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旋


【摘要】 目的: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中的實踐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36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觀察比較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搶救成功率(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6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效搶救時間(43.28±11.25)min明顯短于對照組(71.53±10.82)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56%)明顯低于對照組(38.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明顯高于對照組(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改善護理質量,提高救治成功率,縮短搶救時間,值得推廣。
【關鍵詞】 創傷性休克; 急診護理; 綜合護理; 實踐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y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shock.Method:36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shock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lottery,1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rescu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4.44%)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1.1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ffective rescue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43.28±11.25)m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1.53±10.82)mi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ach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5.56%)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38.89%),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10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7.7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shock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and shorten the rescue time,it is worth of promoting.
【Key words】 Traumatic shock; Emergency nur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Practical effectFirst-authors address: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5.022
創傷性休克是指由于機體遭受外界暴力作用,重要器臟受損嚴重出血等現象,應盡快加以搶救治療,避免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1]。患者受傷后有效循環血量急劇減少,微循環灌注不足以支持身體運作。患者往往由于創傷產生的劇烈疼痛而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出現代償失調臨床綜合征[2-3]。在進行急救過程中,正確科學的護理工作對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中的實踐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36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精神正常,能夠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者;存在血液病或者內分泌疾病者;既往存在麻醉藥物過敏史者;處于妊娠期、哺乳期者。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8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特征變化情況,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準確評估休克程度與時間[4]。根據患者休克狀況以及缺血量盡早補充血容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1)加強急救護理管理。提前制定好搶救方案,使搶救工作中各項步驟明確、合理,分配好每項搶救工作,醫護人員需要及時明確各自任務與工作量,規劃好每個人工作,增強責任感[5]。具體規劃患者進急診到搶救、治療、后期病房護理交接的整個過程,合理部署調節休克工作環節,對搶救程序、治療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使各環節能夠緊密連接,盡量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患者的救治,盡最大可能減少急診工作中出現漏洞。從接診至搶救整個過程中,均應由同一批人員部署與安排護理工作,實現各護理環節緊密銜接,提高護理搶救成功率[6]。(2)健康教育。采取面對面形式向患者普及嚴重創傷性休克相關知識,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以及康復進度等,使患者能夠勇敢面對病癥。鼓勵患者在閑暇時間自由交談,交流治療經歷體會等,也可以建議治療效果良好患者講解其治療歷程,為其他患者樹立正面形象,增加治愈自信心[6]。(3)心理護理。創傷性休克多因外界突然因素所致,患者及其家屬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情緒波動較大,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態變化,了解患者心中苦悶,耐心仔細為其答疑,在交談中注意言語態度、行為因素等,使患者及其家屬盡快平穩下來[7-9]。針對患者出現焦慮、不安因素進行詳細分析,開展討論小組,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對于心理存在嚴重障礙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給予高度重視,采取一對一心理評估模式對其疏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10],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在最佳狀態下發揮療效。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兩組搶救指標。包括搶救成功率、搶救時間。(2)兩組護理質量評分。采取本院自制護理質量調查量表進行考核,該量表主要包括護理操作質量、醫護人員積極性、急救意識、與醫生配合銜接程度四個方面,每項25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護理質量越好。(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血栓、器官損傷、創傷后感染、擠壓綜合征。(4)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治療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包括8個項目,每項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90%為非常滿意,60%~89%為滿意,≤59%為不滿意。護理滿意=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齡18~59歲,平均(33.23±3.04)歲,受傷時間40~240 min,平均(150.72±5.57)min,其中銳器傷4例,跌落傷6例,車禍傷8例。觀察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19~58歲,平均(33.93±3.44)歲,受傷時間48~250 min,平均(152.46±5.34)min,其中銳器傷3例,跌落傷8例,車禍傷7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搶救指標比較 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786,P=0.016),見表3。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500,P=0.034),見表4。
3 討論
嚴重創傷性休克歸屬于嚴重創傷并發癥之一,發病突然,病情險惡。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搶救時間有限,患者身體各項器臟均受到不同程度損傷,致殘率與病死率較高[11-13]。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對其嚴重創傷救護缺乏基本常識,且治療過程中伴隨劇烈疼痛,容易引發患者產生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依從性差,抵觸甚至拒絕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影響治療過程順利開展實施。目前,臨床上治療方式呈現多樣化,在具體實施中,需要護理人員協助才能夠順利完成對患者的救治[14]。因此,對嚴重創傷休克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對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患者預后情況具有重大影響。
綜合護理干預工作圍繞“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根據醫院科室實際情況以及患者創傷嚴重程度,制定合理護理計劃以及應急措施,將護理工作落實到細節,實施統一規劃與任務分配,有助于工作人員之間形成默契配合,將不同護理環節實施有效結合[15]。同時護理人員應該在平時豐富自己,主動參與專業急救知識培訓,積極進行實踐操作,提升自我價值,在臨床工作中能夠熟練對病情進行初步判斷,把握病情動態變化方向,提高護理效率[16-18]。
患者創傷部位與出血量密切相關,在急救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神智、面容、呼吸、出血情況,根據患者傷情恢復情況以及后續出血量及時調整診治方案以及護理措施。嚴重創傷性休克主要是做好呼吸道護理工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在短時間內快速止血,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威脅生命安全[19]。此外,護理人員應關注患者及其家屬心理變化情況,耐心仔細為其答疑,針對性給予心理疏導,普及創傷恢復自護技巧,緩解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配合護理人員工作,使患者體會到醫護人員的關心和愛護,有助于構建和諧護患關系[20]。
在本研究中,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中實施綜合護理,觀察組搶救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血栓、器官損傷、創傷后感染、擠壓綜合征)發生率為5.56%,明顯低于對照組38.89%(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100%,對照組為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看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合理安排患者接診、搶救、治療、轉入病房的整個過程,形成系統化、整體化護理模式,有效改善護理服務質量。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該積極與主治醫生溝通,實現高度配合工作,培養工作責任感,提高工作熱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搶救時間,使患者能夠盡快止血,減少失血量。
綜上所述,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中實施綜合護理,臨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瑾.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風險分析及護理安全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227-229.
[2]林飛英,麥海亮,王紅吉,等.細節護理在急診休克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83-85.
[3]王昕.降低急診搶救室患者管路滑脫的綜合護理干預實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6,11(5):477-479.
[4]周偉,朱月蘭.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規和優質急診護理干預對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5):1684-1685.
[5]吉亞楠.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急診護理期間實施并發癥預防性護理干預的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2005-2006.
[6]艾利芳.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32):168-170.
[7]劉利霞.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及并發癥處理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5):2129-2130.
[8]張秀香,鄭玉秀.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與并發癥處理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9):261-262.
[9]鄭少紅.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護理中應用院前創傷評分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2):71-74.
[10]黃娜,李寒.急診護理干預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5,34(19):153-154,157.
[11]郭瓊.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急診護理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10):92-93.
[12]賈先君.綜合護理干預在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中的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41):185-186.
[13]褚慧英.70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探討[J].中外醫療,2014,33(4):147-148.
[14]田媛.研究創傷性休克患者的臨床急診護理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7):317.
[15]杜雅明,孫永芳.護理干預應用于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急診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1):87-89.
[16]寧艷梅.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8):2567-2568.
[17]楊芳.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探討[J].醫藥前沿,2016,6(7):240-241.
[18]徐靜.護理干預用于嚴重創傷性失血性休克急診護理與并發癥預防[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6):3069,3072.
[19]陳志會,韓鵬飛,劉爽,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芻議[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5):287-288.
[20]劉文濤.外科嚴重創傷急救中綜合創傷急救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1):103-106.
(收稿日期:2018-11-08)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