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東
【摘 要】數字媒體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媒體,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使得文化的傳播有了新的途徑。道家是中國最早的本土獨立思想,道家的代表人物為老子和莊子。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他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莊子主張“逍遙處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脫境界。老子講求的“道法自然”“無為”和莊子主張的“逍遙”的處世觀,在當今數字媒體時代下雖然無法完全適用,但是在處世和生活上我們仍然能夠從中得到很多的啟示。
【關鍵詞】數字媒體;道;逍遙
中圖分類號:B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232-01
一、新時代的文化傳播
隨著數字技術的成熟與發展,數字媒體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媒體,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使得文化的傳播有了新的途徑。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對傳播媒介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為“媒介即訊息”。數字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介帶來技術變革的同時,也對文化的傳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數字媒體時代的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通過微博、微信、短視頻、直播等多元化平臺,使得不同媒體的信息實現了數字化的轉換,不同介質的融合也成為了可能,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同時多元化的傳播形式讓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人人都可以是文化的傳播者,從文化的獲取者轉而成為文化的傳播者,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文化的散播源。
二、老子與莊子
道家是華夏先秦時期重要的學術思想派別之一,是中國最早的本土獨立思想。春秋戰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為老子和莊子。老子一般被認作是有實際可考據的道家的始祖,而后經由莊子等人的后續發揚,成為了一門經典。“順其自然”作為道家的主張,和別的思想派別上雖然有所差別,但是其以“道”為本,自然無為的主旨是相通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逍遙”“齊物”則是莊子思想的核心。莊子主張“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這一觀點被后來的道家流派所支持,成為道家的最基礎核心。
三、老莊思想對中國的影響
作為道家的始祖,老子的《道德經》流傳百世,他在《道德經》中所闡釋的思想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老子的思想中,特別是他“無為而治”的思想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極深。在《道德經》中,我們能夠看出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他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老子認為只有遵循大道規律,才能夠不違背“道”的本意。“無為而治”不僅是一種思想上的主張,同時也是一種思維上的模式。“無為而治”的方法讓人們在對待事物和處理問題時要學會換位思考,順其自然。這種所謂的“無為而治”至今都影響著中國人的智慧以及中國傳統文化。
莊子的思想集中于《莊子》。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體系,并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上加上了自己的思想主張。莊子提出萬物都是有互相聯系的,他認為“道”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道”是沒有邊界的,萬物都在天地中自然演變,在天地中自生自滅,“道”就是宇宙的本源。莊子主張“逍遙處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脫境界。莊子的哲學本我論對后世有著巨大貢獻,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學。
老莊思想的“無為而治”強調無為而不為,順其自然,遵循客觀規律,同時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
四、老莊思想的傳承
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的進步有著積極意義也有消極之處。老子關注國家和社會,其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一種對社會和國家的關懷。而莊子則偏向關注人的身心和精神境界,人的個體很渺小,但是心是可以很大的,主張“游心于無窮”。
老子和莊子最大的不同,就是莊子主張“游心”。“游心”不僅僅說的是精神上的逍遙自由,還是一種對人生的態度。莊子非常重視生命的內涵和精神上的自由,他在《莊子》一書中多次提及“游心”,說明了其重要性。在日益急功近利、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人們緊張和壓力下盲目追逐物質與功利,心浮氣躁,迷失自我,老莊思想中主張的虛靜和“游心”,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人生的方向以及精神上的自由。
大數據時代讓數字訊息傳播飛速,人們越來越注重物質上的需求,但是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卻變得貧瘠。老莊思想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是當下人們緊張生活中的一面明鏡,老莊思想中仍然有著許多對當今社會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去重視和傳承。
五、結語
老莊思想博大精深,深含智慧和哲學。老子講求的“道法自然”“無為”和莊子主張的“逍遙”的處世觀,在當今數字媒體時代下雖然無法完全適用,但是在處世和生活上我們仍然能夠從中得到很多的啟示。對于古人思想或者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其中對中國文化產生積極作用的部分。同時,我們要利用數字媒體傳播快、傳播廣的特點,將老莊思想中的精華之處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王文靜.新媒體環境下道家文化的傳播[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
[2]袁永飛.道家思想文化的精神傳承及轉變要求——簡析《道家與中國文化精神》[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