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步伐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而跨步前進。高速的城鎮化同時也帶來我國新時期土地開發與管理的各種問題與現象。如何在兼顧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做好我國的土地開發與整理、兼顧工業用地與耕地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時代課題。本文中,筆者立足于自身工作實際,就當前我國城鎮化背景下,土地開發整理與耕地質量管理的問題展開探究。
關鍵詞:土地開發整理;耕地質量;管理
1 土地開發整理與耕地質量概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越來越成為非常稀缺的城市發展資源,城市化的加快同時也帶來耕地資源的緊張。基于此,我國的土地管理與耕地資源保護成為非常重要的時代性課題。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各地地方政府層面,對于土地開發與耕地質量的保護力度也不斷加大,保護措施不斷出臺。盡管如此,當前來看,相比于全世界發達國家,我國的土地管理與耕地質量保護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很多城市在發展建設規劃過程中,并沒有將城市建設開發用地與農業耕地及其他諸多要素整合考慮。新時期,如何通過科學武裝,加強土地的管理與耕地質量的保護是未來城市發展與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
2 土地開發整理后耕地質量存在的問題
2.1 忽視了耕地質量
土地開發整理是使用一些措施和手段,調整土地關系,進行更加科學的土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開發包括對未利用的土地進行開發、整理已經應用的土地,提高其使用率。目前,我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仍然以農業相關面積為重點工作內容,以擴大數量為目標,但是,土地整理工作中沒有重視土地養護工作,例如提高土地可利用率的工作、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工作。我國能夠進行大面積開發的地區已經所剩無幾,很多整理過的土地也存在著質量達不到標準的問題。我國土地管理工作重點應該轉向耕地占補的平衡工作,繼續加強開荒力度,加強對開發條件不好的荒地開發。當下我國土地整理工作的重點仍然是擴大耕種面積,提高耕地質量。耕地質量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產量,也影響著我國公民的收入水平,影響著國家的經濟發展。
2.2 忽視了景觀建設
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應該充分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景觀建設,通過生態工作來維護土地質量和環境。在我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經常使用混凝土建設交通設施和溝渠,在建設中注重品位卻忽視了實用性。使用混凝土建設的水渠不能起到水源的養護作用,會影響到植物生長。同時,對于土地生態系統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影響了生物群落的穩定形態。另外,在景觀風貌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于生態和環境的重視力度不夠,對待景觀效益的認識不足,這些都會帶來很多問題。在景觀風貌上,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林木成行、道路成網,大大小小的溝渠創造了現代化的景觀特點,田地成片分割合理,而且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利于農業發展。但是,實際上卻破壞了景觀的地方特色,成行的林木總給人似曾相識的視覺認知,毫無大自然應有的和諧與多變。成片的土地和成網的溝渠道路,在所有經過建設的農村都是大同小異,最終導致了無數的形制類似、景觀相同的克隆村的出現。
3 土地開發整理與耕地質量管理措施分析
3.1 土地開發中補充耕地驗收評估
我國土地管理法中曾經明確規定,各個省級自治區或者直屬的地方政府,都要嚴格根據規定執行土地的利用內容,并采用相關的措施讓當地的土地資源總量不會減少。對于部分耕地總量減少的地區,國務院可以定期組織監督檢查活動,以保有土地總量與其耕地質量不變。國務院土地管理部門要求土地開發補充中要讓農業部門對其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另外,部分省級區域的耕地占補平衡正常,考察耕地面積的同時也要考察土地質量,這樣能讓補充的耕地面積與建筑占用的耕地數量能保有一致。另外,國務院土地管部門與農業管理部門在通力合作之下可以驗收耕地的質量和面積是否能補充耕地狀況,若單獨一方進行驗收將被視為無效。耕地占補平衡驗收機制驗收期間所有的規范性和驗收性技術問題是需要考慮的重點內容。規范性操作活動的開設,要根據國土資源部門及農業部門制定的驗收管理方法執行,驗收時要做好耕地占補的平衡驗收,在內容、方式上都要明確各個驗收部門的職責和鑒定書內容。技術問題方面的話,使用原有的測繪方法,但要注意判斷占用減少耕地質量問題時,如果評價指標的方法不能滿足其原有的需求,就要做好耕地質量評價指標和方法的完善。
3.2 完善土地環境的生態管理機制
現階段,我國耕地環境受到農藥、廢水等的污染,導致我國耕地資源被污染狀況嚴重,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土地質量和利用率。因此,在土地資源開發管理階段,需要加強對耕地生態環境的管理,特別是土塘垃圾的處理,需要經過合理的檢測和評估,需要根據國家標準檢測不達標水源。如果發現素質不達標就需要立即禁止使用。另外,對于需要灌溉的耕地,也需要先對水源進行檢查,需要保障水源質量達到農田灌溉的標準,才能夠進行灌溉工作。為了提高耕地質量,在驗收耕地質量期間,必須要保障驗收土地質量能夠完全滿足有關標準,才能做出驗收合格評價。
3.3 土地管理中的生態景觀規劃
雖然生態景觀規劃環節并不是我國土地整理工作的重點,但是其在土地工作中所能發揮出來的重要作用卻不能忽視。在進行規劃工作時,可以總結經驗,提出更多創新性的建設性意見,對于國外相關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也要積極吸收,使土地工作中的生態景觀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使其作用更加凸顯。例如,可以將地方文化融入景觀建設中,使鄉村景觀能夠具有地方性文化特點,避免克隆村的出現。將優美的自然景觀融入到規劃中,形成一種融洽的、使人身心舒坦的景觀特點。生態景觀規劃工作的順利進行不僅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也可以開發地方旅游資源,加強生態保護。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土地資源開發整理過程中,耕地質量是一項關鍵的因素,所以保護耕地的質量十分必要。因此,土地開發整理的相關人員要了解到當前土地開發整理耕地質量問題的產生原因,然后通過有效策略強化耕地質量管理,讓土地整理工作能更好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紀曰棟,耿南南.土地整理項目耕地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3(06).
[2] 朱德舉,盧艷霞,劉麗.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中耕地自然質量評價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13(05).
[3] 呂軍,魯成樹,朱傳民,等.土地開發整理補充的耕地質量等級評定研究——以安徽省廣德縣為例[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5(12).
(作者單位:朝陽市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