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洋
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越來越復雜,施工過程與多種工作交叉,使得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實施更加困難。根據研究,2017年三個月內發生施工安全事故68起,人員傷亡較多。與往年相比,傷亡率提高了1.5%。隨著施工工藝的不斷完善,作業風險也不斷增大。火災危險、高空墜落、漏電、機械傷害等經常發生,造成經濟損失和人身傷害。雖然已經頒布了許多加強安全監督管理的法律,但現場施工中仍存在違法違規作業,造成人員傷亡。
關鍵詞:好
1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特點
1.1環境影響大
一般大的工程項目具有施工周期長、環境影響性強等特點。在施工現場,周圍環境因素對人員影響較大,機械設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缺乏合理的施工設計和現場組織,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較高的安全風險。一些項目施工過程中,易受到自然災害、惡劣天氣條件的影響,導致管理事故的發生。
1.2安全管理非常困難
隨著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建筑安全管理越來越復雜。從人員層面看,施工人員流動性強,安全培訓效果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缺乏安全意識。從管理層面來說,建筑安全管理不僅需要各方的參與,更需要明確的安全管理職責分工,確保安全管理的有效發展,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會導致項目風險增加。
1.3需要技術保證
現階段的建筑工程中,項目工程管理具有高度的不可控性。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建設。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投入到項目管理中,信息建設水平也逐年加強,使建設項目的實際管理更有保證。
2 引發建筑事故原因
從以上兩起安全事故可以看出,建筑事故的原因也可以分為多個方面,包括:
人為因素。由于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施工過程比較隨意,容易發生人為操作失誤,造成操作事故。此外,施工人員的工作狀態和環境因素也是引發事故的原因。例如,施工人員患病、通風條件差、施工環境衛生條件差,容易增加員工對安全管理的抵抗力。
設備影響因素。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機械設備和生產材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所用材料不符合工程要求,設備維護檢查不到位,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突發事故,對人員造成傷害。
管理因素。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是控制風險的重要手段。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組織結構不合理、管理職責落實不到位,無法有效控制管理的各個方面,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3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加強對策
3.1 建設單位的安全管理對策
建設單位是建筑工程的綜合管理單位,在各參與方中占有主導地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建設單位經濟成分發生了較大變化,逐漸向投資主體多元化、國有、股份制和私有制并存的形式發展。建設單位的管理規范性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實施效果起到決定性作用。首先應通過加強法律約束和制度約束,強化建設單位安全管理意識,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根據《建筑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規范工程建設流程,建立配套的責任追究制度,實施動態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的不同建設階段,包括勘察設計單位的選擇、施工單位選擇、施工合同簽訂以及現場施工管理等,真正發揮建設單位的主導作用,確保工程組織結構的合理性。在設計單位的選擇方面,應采取多種途徑的考察方式,對設計單位資質、單位規模、行業口碑以及以往工程案例等進行全面考察。采取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準確評定設計單位的資質水平,重點考察在以往的建設過程中,是否存在因設計因素導致施工安全事故的現象。在施工單位選擇方面,應與安全承包商合作,考核施工單位的安全許可證等施工資質,了解施工單位的工程項目的經驗和業績,搜集安全生產記錄等資料,并對施工單位的班組人員進行實際考察,確保施工單位具有安全施工和管理的能力。此外,建筑單位要切實參與到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全過程之中,發揮監督職能,督促各方單位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對工程項目進行嚴格的檢查和驗收。通過加強與各參與方的溝通配合,提安全管理的協調性,做到安全管理無死角,為工程建設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3.2 施工單位的管理對策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施工單位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在管理方面,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都取得了實質性的改變。“以預防為主、控制為輔”的安全管理理念在行業中得到了廣泛認可,通過將安全管理工作提前化,全面分析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將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將至最低。另一方面,將“重進度、重產值”的管理思想轉變為“重安全、重效率”,切實把安全生產擺在首位,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力度,向安全管理要效率。伴隨著安全管理理念的轉變,通過加強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做好現場安全防護部署、引進或自主研發信息化管理工具,提高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及時、準確的消除施工安全隱患。
3.3 監理單位的安全管理對策
工程監理人員承擔著安全生產的監理責任,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實各項監理工作。監理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專項施工方案審核、施工安全計劃審核、安全技術措施審核、現場安全生產監督等。充分發揮監理單位的作用,在監理工程師的參與下,開展安全檢查、監督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成效。
3.4搭建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平臺
承建單位要求注重作業場地的安全控制理念的落實與培訓教育,嚴格依照作業安全管理規程展開工作,組建專門的安全生產小隊,選取勇于管理、安全意識較強、有相關安全生產工作經歷的職工來展開管理監督工作,確立每一位職工的安全職責,并將每一個職責都落實到實處。對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展開預測,在技術工藝以及控制層面上借助相應的手段,阻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5分包單位與供應單位的管理對策
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工程規模大,涉及專業多,往往需要在大量分包單位的參與下,共同完成建設任務。此外,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的供應單位,也與工程安全管理密切聯系。雖然供應單位不直接參與施工,但也承擔著一定的管理責任,應做好分包單位與供應單位的資質審核,明確各方參與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對于供應單位而言,其供應的設備、配件以及安全設施,必須具備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等資質證書。出租的設備要做好維護檢查,對設備安全性進行測試。分包單位要落實現場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備足夠的安全管理人員,配合、接受現場安全檢查。
4 結束語
綜上,建筑項目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容易出現問題。本文通過對建筑安全管理的特點進行分析,分析安全管理容易出現漏洞,結合以往出現的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其成因,可以為安全管理制度和組織建設提供方向,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做好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項目質量。
參考文獻:
[1] 樊春霞. 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控[J]. 商,2015,(47):63.
[2] 陳夢莉. 建筑安全事故人為因素分類分析及相關性研究[D]. 重慶大學,2015.
[3] 常 春 光, 賈 兆 楠, 楊 玲. 基 于 情 景 分 析 的 建 筑 安 全事 故 預 警 機 制[J]. 沈 陽 建 筑 大 學 學 報( 社 會 科 學版),2013,15(03):298-303.
[4] 桑毅紅. 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風險管理研究[J]. 改革與開放,2010,(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