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海
摘 要 在深化審計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加強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監督力量的協同配合,是構建權威統一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的有效路徑。本文通過對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目標定位、職能作用、審計內容、審計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二者協同配合的必要性,進而建立聯動融合機制,實現審計資源整合共享。
關鍵詞 國家審計 內部審計 審計監督 協同配合
2018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要落實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強全國審計工作統籌,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更好地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強調,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調動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力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
一、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的區別
國家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依法對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的經濟監督、鑒證、評價活動。國家審計具有法定性和強制性的基本特征,其目的是維護國家財政穩定,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內部審計,是指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實施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建議,以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的活動。內部審計是我國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屬于單位內部的管理活動,是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擔負著對本單位、本部門審計監督的責任,目的是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
從職能定位來看,國家審計的主要責任是監督國有資源經營管理責任履行情況,更多強調監督職能。從審計重點來看,國家審計的重點由對財政財務活動的審計,轉變為對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對經濟社會運行中各類風險隱患的揭示、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從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
內部審計主要是服務于本單位的發展,為組織增加價值,其職能由單一的監督職能逐漸轉變為監督、評價與建議并重,更加突出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對完善治理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內部審計的重點從合規性為導向的財務審計,發展到以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管理審計,突出黨風廉政建設、重大政策跟蹤、風險識別防控功能。
二、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的聯系
在審計實踐中,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是相互聯系、難以割裂的。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的側重點雖有差異,但存在趨同,特別是在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和審計方法等方面。
在審計目標方面,國家審計通過對特定事項或主要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監督,確保被審計單位依法合規經營,對維護宏觀市場經濟秩序、提升微觀企業治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有經濟組織內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則是將審計關口前移,通過內部控制評價、風險管理監控,實現審計監督常態化,從而促進企業完善內部控制、降低管理風險、完善公司治理。因此二者的目標具有趨同性。
在審計內容方面,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發展初期的審計內容都是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和審計需求的拓展,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都將貫徹落實重大政策作為審計的重點內容,突出黨風廉政和風險管理,更加關注民生資金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項目的審計。
在審計方式方法方面,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起初獲取審計證據的方法都是從財務賬簿入手,采取順查、逆查、詳查、對比、分析與核對的方式。近年來,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審計范圍和審計方式也發了巨大的變化。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方法逐漸由賬表導向轉變為系統導向,在大數據支持下,建立多維度的數據模型,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審計信息系統。
三、加強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協同配合的建議
(一)拓展審計成果運用
第11號令《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明確了,審計機關在審計中,應當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力量和成果。內部審計具備熟悉企業經營管理和內部控制情況的特點,在審計實踐中,國家審計需要了解內部審計以往的審計結論,結合內部審計報告和審計建議,對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和薄弱環節靶向發力,開展重點審計,從而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二)優化審計工作流程
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應在審計流程上相互補充。內部審計在制定審計工作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國家審計因素,國家審計在審計過程中也應充分考慮單位已開展過的內部審計,對內部審計發現且已經糾正的問題不再在審計報告中反映,盡量避免重復審計,節約審計資源,減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三)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可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打造大審計平臺,具備對被審計單位的所有經濟業務活動的信息查詢、數據分析、風險預警的功能,從而實現全覆蓋審計、全過程跟蹤、適時性監督。
(四)整合審計人力資源
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側重點不同,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存在差異性。應從統一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理念入手,提升審計整體觀念,運用金審工程建設成果,拓寬審計工作思路,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國家審計時,可抽調一部分內部審計業務骨干參與審計項目,實現以審促學,既保障了國家審計的全覆蓋,也有助于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作者單位為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