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蓮
【關鍵詞】 教師;專業發展;信息技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2—0022—01
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其為學校教學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對教師產生了很大的挑戰。因此,在信息技術時代,學校要利用好信息技術這一有利的教學工具,搭建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交互平臺,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進行學習資源系統的建立
首先,學校可以結合教育資源庫,將校園網與應用較為廣泛的教育資源庫進行對接,實現教育資源庫的共享。在教育資源庫中有全國優秀的課件、教案,也有與教學相關的教學材料等,這些都能為教師的備課和教學提供很好的幫助。其次,學校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學習資源系統,給每個教師布置任務,定期在資源系統上進行內容和資料的更新。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給自己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將自己的授課體驗和學習心得等在校園內部資源系統上進行發布,并與其他教師積極交流互動。
二、實行電子備課形式
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電子備課形式逐漸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電子備課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資源的獲取,也有利于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提高了備課的效率。因此,學校為了調動教師的備課積極性,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可以組織集體電子備課活動,將同一年級的教師組織到一起,組成一個教研單位,制作成一套電子備課檔案,然后在全校范圍內進行評比。
雖然電子備課形式的出現和應用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有些教師過于依賴電子教案,在課堂上照課件宣讀的情況比較明顯,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導致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講、學生玩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學校可以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準備電子簡案,在授課時應用簡案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突出教學的個性化,還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互動,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為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
三、開展網絡互動課堂
以往我們所開展的教研方式都是互聽互評,此種方式不僅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對參與人員也有一定的約束,所以開展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學校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網絡互動課堂的建立,也就是將教師的教學過程制作成視頻,然后參與教研的教師對此展開評價。在網絡互動課堂建設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1.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2.對自己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3.將課堂教學設計進行編寫,然后將其發布到學校內部的資源系統中去,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互動;4.教師開展課堂教學互動,教研組內的教師通過網絡對教師的授課過程進行觀看,然后進行談論,不斷改進和更新;5.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再次發到校園資源系統中進行分享和交流。通過這樣的互動交流形式,教師能夠在設計、交流、反思、改進中不斷地積累、創新和提高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借助互聯網進行互動交流
每一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這些教學經驗是非常寶貴的教學資源,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共享功能、互動功能搭建特色的專業交流平臺,使教師能夠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與方法進行分享。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注重自身發展,還能夠促進教師間的互動溝通。因此,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為每個教師建立人員檔案夾,將教師優秀的教學設計、教案、論文等進行儲存和保管,促進資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者承擔著十分艱巨的教學責任,但教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所以,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開設論壇,在論壇上教師們可以對教學問題、生活問題等進行交流。這樣,教師可以將自己的心情和苦悶等通過帖子的形式進行發表,不僅能夠緩解直面交流的尷尬,還能夠在論壇中暢所欲言,放松心情,緩解自己的教學壓力。
五、加強教學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性
首先,對教師基本的計算機技能進行培訓,使教師能夠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其次,對教師進行ppt基本操作與應用技能的培訓,在培訓中要重點培養教師搜集、篩選和應用資料的技能,以此來提高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探索和選擇能力。最后,對骨干教師進行再提高培訓,進一步拓展骨干教師的網絡操作技能,并能夠熟練應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課件制作。
另外,學校可以將計算機培訓教材電子版發到校園網上進行共享,以便于教師自學。學校也可以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試卷編輯、成績記錄等,促進計算機技術在教學各環節中的應用。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