其可燃性導致的安全問題仍是影響其應用程度的瓶頸問題。本文就國內外對R32基本性質、泄漏擴散性、燃爆危險性等研究成果進行綜述。結論如下:
1)靜態泄漏:R32泄漏表現出明顯沉降性;下方泄漏時靠近泄漏口處的濃度更大;上方泄漏時,部分區域出現中間濃度值最低的現象。
2)動態泄漏:R32的濃度隨著空調的運轉降低,可燃點僅會出現在泄漏孔處且維持時間非常短,R32的燃燒風險在動態情況下較低。
3)內部燃爆:混入空氣后R32系統壓力增大,在機組內部混入空氣引燃的可能性非常小,不會引發爆炸。
4)外部燃爆:R32的燃燒特性較為溫和,不會造成火焰蔓延但有少量HF生成。
參考文獻:
[1]楊申音,王勤,唐黎明,等. 常規空調熱泵系統的R32替代研究述評[J].制冷學報, 2013,34(6):59-68.
[2]張龍,劉煌.制冷劑R32在空調應用上的理論分析[J].制冷與空調,2010,10(3):76-78.
[3]韓曉紅,徐英杰,仇宇,等. 制冷劑R32的循環性能實驗研究[J].制冷與空調,2010,10(2):68-70,83.
[4]Pham, H.M., Rajendran, R. R32 and HFOs as Low-GWP Refrigerants for Air Conditioning. Proceedings of 14th International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ference at PurdueUniversity, 2012
[5]劉合心,宋培剛,黃浪彬. R32多聯機可行性分析[J].日用電器-技術創新,2013,4:57-61.
[6]王東東. 基于FLUENT的危險性氣體泄漏擴散研究[D].南開大學, 2008.
[7]李雨農.二氟甲烷制冷劑泄漏及著火特性的模擬和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4.
[8]田貫三,楊昭,馬一太等.制冷系統可燃工質泄漏噴射過程的模擬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7,7(4):4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