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梅
摘 要:在社會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很多大學生的三觀都受到了沖擊。由于高校缺乏正確的教學理念,忽視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的主要途徑,通過對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闡述漢語言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找到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完善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大學生; 人文素質教育; 關系; 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多數高校都設置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學不僅能使大學生充分掌握我國優秀的中華文化,陶冶他們的情操,還能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因此,深入研究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是很有必要的,充分發揮漢語言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作用,以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大學生人文素質問題分析
1.人格缺陷現象較為普遍就當前我國大學生來說,很大部分大學生都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問題, 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所謂人格缺陷,就是介于正常人格與人格障礙之間的一種不良人格狀態,人格缺陷較為典型的表現有自卑、抑郁、孤僻、悲觀和怯懦等等,大學生人格缺陷問題的形成,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社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影響,缺乏良好的交流機會,無法及時地將內心問題進行解答,最終導致人格缺陷的出現。 人格缺陷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人際關系無法有效的維持,對公共活動缺乏興趣,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過差, 甚至出現因失戀而輕生的行為,不但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也對他人的人身安全構成一定的危害。
2. 思想腐化較為嚴重
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是社會建設以及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 大學生應該具備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質,借助專業的知識能力實現個人價值。然而就當前我國大學生群體來說,由于受到不良社會風氣以及觀念的影響,使得大學生思想方面受到嚴重的腐化,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扭曲,思想也逐漸腐化,最終使大學生群體逐漸成為人們普遍熱議的焦點,女大學生被包養、炫富、聚眾毆斗時有發生, 導致高等教育和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大學生的整體形象也因此而轉變。
3. 理想的嚴重缺失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由于大學生處于二十歲的年齡段,應該具有充沛的活力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 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并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不斷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 然而如今的大學生,理想缺失較為嚴重,從大學生跨入學校之后,本該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向著自己的理想不斷邁進,但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卻覺得越來越茫然,越來越無所事事,郁悶成為大學生的口頭禪,消遣和打法時間成為學生的主要工作,理想逐漸被學生淡忘和拋之腦后。 理想的缺失,使得大學生對于未來的發展逐漸變得漠不關心,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也逐漸轉變,大學生開始貪圖享樂,盛行拜金主義, 最終導致自己的大學生活在游戲和迷茫中度過,直到畢業后方才恍然大悟。
二、 完善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的有效策略
1 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只有合理規劃教學內容,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充分發揮漢語言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這對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的。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由于教學范圍比較廣泛,為確保教學成效,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踴躍投入到學習中去。
2積極開展教學活動 ,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目前大學生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對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起到一定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教學活動的制定,為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 比如,部分大學生在人際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許多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且不愿意與人溝通, 性格上的孤僻使得學生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為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可以多組織一些教學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詩詞比賽以及場景教學等等,讓學生主動去開展相關交流活動, 在學習和知識鞏固的過程中去交流和溝通,消除學生不良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對于教育教學質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將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我國語言文化,如語法、句式、散文、詩歌和小說等等,對于多數大學生而言缺少足夠的學習興趣,加上高校對于漢語言文學的重視程度不足,最終嚴重影響到實際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的質量主要由教師水平來決定,為此,高校方面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 首先,高校方面一定要提高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程度,正確看待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保證漢語言文學的課時數量。 優秀的教師,懂得如何調節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 高校應該加強對這類優秀教師的選拔和引入,選擇優秀的老師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保證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有效開展,提升漢語言文學的人文素質教育效果。 此外,高校方面還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 定期邀請優秀專家和教授開展教育培訓課程,幫助老師及時的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4.轉變教學方式
文化內涵、 文化素質的教育是漢語言教育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教學經驗,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 進而加深學生對漢語言文化知識的理解。 學生在情境中更容易體會文學知識中的意境、語言、文字,進而增強學生對漢語言文化知識的鑒賞能力以及接受水平, 促使漢語言教育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效果進一步提升。
5. 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大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漢語言文學的教育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之外,還應該鼓勵大學生進行課外演練,例如,創建學生社團、成立漢語言文學組織等,讓大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產生更大的興趣愛好。同時,大學生應該充分掌握自身的優缺點,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善于抓住時機,不斷充實自己,以提升其文學素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提高了更為全面性的要求,不在單純的以學習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衡量,更多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衡量與判斷??偟膩碚f,對大學身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是未來大學生教育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李莉.談我國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語文建設,2014(12):64-65.
[2]涂純璐.試論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J].文學教育(下),2017(1):92-93.
[3]佟何春梅.我國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
[4] 何春梅. 我國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