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源綜合分析的內容之一,它具有基礎性、科學性、以及多樣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技術企業為例,著重對薪酬管理在技術企業研發部門中的應用要點進行探究,以達到充分把握資源調配要點,促進企業轉型的目的。
關鍵詞:技術企業;薪酬管理模式;管理要點
引言:內部管理體系優化,是當代企業發展調控中不可忽視的工作內容之一,它與企業整體經營發展態勢、工作效率等方面均有密切聯系。研究表明,準確把握內部管理要點,實現發展要素調節,有助于企業整體競爭水平的提升。因此,關于研發部門薪酬管理模式分析,將為企業潛在能力挖掘提供新指導。
一、薪酬管理目標性實踐理念的確定
企業薪酬管理模式建立、實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充分激發在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加企業經營的收益[1]。為確保薪酬管理這一目標得以發揮出來,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實踐開展目標。一方面,薪酬管理工作應是計劃性實踐的過程,另一方面,薪酬管理必須均衡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
舉例而言,國內某企業主要開展水泥窯余熱發電、垃圾焚燒發電、鋼鐵行業余熱發電等工作,企業技術部門為了充分彰顯企業業務實踐的創新性,就主要從內部薪酬管理環節上進行了方法探究。本次實踐要點可歸納為:(1)技術部門在企業人資管理薪酬基礎分配之上,進行了部門內績效管理戰略。即,部門內人員工作能力越強,其獲得的績效獎金也越高。(2)技術部門薪酬管理工作的實施,需要考慮企業收益與企業薪資之間的關系,盡量從在職員工本身需求層面上進行薪酬績效管理。本小節中所敘述的,關于部門績效管理的相關理論,正是在目標性管理思路的指導下,進行技術部門薪酬調控的具體體現。
二、薪酬管理應堅持“按勞分配”原則
薪酬管理工作的有序實施,與企業薪酬管理是能夠公平性、科學性分配等方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即,部門薪酬管理應堅持“公平”與“能力”兩大核心點。由此,技術企業除了要求人員完成本職工作,也更注重對人員的再創造能力、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培養,企業此時需結合薪酬管理的具體情況,堅持“按勞分配”,方可借助薪酬管理體系挖掘人員應用上更大的潛力[2]。
舉例來說,某企業技術部門人員主要從事玻璃行業余熱發電、硅鐵行業余熱發電、二氧化碳捕集等工作,企業管理人員為了充分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提升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就采取了“按勞分配”的實踐策略。本次實踐的要點可歸納為:(1)按照員工個人能力,對應進行玻璃行業余熱發電、硅鐵行業余熱發電、二氧化碳捕集等環節的工作安排,盡量確保個人能力與崗位工作對應;(2)除了保持企業技術工人的基本薪資,還為員工提供健康體檢、安全保險、人員技能培訓等輔助方面的薪資服務保障;(3)對于崗位中有創新的人員,還給予了額外輔助獎勵資金。
本小節中所敘述的內容,正是薪酬管理制度中按勞分配方式具體實踐的方法。一方面,薪酬管理很好的詮釋了薪酬在調節崗位需求和人員能力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薪酬管理方式,可以與其他績效服務要素相互聯系,建立更利于企業人員能力開發的結構。
三、薪酬管理需體現創新研發實踐價值
企業薪酬管理需體現創新研發價值,也是當代企業內部資源科學調配的具體體現。一方面,薪酬管理制度調控,就是要對在職人員進行薪資啟發,激發在職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另一方面,是從企業薪酬管理方法上,實行薪酬管理方法的協調性探究。如,某企業主要從事火力發電、水泥生產等技術活動,進行薪酬管理期間,管理人員就采取宏觀工作目標和日常工作獎勵結合法進行薪酬調配,為在職員工提供更多薪酬獲得的渠道。該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可以保障企業經營資本在實踐中發揮更大的價值,為企業獲取利益提供了內在管理條件支持。
四、薪酬管理實踐體系條件明確且完善
企業薪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分析,也與企業是否具有完善的薪酬管理體系之間有著密切聯系。一方面,完善的薪酬管理體系中,包含著規范性薪酬分配標準;另一方面,薪酬管理體系中包含了薪酬審核體系,該部分主要是對企業部門人員日常報銷賬目的管理與分析。
具體而言,某企業進行薪酬管理考核期間,實踐人員主要從薪酬管理實踐體系的層面進行了條件完善。其一,企業管理人員按照技術部門工作類型,將其分為1-3級。其中1級為普通式技術操作,操作生產指數較高;2級為特殊性技術生產,操作安全指數、難度系數一般;3級為極特殊類型,該類技術工作安全系數較低,且難度系數較高。其二,薪資管理時報銷憑證均采用統一名頭、填寫方法進行薪資報銷申請資料檢驗。本小節中所敘述的,正是薪酬管理體系條件明確且完善的具體實踐形式。
結論:綜上所述,技術企業研發部門薪酬管理模式初探,是當代企業資源綜合調節與分析的技術要點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薪酬管理目標性實踐理念的確定、薪酬管理應堅持“按勞分配”原則、薪酬管理需體現創新研發實踐價值、薪酬管理實踐體系條件明確且完善四方面,明晰了部門薪酬管理的要點。因此,文章研究結果,將為企業資源綜合運用提供新視角。
參考文獻:
[1]李繼紅,余蓓.新時期電力企業薪酬管理的創新模式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90.
[2]高菲菲,葉孟蜍.高技術企業研發部門薪酬管理模式的設計初探[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54-56.
作者簡介:
趙赫(1988),男,籍貫:天津市,職稱和學歷: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或專業: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