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摘 要:當今世界是大變革、大發展的時期。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以及世界多極化的發展潮流,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政策。“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給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本文從“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兩大戰略的基本情況出發,探析“一帶一路”背景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是黨和國家根據國際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提出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決策。在“一帶一路”框架內,中國與區域內各國始終秉持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隨著合作的逐步加深,人民幣在雙邊貿易、跨境結算和資本運作等方面的使用越來越頻繁,這就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巨大市場。繼續堅持“一帶一路”的開放戰略,將有力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長遠發展。
一、“一帶一路”戰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我國在國際舞臺上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全球化的趨勢需要各國建立合作機制,實現經濟資源與發展成果共享。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勢已經逐漸喪失,低成本的產業已不再具備競爭優勢。另外,我國面臨的國際壓力也在不斷加大。美國相繼推出了重返亞太和亞太再平衡政策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我國面臨被邊緣化的境地。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為探尋經濟增長之道,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建立多邊合作機制,促進沿線國家共同繁榮。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3 年 9 月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苦經濟帶”;同年 10 月,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貫穿亞歐大陸,將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聯系在一起。這是一條促進沿線國家共同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在促進了我國與周邊國家貿易往來、資金融通的基礎上,促進人民幣與周邊國家貨幣的區域合作,推動人民幣的國家化。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在境外廣泛流通,可以充當國際支付結算和儲備貨幣,擁有國際貨幣的職能,同時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和國家將人民幣計價資產作為儲備資產和投資工具使用。2009 年,我國開始人民幣國際化布局。2016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2017年3月31 日,IMF 首次在其官方外匯儲備構成數據庫中單獨列示人民幣情況,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取得了進一步發展.在短短的十幾年間,我國已經與20 多個國家制定了清算安排,與30多個國家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和貿易結算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人民幣國際化越來越受到認可。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建議
1、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我國要在“一帶一路”框架內積極探索新型多邊金融合作機制,加強與絲路沿線各國的溝通協調,提高金融市場的透明度,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我國資本項目尚未完全放開,金融市場的自由程度還有待加強。鑒于我國金融市場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央行對人民幣資本流動進行適度管制的同時,可以通過多方合作,拓展人民幣資本流通渠道,提高人民幣的自由化程度。
2、加強風險防控與法律制度
“一帶一路”實施后,人民幣國際化各種風險并存,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政府應當發揮領軍作用,制定防范風險的措施,完善合作機制和相應的法律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體系,加強風險預警和信息披露,在法律范圍內為人民幣創造金融安全區,降低國內金融市場的風險從而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雙邊合作協議,同意政治意見,降低政治風險。明確規定基建過程中合約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降低建設安全風險。與各合作國家與地區商定人民幣的儲備功能的實現,充分發揮人民幣的國際化職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搭建一個安全的環境。
3、合理制定貨幣政策目標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經濟的開放程度。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國際需求量增加,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受到影響,中央銀行對貨幣調控的難度不斷增加。為結合“一帶一路”,央行可以專門設置“一帶一路”政策研究部門,加強實地調研,深入考察,獲取具有準確價值的需求數據以便央行提供適量的供給,實現貨幣政策的穩定性與獨立性。央行在實施貨幣政策時,要明確貨幣政策的調控目標,要滿足經濟內實際需要的流動性,同時要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的任務。央行應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抓好國內外兩個大局,通過貨幣政策改革和創新政策調控工具來提高貨幣政策的實際執行效果。
4、理性規劃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
在全球經濟疲軟,我國經濟正處于去庫存,去杠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內流動性卻有收緊趨勢。此時如果盲目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必將加劇我國國內的通縮壓力。反觀美元國際化的歷史經驗,一國貨幣國際化的進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也是一個長時期的發展過程。因此,我國應該結合本國國情,合理規劃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系列問題,穩定有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5、加強國際合作并挖掘業務機會
隨著人民幣加入SDR,與國際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政府應當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機會,將人民幣推出去,積極與世界銀行和亞投行合作以增加人民幣的職能,提高人民幣的認可度。增加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互換額度,消除匯率風險,穩定人民幣匯率。大力發展旅游文化交流有利于人民幣在其他國家的使用。我國居民外出旅游,外國居民來中國游玩,有利于文化的融合,間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盛偉,趙素君,張祥建.“一帶一路”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路徑探析[J].經濟師,2017
[2]楊讜峰.“一帶一路”戰略對人民幣國家化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6(18)
[3]劉明月.“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關系分析[J].汕頭大學學報,2016(1)
[4]牛壯.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人民幣國際化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6(22)
[5]孫鳴蔚.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6(17)
[6]趙曉裴.一帶一路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探究[J].特區經濟,2016(1)
[7]林樂芬,王少楠.“一帶一路”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11)
[8]新紅.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落地生根[J].金融與經濟,2015(08)
[9]陳雨露.“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J].中國金融,2015(19)
[10]韓玉軍,王麗.一帶一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J].國際貿易,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