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袁紅梅
【摘要】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已經成為目前臨床乃至全社會公認的一種,患者在接受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在治療期間通過何種方式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癥的出現,已經成為臨床及相關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課題。本文主要從預防定植菌傳播、預防交叉感染、實施人工氣道護理、營養支持、縮短治療時間、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六個方面入手,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具體護理方案進行綜述。
【關鍵詞】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護理;綜述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97-02
Nursing Methods for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bstrac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ow to imple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hich has become a key topic in clinical and related field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pecific nursing schem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from six aspects: prevention of colonization, prevention of cross-infecti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airway nursing, nutritional support, shortening treatment time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目前在臨床上已經成為廣大住院患者在采用呼吸機實施機械通氣治療48小時后,經常出現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一種。有相關領域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住院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可能性在20%左右,由于該并發癥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占20%以上[1]。在對住院患者采用呼吸機實施機械通氣治療期間,需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對其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以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可能性降低[2]。本文主要從預防定植菌傳播、預防交叉感染、實施人工氣道護理、營養支持、縮短治療時間、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六個方面入手,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具體護理方案進行綜述。
1預防定植菌傳播
11體位護理
國內外相關領域近年來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對于采用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治療的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將床頭盡量抬高30°左右,并盡可能的幫助其取半坐臥位。通過此種方法可以對誤吸及細菌移植等情況的發生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從而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可能性降低[3]。
12口腔護理
相關文獻報道稱,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實際口腔衛生狀況,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病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多數研究者在經過研究后認為,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主要致病菌,均來自于患者自身的牙菌斑。每日堅持對患者實施2次以上的口腔護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常見的方式包括,使用電動牙刷刷牙,對口腔內的分泌物進行清理,避免口腔內所攜帶細菌大量的定植,這也是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降低的一個重要手段[4]。
2預防交叉感染
21護理人員手衛生管理
對護理人員的手衛生狀況進行系統的管理,可以有效預防對患者實施機械通氣治療的操作過程中,引入相關病原菌,從而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病。
22呼吸機回路護理
堅持每星期更換一次呼吸機管路,如果治療期間發現管路污染,則要隨時更換。對冷凝液進行仔細處理,將集水杯放在呼吸管路最低的位置,集水杯中的冷凝液要及時傾倒。但不能將其倒入下水道,應按照醫療污物處置[5]。
23病室環境護理
病房每天堅持通風2次,每次持續30min以上。病房內部采用紫外線進行消毒,每日3次。每月進行細菌檢測。并且,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實施隔離治療,從而防止交叉感染事件的發生。
3實施人工氣道護理
31人工氣囊壓力護理
氣囊壓力控制在25-30cmH2O之間,避免聲門下的分泌物流到下呼吸道,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降低[6]。
32人工氣道濕化
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文獻報道稱, 對機械通氣治療患者的人工氣道實施濕化處理,可以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實踐證明,被吸入人工氣道濕化液的溫度水平控制在32℃-37℃之間最為理想[7]。
33吸痰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的相關規定,這是預防交叉感染事件發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有相關研究結果認為,在對機械通氣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吸痰操作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循“按需吸痰”的基本原則。使用一次性吸痰用品,這會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明顯降低。
4營養支持
在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的早期階段對患者實施系統的腸內營養支持干預,可以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概率降低。但會使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等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增大,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在對此類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干預的過程中會盡量選擇輸液泵,從而保證營養液被均勻地泵入到患者的胃腸內部[8]。
5縮短通氣治療時間
機械通氣治療期間對患者實施間斷性的鎮靜,每日實施喚醒護理,可對氣管插管拔除的時機進行判斷。縮短機械通氣治療時間可以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可能性減小[9]。
6合理使用抗生素
機械通氣治療患者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等并發癥的可能性較大,新型的耐藥菌近年來也在不斷的出現。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時候,要盡可能縮短用藥時間,減少使用劑量,嚴格根據藥敏結果,對合適的抗生素類藥物進行選擇[10]。
參考文獻
[1]商云云,李曉琳. 規范性護理在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122-123
[2]于浩. 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6,33(3):92-93.
[3]陳翠萍.探究綜合護理干預預防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臨床價值[J]. 實用醫技雜志,2018,25(2):225-226
[4]田曉華,劉衛榮,袁玲,等.集束化護理方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4,7(3):241-243
[5]隋國靜,谷艷梅. 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7,23(51):135
[6]秦霞. 聲門下吸引在預防ICU 機械通氣病人呼吸機相關肺炎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2,10(9C):2528-2529
[7]余玲貞,吳英芬.ICU 機械通氣氣囊上滯留物兩種吸引方法效果比較[J]. 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5):1421-1423
[8]景凡力. 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8,18(5):185
[9]張丹丹,張平,張紅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8):2736-2738
[10]沈愛仙,賈獻榮. 實施集束化護理干預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