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杰
【摘 要】秦腔是我國戲曲藝術當中的一朵奇葩,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在長期發展和推廣過程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整個藝術形式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并且擔當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職責。秦腔花臉是秦腔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對秦腔花臉表演藝術家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秦腔核心內容,為推動秦腔花臉表演的發展以及秦腔藝術的進步作出一定的貢獻。本文主要立足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來研究秦腔花臉表演藝術。
【關鍵詞】秦腔;花臉;表演藝術
中圖分類號:J82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033-01
秦腔這門藝術在角色行當的劃分當中,把我國戲曲傳統和秦腔特征作為重要根據,從整體上劃分成生旦凈丑這四個大的種類,在此基礎之上還根據秦腔劇目之中人物的性格、年齡、身份特征等劃分成具體化角色。凈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花臉,之所以得到這樣的稱呼是因為在裝扮時運用了各種各樣的臉譜來輔助人物形象的塑造。凈行可以分成大花臉、二花臉以及把把花臉。秦腔花臉是秦腔藝術發展中形成的一個重要行當,其表演藝術有一定的獨特性,因而引人入勝,并且得到了人們的關注。
一、秦腔花臉表演藝術的主要內容
秦腔花臉表演藝術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第一,表演任務。秦腔花臉表演藝術擔當的主要任務是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尤其是扮演在性格特點、相貌表現、個人品質等方面存在特別之處的男性人物。另外,還會根據人物性格的差異,劃分出很多不同的花臉分支。大花臉通常扮演的是地位高且權威大的人物;二花臉主要扮演性格爽朗的人物;油花臉主要扮演毛手毛腳的人物。第二,表演要素。表演要素主要包括表現人物思想、刻畫人物個性與抒發人物情感這三個主要內容,而且三個方面是統一的整體。第三,表演原則。秦腔花臉在表演當中需要堅持的原則是程式化、寫意畫以及虛擬化。
二、秦腔花臉表演形式自由靈活
從表演藝術形式的角度上對秦腔藝術進行分析,可以用自由靈活來進行歸納和表述,特別是在多樣化表現形式的發展過程中,為秦腔個行當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必要支持。秦腔和昆曲等不同,因為昆曲特別偏重于生旦這兩個角色行當,但是秦腔則講求生旦凈丑并列,也正是這樣的特點,讓每一個秦腔行當均有發揮余地和較大的展示空間,也促進了各個行當表演藝術水平和技能技巧的提升。在早期階段秦腔把側重點放在了旦角上,也在舞臺表演方面突出旦角。比如在清朝乾隆時期,根據《秦云擷英小譜》當中的相關記載就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秦腔演員都是旦角。但是到了清朝后期階段,秦腔則改變了過去的發展形勢,開始將青衣、花臉等作為主要內容,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丑角戲。極具代表性的秦腔花臉劇目有《茍家灘》《赤桑鎮》《打鑾駕》等。秦腔花臉的表演形式有著很強的自由性,注重運用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段,常常可以做到各有偏重和綜合性發展,能夠讓整體呈現出更為理想的表演效果。想要指出秦腔花臉在表演藝術方面的自由靈活特征,可以通過秦腔當中的一些群戲進行體現。比如,《大回荊州》講述的是孫權和周瑜商量設定美人計,想要用騙劉備過江招親的方式得到荊州結果失敗。在這場戲當中有花臉孫權、二花臉張飛,需要二者根據人物角色的性格以及具體的劇情發展要求,靈活應用多種表演技巧。
三、秦腔花臉表演風格慷慨激昂
秦腔花臉的表演風格可以用慷慨激昂這樣的說法進行總結,而且這樣的風格形成時間是非常早的。根據《都門紀略》給當中給出的記載,時有北京皮黃戲班,相同的故事有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表演方法,分別叫作《慶頂珠》和《打漁殺家》,這兩部戲當中的主人公蕭恩,一個是花臉扮演的,另外一個是老生扮演的。實際上,第一種表演方法來源于秦腔梆子戲,而第二種表演方法是皮簧戲改編而成的。秦腔表演當中的蕭恩有一張花臉和一副漁民的打扮,用花臉來演繹主人公,能夠凸顯出這位江湖老英雄極具反叛性的性格,能夠帶給人較強的情感沖擊,比后者更加引人入勝。一直到今天秦腔當中依然存在這樣的表演方法,只不過名字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如今叫《殺船》,而且除了主人公之外還有其他角色。可以說用秦腔花臉進行表演和用其他的角色進行表演,最終呈現出來的風格是有很大差異的,這就把秦腔花臉慷慨激昂和情感豐富的優勢表現出來。以《抱琵琶》當中的王延齡為例,京劇當中叫做《琵琶詞》,秦腔是用花臉扮演王延齡,但是京劇是由老生扮演王延齡。秦腔的表演方法和王延齡喜歡成人之美的性格密切相關,也和秦腔花臉更能凸顯慷慨激昂的表演藝術風格有著緊密關聯。秦腔花臉戲更加粗獷,能夠把人物的英雄豪邁氣概烘托出來,也可以點燃整個舞臺,渲染良好的表演氣氛。
不管是哪一種藝術形式均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和發展特征,秦腔花臉同樣如此,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當中經歷了風雨洗禮,也最終迎來了全新的一面。本文主要對秦腔花臉表演藝術展開研究,在分析時選取了表演形式與風格這兩個方面,在掌握及表演藝術特征的同時,還需要促進秦腔花臉表演藝術的與時俱進,與時代接軌同時又能夠凸顯秦腔藝術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張利峰.淺議秦腔花臉的繼承與發展[J].戲劇之家,2018,(24):115-116.
[2]方越.生命的張楊與命運的吶喊——大型秦腔現代戲《秦腔》有感[J].當代戲劇,2018,(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