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華
摘 要:建筑幕墻在建筑物外圍防護方面發(fā)揮著重要價值。然而由于幕墻施工存在一定難度和風險,因而其施工質量及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幕墻施工中的問題加以闡述,并就改善對策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幕墻;施工問題;對策分析
引言
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物美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對于整個城市的妝點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時也能夠為建筑節(jié)能提供一些新的途徑。因此,必須要合理安排幕墻施工,提升幕墻施工質量,確保施工安全,最終實現建筑成本的有效降低,推動建筑節(jié)能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幕墻施工的技術問題
1.1建筑幕墻防水問題
在幕墻防水方面,必須要保證防水密封膠層保持密封狀態(tài),膠層表面需要保證光滑,如果密封膠層厚度過大,那么將會很大程度上減小拉力;如果膠層過薄,膠層的密封效果會大幅度下降,同時受到外界因素影響還容易出現開裂,導致漏水、滲水情況。
1.2工程結構用膠使用缺乏合理性
工程結構用膠種類非常多,不同粘接力有著不同的使用方法,部分結構膠在使用之前需要先做試驗,部分結構膠需要先打膠之后再進行試驗。如果沒有粘接力報告,很難清楚了解該種膠的具體使用方式。
1.3連接部分穩(wěn)定性問題
在連接幕墻時,一般選擇化學螺栓連接方式或者埋設預埋件連接方式,如果預埋件的位置出現偏差,那么就需要二次預埋,非常容易增大立柱中心與螺栓間距,最終影響到連接的穩(wěn)定性。另外,根據GB/T21086-2007《建筑幕墻》規(guī)定,在自動標準值下,水平受力構件單塊面板兩端跨距內最大擾度不能超過面板兩端跨距的1/500,必須在3mm以內。
二、幕墻施工準備工作
首先,幕墻埋件的設計需要結合連接構造要求以及具體的荷載特點,與結構混凝土同時澆筑。在合模之前還需要做好相關檢查工作,做好預埋件方向誤差的控制。在后續(xù)模板施工之前,還需要確定好埋件的位置、防雷接地措施、臨時固定措施等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其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結構施工容易有施工誤差存在,僅按照標準圖使用工藝尺寸進行幕墻的加工,很難與實際相吻合,這方面的誤差不僅有垂直方面,水平方向同樣存在。針對這一問題,對實體進行測量,結合誤差進行二次設計,對尺寸適當的調整,進而符合實際加工尺寸。在結構測量過程中還需要認真符合結構窗洞口,提前發(fā)現存在錯誤的洞口,針對部分較為嚴重錯位洞口,征求設計人員統(tǒng)一之后對龍骨位置適當調整,提高龍骨布置均勻性,只有這樣在面板的下料中才能減少材料規(guī)格,避免因規(guī)格過多引起的不必要錯誤。
最后,針對施工放線方面的誤差,在結構施工過程中,預埋件固定程度會受到實體勘測調整等方面因素影響,部分預埋件會有較大偏位出現。如果橫向有較大偏位,則影響幕墻龍骨連接可靠性;如果豎向有較大偏差,那么將影響到主龍骨跨距,在外力作用下龍骨出現變形。使用后置埋件替代錯位埋件,如果錯位埋件與后置埋件選擇搭接方式,那么需要焊接牢靠,針對部位無法焊接部位,使用化學錨栓固定,化學錨栓的選擇要滿足力學設計要求。
三、幕墻施工中技術問題的處理措施
3.1幕墻構件組裝
(1)幕墻龍骨平行度以及垂直度保證措施。幕墻施工之前需要重點檢查結構實體垂直度,選擇最佳龍骨位置,建筑物立面需要采取豎向和橫向鋼絲固定龍骨位置,在鋼絲垂直度問題,選擇儀器測量定位方式確定,在幕墻施工過程中,超過四級以上大風,需要停止作業(yè),保證人員生命健康安全。每天做好定位鋼絲的檢查。在完成主龍骨安裝之后,展開全面普查,在滿足全部要求之后,焊接固定主龍骨角碼。
(2)不同金屬型材的連接。幕墻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不同金屬材料,因為有不同電位差,非常容易出現電化學腐蝕,為了降低電化學腐蝕的影響和干擾,在角碼與立柱接觸位置加設絕緣墊片將其分隔開。
(3)長構件間連接。在豎向龍骨方面,容易被自然環(huán)境溫度等因素干擾和影響,有線性收縮和膨脹情況出現,為了實現對這方面位移的消除和處理,每節(jié)主龍骨間需要提前預留超過15mm縫隙,以此作為預留空間。為了保證荷載的傳遞不受縫隙影響,在龍骨節(jié)間加設超過40cm芯柱,芯柱必須要與立柱密切接觸,將芯柱一端設置為自由伸縮。
(4)同類型金屬材料連接。在連接橫向和豎向龍骨時,選擇角碼連接方式,在連接部位安裝彈性橡膠墊,橡膠墊需要保證有10%~20%壓縮量,有效消除龍骨在溫度變化情況下框架內部聚集的應力,實現對幕墻金屬間摩擦音的有效控制,達到低噪聲效果,實現對幕墻的有效保護。切割橫向龍骨不能過多,避免橡膠墊被破壞,如果過短,龍骨斷面容易與橡膠墊相分離。針對加工存在問題構件,不能直接應用在施工中,需要適當修整或者重新加工。
(5)玻璃幕墻邊框與主框的連接。保證固定點的均勻性,螺栓既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松,保證不用點位螺栓受力相同。在玻璃幕墻邊框與主框位置處需要安裝有密封膠條,保證氣密性滿足要求,同時能夠實現對玻璃幕墻熱量的有效隔離。
3.2幕墻防雷系統(tǒng)及施工
幕墻中存在有非常多的金屬物,導電性強,容易遭受雷擊。工程本身雖然有完善的防雷裝置,接地裝置引入CFG樁基,但是因為幕墻圍護后,原來的防雷裝置會被幕墻屏蔽,很難發(fā)揮出防雷效果。根據相關要求,在設計金屬幕墻防雷系統(tǒng)時,需要充分借助建筑物本身防雷裝置,比如說立柱橫梁與建筑物防雷網相互連接,建筑幕墻在遭受雷擊后雷電能量通過接地系統(tǒng)向地下傳輸,形成一個完整的防雷體系,實現對建筑幕墻的有效解決,避免幕墻被雷電破壞。幕墻防雷選擇等電位連接方式,降低雷電流所產生的電位差。建筑物在防直擊雷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防側擊雷,尤其在超過30m幕墻,每隔3層設置均壓環(huán)。
3.3幕墻防水處理
在幕墻頂部位置不存在避雷閃接器,閃接器從金屬板或者石材中穿過,金屬板以及石材會存在有孔洞,孔洞一般選擇封膠處理,如果沒有做好孔洞密封處理,將非常容易有滲水等情況出現。在石材幕墻施工建設過程中,石材斷面不能被干掛膠污染,在耐候膠封閉之前,將污染斷面清理干凈,避免因為兩種膠之間的不相容導致有滲水情況出現,產生滲水通道。隨著工程項目的建設,針對部分已經完成施工區(qū)域,展開淋水試驗,幕墻表面應該有一層水膜,檢測無滲漏情況,繼續(xù)施工。
3.4玻璃幕墻通透處理
玻璃幕墻有著非常高的透射率,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維護結構陶粒磚、保溫層等會透過玻璃幕墻,影響到其美觀性。在陶粒外側抹灰,對陶粒磚內側空氣層進行封閉,能夠顯著提高玻璃幕墻保溫效果,針對混凝土表面以及抹灰層,需要刷涂水泥漿,避免顏色存在過大差異。在混凝土實體外墻存在保溫層部位,選擇顏色較深涂料,提高視覺效果。
3.5玻璃幕墻防火處理
在進行幕墻的施工時,需要按照設計規(guī)范明確幕墻與樓板、墻板之間的距離,使用防火棉封堵,保證填充材料的密實性。在樓層之間使用鍍鋅鋼板(一般底板厚為1.5mm,頂板厚為1.0mm)內填充防火棉形成封閉。在防煙帶處幕墻、主體、承托板之間縫隙充填防火材料,提高防火防煙有效性。
四、結束語
幕墻施工是現在高層建筑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高層建筑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的進行幕墻的施工工作,同時結合其他的因素,對幕墻施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的把控,保證幕墻的安全性,這樣才可以讓高層建筑更加安全,保障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詹福善.建筑幕墻施工中的質量問題與控制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8(12):275.
[2]林寶琳.當前玻璃幕墻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防治[J].福建建材,2018(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