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姍姍
摘要:少兒美術培訓是群藝館的重要職能。本文從文化公益的視角對群藝館少兒美術培訓進行了系統研究,闡述了其在促進群眾美術事業發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實現公益文化服務社會價值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梳理培訓過程中培訓能力與培訓需求、培訓條件與培訓要求、培訓時間與培訓成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做好少兒美術公益培訓的路徑和方法。
少兒美術培訓是指根據少兒年齡特點、學習需求而開展的美術培訓活動。群眾藝術館作為開展群眾文化服務的重要機構,針對少兒開展美術公益培訓是其服務的重要內容。本文基于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實踐,對培訓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闡述,分析了培訓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希望通過開展更高質量的公益藝術培訓活動,不斷提高青少年兒童的美術藝術普及水平。
1 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的重要意義
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有利于促進群眾美術事業的發展。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美術事業的發展也要從娃娃抓起。開展少兒美術公益培訓活動,有利于培養少兒對美術的愛好,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有利于推動美術藝術的普及推廣,提高群眾美術工作的覆蓋,增強群眾美術事業發展的活力。二是實現了文化公益服務的社會價值。少兒美術公益服務,以零門檻、全免費的形式,聚焦少年兒童開展美術教育培訓,幫助很多困難家庭、特殊家庭的兒童獲得藝術學習的機會,有力的提升了群藝館文化公益服務的社會價值。以湖北省荊門市群藝館為例,不僅常年招收留守兒童、殘疾兒童,以及困難家庭兒童進行培訓免費,還對一些留守、殘疾兒童進行跟蹤幫扶。例如,荊門市群藝館專職書畫家彭金淋對腦癱兒童吳金潔進行長達近十年的幫扶,通過書畫讓吳金潔增強了生活的信心,成長為優秀的年輕書畫家。2019年,吳金潔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
2 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通過對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的實踐總結,少兒美術公益培訓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培訓能力、培訓師資、培訓時間等方面,也存在幾個突出問題:
2.1 公益培訓能力有限難以滿足少兒培訓需求
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群藝館的培訓能力,無法滿足少兒的培訓需求。以荊門市群藝館為例,由于培訓能力有限,每年春季、暑期、秋季公益培訓班,每一期只開設一個美術培訓班,并且只有暑期班專門招收未成年人,每班只有50個名額,但是報名的人數眾多,大部門少兒難以享受公益培訓。
2.2 培訓師資不足難以符合少兒教育特點
少兒美術公益培訓涉及到美術藝術、兒童教育等多種專業知識,群藝館雖然有高水平的美術教師,在美術專業教學方面十分優秀。但是,他們一方面是數量較少,一方面是受過專業兒童教育訓練的較少,在兒童教育教學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這就導致很多群藝館不開展少兒公益培訓,或者將少兒培訓的年齡界限向上提升。例如,不少群藝館就將少兒公益培訓班的年齡段設定在7歲以上。
2.3 培訓時間段難以產生持續性的培訓效果
美術藝術的學習是一個持續性、階段性的過程,必須長期學習、循序漸進。但是,群藝館舉辦的公益培訓,每期一般都只有2到3個月,培訓時間很短。而且,每年都需要重新報名,每期名額有限,也難以保證少兒能夠連續參加幾期培訓班。即使得到連續參加培訓的機會,授課的教師也可能不同。短期、間斷性的培訓,教師的不斷變換,難以滿足少兒對于美術學習的持續性教育需求,必然影響學習培訓的成效。
3 提升群藝館少兒美術公益培訓質量的路徑
3.1 要注重培訓規劃,推動培訓活動持續性開展
針對當前群藝館公益培訓月班、季班等培訓時間段、缺乏連續性等問題,必須建立完善跟蹤培養的制度。一方面,要做好兒童培訓情況的登記,對一些具有藝術天賦和發展前景的兒童,可以通過教師進行跟蹤教育的形式,實現長期持續培養。另一方面,對于培訓班期數少、名額少等問題,可以在固定開班的基礎上,開設專題班、日常班,以滿足不同兒童的學習需要。同時,可根據整個群藝館不同藝術門類培訓班報名情況,根據報名數量對各個培訓開設情況進行調整,做到培訓資源的優化利用。
3.2 要注重師資建設,切實提高教育培訓的水平
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是保障少兒美術公益培訓質量的關鍵。針對少兒美術培訓的特殊性,要重視教師的專業藝術水平的訓練,更重要是要提高教師的少兒教育能力。群藝館要為教師們創造學習的機會和平臺,通過舉辦內部培訓、參加外部進修等方式,引導教師系統掌握少兒心理學、少兒教育學、少兒美術等專業知識和技能,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少兒培訓的特點,增強少兒培訓的能力。
3.3 要注重培訓方法,在寓教于樂的提升培訓的質量
學習培訓的過程,也是興趣愛好和藝術素養形成的過程。與成年人培訓不同,少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缺乏耐心,在開展培訓過程中,必須根據兒童的成長學習特點,采取更加有效的培訓活動。例如,在美術培訓過程中,穿插一些與美術藝術相關的小故事、小游戲,讓孩子們有互動、有體驗,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快樂學習、快樂假期的目的。
3.4 要注重多元參與,匯聚促進少兒美術公益培訓的強大合力
一方面,群藝館要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公益機構、志愿者服務組織的聯系,積極支持他們選派具有美術專業藝術水平的成員加入到少兒美術公益培訓中來,以此增強群藝館的培訓能力。例如,可以加強與高校美術專業聯系,鼓勵大學生們開展美術公益支教活動。另一方面,群藝館可以與當地的大型企業、慈善協會、殘疾人協會、民政部門合作,由他們提供培訓經費,通過聯合辦學等方式,針對留守兒童、殘障兒童等開展美術公益培訓活動,這樣既能解決群藝館培訓資源問題,又幫助相關部門企業進行宣傳,也讓更多兒童享受了美術教育,實現多方共贏。
參考文獻:
[1] 楊宗茂.淺談少兒美術輔導策略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04).
[2] 姚季方.淺談文化館的公益藝術培訓——以德清“英溪藝術課堂”為例[J].藝術科技,2016(05).
(作者單位:荊門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