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雅 張麗倩
摘 要:從專業發展到產業,其中要經過將要求轉換為產品,過程或體系的規定性或規范的過程,對人才和技術的要求格外嚴格,根據近幾年珠寶設計專業的就業率分析,開設珠寶專業的院校和選擇珠寶設計的學生都在不斷增加,可畢業后選擇從事珠寶專業的學生卻少之又少,因此珠寶設計專業與產業無法維持穩定的供求關系。本文旨在通過對比分析,深入研究,探究珠寶設計專業與珠寶設計產業的關系,實現珠寶設計專業與產業協同發展。
關鍵詞:珠寶設計專業;產業;協同發展
筆者通過調研,分析珠寶專業,探究珠寶產業,尋找珠寶設計專業與產業存在的關系,探索實現珠寶設計專業與產業協同發展[1]。
1目前國內珠寶設計專業現狀
1.1各類數據
國內的珠寶設計專業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天津商業大學(原天津商學院)、昆明理工大學、金陵科技學院、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等院校有開設。
1.2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高雅的人文藝術素養、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健康的心態體魄,能運用現代科學知識、珠寶設計與工藝技能及先進科技手段,從事珠寶首飾設計相關工作的珠寶人才。
1.3職業面向
主要面向珠寶首飾設計企業、珠寶首飾生產企業、珠寶首飾商貿企業、工藝品設計與生產企業以及高級珠寶設計工作室等單位或部門從事首飾設計、飾品設計或管理工作,也可到職業或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工作。
2國內珠寶設計產業現狀與趨勢
首飾設計在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發展還不太成熟,人才需求量比較大。珠寶首飾設計專業的畢業生適合于專業設計公司、全國各大珠寶公司、首飾加工制作廠、珠寶首飾專賣店、相關專業的學校以及服裝服飾公司、廣告公司藝術設計,能在珠寶首飾及藝術設計領域的教育、研究、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
另外,發飾、服裝等領域與珠寶設計關系十分密切,相關的公司會在自己的產品中加入珠寶等貴重物品的元素,因此這些領域也為珠寶設計師提供了發展空間。珠寶設計的高端人才稀缺,不僅是傳統的珠寶企業需要,流行飾品行業也急需。
珠寶設計專業人才可以做珠寶檢驗、鑒定專業人員、珠寶設計師、珠寶評估專員。珠寶設計專業的薪資水平大概在6000-8000人民幣左右,資深設計師20000人民幣以上,設計總監的薪資則在400000-700000人民幣左右。
2.1國內珠寶設計產業現狀
(一)企業數量
2013年-2015年,中國珠寶企業呈衰減趨勢[2],整體由132285個減至109585個,珠寶從業人員從14W06人增至14W663人,銷售總額從1413000萬美元増至1634200萬美元。
(二)產值
珠寶零售復合增速13%,黃金首飾占比50%。2017年,全國限額以上金銀珠寶企業商品零售額2970億元,同比增長5.6%。據統計,我國珠寶首飾零售規模超5000億,過去5年中復合增速約13%,是規模增長最為迅速的可選消費品類之一。從市場構成來看,黃金首飾占比近50%,其余為鉑金、K金、鉆石、珠寶鑲嵌、翡翠玉石、珍珠等其他飾品。根據數據,2016年美國人均珠寶消費額306.7美元,日本珠寶首飾人均消費額180.2美元,我國珠寶人均消費額僅為54.11美元,低于同期美國的1/5和日本的1/3,中國珠寶市場增長潛力巨大。2017年,全國黃金消費量1089噸,同比增9.41%,鉆石過去十年復合增速12%,表現優于黃金。2016年我國鉆石首飾消費規模為97億美元(約640億元),而2006年的規模僅為31億美元,年復合增速達到12%,增速較高。根據數據,2017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1089.07噸,同比增9.41%,其中黃金首飾696.50噸,同比增10.35%[2]。
2.2國內珠寶設計產業趨勢
(一)存在問題
多數學者認為我國珠寶首飾設計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1)設計未占據是企業和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中國的珠寶首飾設計經歷了幾個階段,從模仿階段到盲目創新,再到高級模仿到自主創新[3]。近年來,業內對于首飾設計的重視程度也大有提高,年輕設計師群體正在迅速的擴大和成長。除與消費者追求流行時尚有關外,也與設計人員迎合市場的心理有關,在設計上偏重于鉑金首飾設計而疏忽了黃金首飾,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寶石設計上[4]。有實力的生產加工企業,源源不斷的為我國珠寶市場輸入著新鮮血液,創造著有價值的新品,也正是他們一直肩負著振興中國珠寶行業的責任,努力的將首飾設計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2)產品同質化嚴重
目前首飾行業缺乏自身品牌,但推向市場的首飾卻大多相似。這與首飾設計中不多的原創、大量的改款有關。所以應大力提倡設計人員多作原創,少作改款。
3)首飾設計思路不夠開闊
由于受中國傳統的裝飾和消費觀念的束縛,加之市場因素,設計人員更多的是迎合市場。這在強調創新的設計領域是大忌。
(二)未來發展
珠寶設計產業與珠寶產業密切聯系,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珠寶設計產業的未來也將會因珠寶產業市場的逐步擴大而繼續穩定發展下去。
3珠寶設計專業與產業協同發展
依據珠寶首飾行業的現狀分析,珠寶設計專業與產業之間無法很好的做到協同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人才需求矛盾。目前大部分開設珠寶設計專業的院校采取的都是理論教學為主,學生所能收獲到的靈感有限,無法實際在市場或采風活動中感受珠寶設計的精髓。
而對于企業來說,雖然企業比較重視人才培養,可愿意花時間讓學生在市場中耐心磨練的卻依然很少,畢竟在國內珠寶行業仍是一個新興行業,行業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的競爭激烈,讓大部分企業對于培養新人無甚信心。
珠寶設計專業的設立初衷就是為了產出能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來進行珠寶設計的人才,而珠寶設計產業就是從其專業衍生而來的一個行業。專業為產業產出人才,產業就需要將其物盡其用。由于珠寶行業是一個流行性行業,其需要與市場狀況緊密結合,珠寶設計產業需要為珠寶設計專業提供更多的實習體驗市場前沿的機會,并在其中總結出重要的市場信息,并把它提供給專業學習的學生,讓這個專業學習更加貼近產業。一方面提高了學習者的效率與經驗,讓他們更貼合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產業能夠有不斷新的血液注入,這些血液不僅僅是懷有其各自的特點,更能快速的融入這個產業,在不斷的工作過程中,保持產業的新鮮度活力與競爭力。設計者們在將自己的設計靈感變為可能的同時,也去加入從產業中獲得的大眾潮流與審美元素,使得自己產品更受歡迎的同時,也讓整個產業更加受人關注。專業與產業相互發展、互相服務,進行互補。
參考文獻:
[1]李偉銘,黎春燕.產學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1(05):102-105.
[2]杜煒. 中國珠寶產業集群形成影響因素及演化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6.
[3]劉曉文. 現代首飾的設計研發模式探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5.
[4]Julie P. Tsai. Fashioning Protection: A Note on the Protection of Fashion Designs in the United States . 2005. 9 Lewis & Clark L. Rev. 447
作者簡介:
張新雅,女,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珠寶學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B16級學生.
通訊作者簡介:
張麗倩,女,河北樂亭人,理學碩士,講師,現任珠寶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寶石學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項目:基于產學研模式的珠寶類專業與產業結構協同發展研究(XGH17233);基于產學研模式的珠寶加工類專業與藍田玉雕文化產業協同發展研究(UN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