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蕾
【摘要】目的:分析當前鄉鎮醫院出現外科感染的情況,探究抗生素的具體應用情況,為臨床治療中抗生素藥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據。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11月份至2018年11月份門診處方為研究對象,分析外科感染的具體類型和相關特點,確定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原則,統計不合理應用抗生素的處方內容。結果:出現外科感染主要是特異性以及非特異性的感染類型。本次研究共分析600張門診處方,其中出現28份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行為,占比為467%。主要表現為對抗生素進行濫用、給藥方式或者是用藥途徑不合理以及出現抗生素頻繁更換的行為等。結論: 抗生素的種類越來越多給人們提供更多的用藥選擇,但是受到醫療人員專業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抗生素選擇或者是用藥方式不合理的現象,需要更規范其使用。
【關鍵詞】外科感染;鄉鎮醫院;抗生素;用藥途徑;專業水平
【中圖分類號】R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20-01
抗生素是當前臨床治療中一項常用的藥物,主要包括頭孢菌素以及青霉素等。它呈現出較強的抗病原體特征,同時也具其他活性,對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1]。外科是醫院治療中感染率發生較高的科室,是否可以正確使用抗生素對患者的疾病治療以及身體康復起到直接影響,也影響外科常規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鄉鎮醫院受到基礎條件以及醫療任務等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外科治療中會出現抗生素用藥不規范等問題,影響外科治療的效果[2]。為此,擇本院2016年11月份至2018年11月份門診處方為研究對象,分析外科感染的具體類型和相關特點,具體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11月份至2018年11月份門診處方為研究對象,分析外科感染的具體類型和相關特點。本次共分析600張門診處方,包含所有外科的臨床醫師,所以具備研究的代表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共分析600張門診處方,根據《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不同類型抗生素的具體使用說明書等內容對抗生素的規范使用行為進行客觀的判斷,確定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原則,統計不合理應用抗生素的處方內容。
13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均數比較。計量數據分別采用數(n)率(%)表示,t檢驗、x2,檢驗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2結果
通過對門診處方進行內容分析和數據統計,得知出現外科感染主要是特異性以及非特異性的感染類型。本次研究共分析600張門診處方,其中出現28份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行為,占比為467%。其中,5份病例是因為藥物選擇不科學,占不合理應用抗生素病例的1786%;3份病例是因為療程過長,占比為1071%;3份病例是因為聯合用藥出現錯誤現象,占比為1071%;5份病例是用法不科學,占比為1786%;4份病例是因為劑量不科學,占比為1429%;6份病例是因為感染預防不科學出現不合理用藥的行為,占比為2143%;2份病例是因為抗生素頻繁更換導致用藥不合理,占比為714%。主要表現為對抗生素進行濫用、給藥方式或者是用藥途徑不合理以及出現抗生素頻繁更換的行為等。具體情況見表1。
3討論
31外科感染類型
通過開展本組研究可知,外科治療中出現的感染類型主要是特異性以及非特異性的感染類型。前者是主要是因為破傷風桿菌等細菌造成的感染問題,后者則是因為大腸桿菌等所引發的感染問題,容易出現化膿現象。
32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分析
外科是醫院治療中感染率發生較高的科室,是否可以正確使用抗生素對患者的疾病治療以及身體康復起到直接影響,也影響外科常規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分析600張門診處方,其中出現28份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行為,占比為467%。主要表現為對抗生素進行濫用、給藥方式或者是用藥途徑不合理以及出現抗生素頻繁更換的行為等。具體說,部分醫師在進行外科臨床感染治療時,未能全面掌握抗生素的使用要求以及禁忌說明,導致抗生素藥物出現選擇不合理的問題,這樣也會影響外科治療的效果。部分醫師未能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抗生素使用指導。因為抗生素體現出較強的特殊性,必須要根據具體使用說明指導患者服用抗生素。但是部分醫師沒有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用藥指導,最終出現抗生素用藥不合理的行為,影響最終的外科治療效果。此外,也有部分鄉鎮醫院醫師不能指導患者服用合理的劑量,也會制約最終的治療效果。
33抗生素合理用藥的原則
外科要想實現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對藥物類型進行科學的選擇,對患者開展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在對患者實施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醫生應該重視對兒童、孕婦以及老年群體的用藥分析,要保障藥物治療的科學性。
第二,需要對藥物使用量進行科學的控制,通過正確給藥的方式減少藥物浪費現象的發生。外科醫生應該依患者情況了解抗生素藥物的禁忌,是否會因為聯合使用出現不良反應。同時,醫生應該關注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后出現的情況,分析患者是否出現反復使用藥物的情況,或者是關注患者是否出現藥物使用超量等問題。
第三,科學確定給藥方式。外科醫生需要對患者病情、給藥目標和藥物治療作用等內容進行綜合思考,確定最終的抗生素給藥方式,這樣能提升藥物治療的有效性。例如,患者病情比較危急,則應該給患者開展靜脈注射的治療,有效減少疾病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如果患者有痔瘡等疾病,應該給患者進行局部給藥的治療,保障藥物治療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陳亞華.外科感染和抗生素合理應用在鄉鎮衛生院中的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4(5):24-25
[2]抗菌藥物在外科的不合理應用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3):162-163
[3]王吉春,任小寶,鄭蜀芳.外科手術部位感染與抗生素的合理應用研究進展[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8(11):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