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徐帆 呂偉強 沈國樹
摘 要:土壤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礎,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也是世代相傳的生存條件和生產條件。隨著城市化及工業化發展,城市及工業廢水的無序排放、泄漏,以及礦渣的堆放,這些對土壤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F今我國土壤環境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土壤環境保護變得刻不容緩。本文針對土壤污染現狀,提出防治結合的方針和科學的治理策略來解決土壤污染問題。
關鍵詞:土壤 ;環境保護 ;治理策略
1土壤環境污染的現狀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土壤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其中工業與農業用地最為嚴重。在生活生產中,由于缺乏嚴格的控制,各種化肥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污染物,使得土壤環境惡化,土壤污染后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土壤污染后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健康生長,而且還會威脅到人們的健康,對人們的長遠發展也極為不利。現今,土壤環境污染種類繁多,污染源眾多,預防和控制是非常困難的。在此土壤環境中,,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土壤環境污染的諸多問題,將給我國農業乃至國家安全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2 土壤污染問題的原因
土壤污染大部分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即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在此情況下,主要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等。具體來說,工業土壤污染主要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廢渣造成的。同時,在農業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也會增加有機污染,污水灌溉、農業生產中的重金屬污染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垃圾、生活污水和污染,其中工業污染與生活污染最為嚴重。
3 土壤環境保護措施
3.1 完善和優化治理方案,提高監督監管水平
保護環境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因此土壤環境的污染問題就受到了更多人的密切關注,也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很多土壤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都在開展治理和改善工作,通過對具體污染嚴重程度的調查和分析,將不同區域的不同程度污染問題進行集中統籌和管理。要想解決當前較為嚴重的土壤污染和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就必須要有科學、完善的治理方案。為此,環保部門應該擔負起主要職責,針對土壤污染問題的主要來源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并在污染問題發生之前就要制定健全的防范預防性機制,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針對各類復雜的污染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在總體治理方案的規劃和設計中,還要求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環保審查和監督監管機制,不僅要對環保部門的執行力情況進行監督,還要對相關企業的治污排污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加強監督力度,提高環境保護的監督監管水平。這樣才能夠確保治理方案的各項策略和舉措得以落實和順利推行,進而對土壤的污染問題進行合理處置,對于企業排污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一系列污染,都能夠有效地進行防控。
3.2設立土壤環境監測點
為及時掌握和報告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需要布設一定數量監測點位。土壤環境質量例行監測點位布設區域以耕地、飲用水源地和污染場地等為主,在一段時間內能夠代表布點區域的土壤環境質量狀況,點位數量適宜,同時具備動態和可更新性。點位主要包括背景點位、基礎點位和特定點位 3 種類型。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增加布設一定數量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控點位),相應開展監測工作,以適應進一步清楚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的需要。
3.3健全治理體系,提高防治工作管理水平
=環保單位和機構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和應有的積極性參與到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中,此時就要協調好各個單位和機構的統籌管理和分工分配,要形成集中統籌的規范化管理體系,讓各單位都能夠在該體系下團結協作,形成默契的配合,共同為治理土壤污染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在此過程中還要針對土壤生態環境的一應保護性工作做出應有的科學部署和規劃,切實完善治理策略和行動方案,合理分配和安排各單位機構在其中的職能和工作事項,從而健全整個治理體系,切實提高防治各類土壤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水平。
3.4推動機制創新和改革,合理優化治理策略
環保部門要切實履行自身工作職責,針對當前防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科學的對策來創新優化治理的策略,并對環保機制進行革新,強化環保舉措的執行能力,提高對各類土壤污染問題的應對水平。機制的創新在于轉換管控模式,不能一味地懲罰企業,懲罰不是目的,而是要督促相關企業提高科學處理排污的能力。各地區政府和環保部門也要針對目前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土壤污染開展治理工作。
3.5減少生活污染
通過分類投放收集、綜合循環利用等,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開展農村廢舊窯坑、坑塘、滲水灣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廢氧化汞電池、鎳鎘電池、鉛蓄電池和含汞熒光燈管、溫度計等含重金屬廢物的安全處置。
3.6嚴格評估考核
將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納入全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各縣市區政府、市屬各開發區管委會嚴格落實目標任務,市政府分年度對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估,2020年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和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依據。全面強化監管執法。將土壤污染防治作為環境執法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環境監管網格,加強土壤環境日常監管執法。
3.7加大資金的投入
政府有關部門應提供專項基金,組織專家對污染土壤進行分類治理。對污染土壤狀況進行全面調查,科學分析成因、現狀和周圍環境。綜合運用生物、物理、化學等技術,修復被污染土壤。通過技術支撐,優選種植具有吸收和降解及強抗性的植物,恢復植被群落,消除污染隱患,加快改善一些土壤地塊的污染狀況。
4 結語
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土壤的守護者,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友好型的生活習慣,例如減少塑料袋等不易土壤分解物品的使用;多購買綠色食品,促使生產廠商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進而減少土壤污染;不隨意取土,破壞原有植被與表層土壤;不隨意扔棄電池等會對土壤會造成重金屬污染的廢物等,每個人都改善自身,土壤也會得到更多保護。
參考文獻:
[1] 谷慶寶 . 關于土壤環境污染及控制指導值制訂問題的探討[J]. 環境保護科學,2016,42(4):14-18.
[2] 邵霞暉,陶偉良,許菲,等 . 污染場地環境調查的土壤監測點位布設策略探究 [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6):135,140.
[3] 臧文超,王芳,張俊麗,等 . 污染場地環境監管策略分析——基于我國污染場地環境監管試點與實踐的思考 [J]. 環境保護,2015,43(15):20-23.
[4] 高海臣.土壤重金屬監測與土壤環境質量控制[J].科技風,2016(1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