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 要 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高效的資產管理將提升其盈利能力,還能為企業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保障,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由于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其資產使用效率較低,甚至出現資產流失、產權不明晰等現象,這些都嚴重降低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基于此,本文對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從增強資產管理意識、規范資產管理制度和完善內部管理體系三個方面,為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效率提出建議。
關鍵詞 國有企業 資產管理 現狀分析 建議
企業通過資產的投入使用可以獲取經濟收益,并且固定資產具有重復利用的特征,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肩負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任,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不僅能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性,還能提升企業資產的價值創造能力,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國有資產所占比重較大,如果資產管理不合理,將為國家帶來較大的損失。近幾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企業制度的改革,國有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其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國有資產的價值增值和價值創造能力,我們必須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找出相應的改進方法。
一、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現狀分析
(一)資產管理意識薄弱
國有企業為產業振興和創新發展提供直接動力,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曾指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骨干和基石。國有企業的首要職責是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但是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往往只注重經營業績的提升,很少關注資產的配置和使用。此外,國有企業是由國資委或當地政府出資設立的,但是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他們的參與度較低,并且對管理層的業績考核指標設置不合理,這就容易造成管理層在經營過程中不注重經濟績效的提升和資產的管理。有些企業雖然針對流動性資產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忽略了固定資產的管理,然而固定資產在企業中的占比較大,且盈利能力較強,如果缺乏有效管理,不僅會抑制經濟效益的提升,還會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企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圍以及管理層的能力有限,使得員工對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漠不關心,資產濫用現象嚴重。
(二)資產管理不規范造成資源浪費
現階段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加大了資產管理的難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產權不明確,限制了國有企業的自由發展,阻礙了企業資產增值目標的實現。國有企業雖然進行了制度改革,但是其肩負的國民經濟發展重任并未改變,它的生產經營仍會受到政府政策的干預,政企關聯限制了國有企業的自由發展和市場競爭,并且,國有企業的資產產權不明確,這也容易造成企業資產重復購買或者閑置,不利于資產增值。第二,國有資產無專人管理,造成資產閑置或流失。國有企業一般規模較大,跨區域、跨行業經營的現象普遍,加大了資產管理難度,并且,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還存在較多問題,如資產采購、審批、保管和報廢等管理環節混亂,不利于資產的保管,也容易出現資產濫用現象。第三,對資產使用的監管力度不足,降低了資產的使用效率。很多國有企業都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并未對資產使用以及成本費用支出進行實時控制和監督,利用企業資產謀取私利的現象依舊存在。此外,國有企業雖然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這都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和評估,難以發揮內部監督作用,資產濫用現象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三)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增加了資產管理難度
首先,國家作為最大的出資者,雖然設置了專門的部門對國有企業的資產和經營狀況進行監管,但是當把所有權和管理權都交由一個部門來管理時,該部門將無法發揮其監督作用,所以國有企業的管理比較混亂。并且,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現象普遍,容易出現內部人控制局面,致使企業在制度構建方面仍存在欠缺,這些都不利于企業的資產管理。其次,國有企業組織機構設置較復雜,各個部門的權限與責任劃分不清,容易出現相互扯皮、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為資產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障礙。最后,國有企業的工作效率較低,會計核算制度不統一,而且資產種類繁多,再加上沒有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使得企業資產尤其是固定資產的折舊、減值記錄不及時或不正確,并且資產盤查力度和范圍較小,容易出現賬實不符等現象。
二、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效率的建議
(一)增強企業資產管理意識
首先,管理層作為企業制度的制定者和實施者,需要對資產管理有正確的認識,并結合企業經營特征和管理現狀,制定出合適的資產管理方案,引領員工做好資產管理工作,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其次,企業需要對員工進行主題培訓,讓他們意識到企業資產的重要性,并加強文化建設,使員工有歸屬感,從而促使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資產的規范使用和資產的價值增值。最后,企業要注重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和管理,確保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因為固定資產的使用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通過科學使用固定資產,不僅能使其長期、重復地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還可以幫助企業擴大產品生產量,提升經營業績。
(二)規范資產管理制度
在規范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制度方面,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四個層面進行完善和優化。第一,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實施。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幫助企業規范資產使用和審核,提高資產管理效率,所以國有企業需要不斷優化和改善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并保證內部控制能夠得以實施,這樣才能減少員工私自挪用資金、變賣資產的情況,保證資產的完整性。第二,明確各部分的權限和職責。現代企業各個部門的職能劃分較細且獨立性較強,但是仍存在業務交叉,如果不能明確各個部門或員工的職責和權限,依然會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在資產管理時,需要明確規定各負責人的權責,以此督促他們加強資產管理。第三,利用內部監督職能實現資產使用情況的監督。外部監督力度雖大,但是他們的監督只是暫時性的,并且不能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全面監督,因此,國有企業還需要著重內部監督機制的構建,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能,以此減少徇私舞弊現象,確保資產能夠安全、有效地運用到企業經營發展中。第四,運用信息技術對資產進行動態、實時管理。現代企業的規模較大,經營范圍較廣,因此,國有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對資產進行實時追蹤,從而提升國有資產的管理效率。
(三)完善內部管理體系,為資產管理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
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體系能為資產管理提供堅實的基礎,在完善內部管理體系時,國有企業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是企業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憑借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的判斷力為企業制定科學的戰略目標和管理制度,并能帶領員工為實現經營目標而努力。所以企業需要這樣的管理人才,通過他們不斷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協調各個部門間的工作,為企業提升資產管理效率提供有效保障。第二,建立內部考核和激勵機制。企業想要實現資產的高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關于資產管理的考核指標,定期對各部門資產使用情況進行考核分析,并根據考核結果對他們進行獎懲,這樣各個部門才會在工作時將企業經濟價值的提升放在首位,提高部門資產的價值創造能力。第三,健全會計核算制度。會計核算有助于我們了解企業資產尤其是固定資產的現有價值,所以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健全會計核算和監督職能實現資產的管理,并且,財務人員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企業的資產進行盤查和減值測試,以保證企業資產價值的公允性和準確性。
三、結語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加大了國有企業的外部經營風險,為了讓國有企業在外部市場競爭中健康發展,必須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注重資產的使用效率,不斷優化資產配置。針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效率低下的特點,管理層必須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注重對資產的管理,制定相關政策,規范資產使用審批程序,加強對資產的監管。此外,企業還需要對內部管理體制進行優化,為資產管理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只有這樣,國有企業才能不斷提升資產配置效率,實現資產的價值增值。
(作者單位為大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 羅勇銘.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7(2):89-91.
[2] 王毅超.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21):50-51.
[3] 李會芳.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