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蓮
【摘 要】目的:觀察順胃舒袋泡茶治療胃氣上逆之呃逆、嘔吐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50例肝胃不和證引發呃逆、嘔吐的患者50例,采用順胃舒袋泡茶治療,一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一次1袋,用開水沖泡15分鐘后飲服,1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結果:50例患者痊愈16例,顯效21例,好轉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結論:順胃舒袋泡茶在治療胃氣上逆之呃逆、嘔吐癥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方面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胃氣上逆;呃逆;嘔吐;順胃舒袋泡茶
【中圖分類號】R2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01
胃氣上逆是指胃的氣機逆轉向上所引發的病癥,其主要表現有呃逆、嘔吐(打嗝)、干噦、不思飲食等現象。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飲食不節,痰飲內停,情志所傷,久病等均可引發;另外,脾胃虛弱亦可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多種病例因素作用于多個環節,給病因的快速查找帶來了一定困難。在國內,中藥及中成藥被廣泛運用于本病的臨床治療,主要采取和胃降逆,并結合辯證,遵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溫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全面施治。前期實驗證明,順胃舒袋泡茶能夠治療胃氣上逆之呃逆、嘔吐癥,療效顯著,且安全無毒副作用,現將順胃舒袋泡茶的療效進行評價,觀察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本院就診的50例由于胃氣上逆引發呃逆、嘔吐癥的患者,男21例,女29例,患者年齡分布在22到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歲,病程為4~15周。
1.2 治療方法 患者通過順胃舒袋泡茶進行治療。基本方:赭石、枳殼、白芍(炒炙)、檳榔、甘草、山楂(炒炙)、蒲公英、法半夏、生姜。將藥包置于100~150ml沸水中沖泡15分鐘后服用,沖泡不必去掉紙袋,以免不溶性藥粉混入藥液不便飲用,早中晚分3次進行服用。為了合理進行療效觀察,在服用順胃舒袋泡茶期間禁止服用其他具有止嘔效果的藥物,同時注意忌食油膩、生冷、腥辣及其他刺激性食物。服用1周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分四個層級,分別為:1、臨床痊愈:嘔吐、呃逆等病癥消失;2、顯效:呃逆、嘔吐等癥狀明顯減輕,僅有偶發性情況出現,無反復發作史,無明顯兼證;3、好轉:呃逆、嘔吐等癥狀減輕,病癥發生頻率有所減緩;4、無效:呃逆、嘔吐等癥狀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50例患者痊愈16例,顯效21例,好轉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
3 討論
嘔吐是內科常見病證,中醫治療有較好的療效。《癥因脈治,嘔吐》里說道:“痰飲嘔吐之因,脾氣不足,不能運化水谷,停痰留飲,積于中脘,得熱則上炎而嘔吐,遇寒則凝塞而嘔吐矣。”如果日常飲食不當,造成脾胃運化失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成痰飲,停積胃中,則胃氣上逆之時,極易發生嘔吐。根據嘔吐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的基本病機,其治療原則為和胃降逆止嘔。
呃逆即打嗝,古稱“噦”,又稱“噦逆”,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令人不能自止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多發于慢性消化道疾病病人。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咽過快、突然吞氣或腹內壓驟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嘔吐,多可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續較長時間而成為頑固性呃逆。《內經》中指出呃逆病位在胃,并與肺有關;病機為氣逆,與寒氣有關。《素問·舉痛論篇》曰:“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靈樞·口問》曰:“谷人于胃,胃氣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入于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于胃,故為噦。”同時,對于呃逆病癥的治療也有記載,《靈樞·雜病》謂:“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金匱要略·呃逆、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則將其分為屬寒,屬虛熱,屬實三證論治,為后世按寒熱虛實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
本次臨床驗證中,順胃舒袋泡茶的主藥代赭石在治療胃氣上逆之呃逆、嘔吐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代赭石是一種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赤鐵礦,主含三氧化二鐵,其含鐵量達到60%以上,是很好的補鐵劑,具有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新生,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平衡的作用。同時代赭石還含有十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各種微量元素的相互協同既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還能提高鐵的利用率,起到增強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鎮吐催眠、鎮靜中樞神經、鎮痛止咳等作用。代赭石在消化科藥物治療中,常用于慢性病癥表現為上逆,中滯,下堵者。使用廣,療效確,安全。可與治急癥為主的大黃組為要藥。適應癥與辨病辯證:中醫呃逆,嘔吐,腹脹,便秘,辯證屬脾氣虧虛,氣滯胃逆,升降失運者。西醫診斷慢性胃炎,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化療后嘔吐。但是,現代醫學認為代赭石含砷,鉛等毒性物質,有潛在中毒風險。經炮制(醋淬)可使其含量明顯降低,目前尚未見該藥砷中毒報道,而用含雌黃的成藥致砷中毒間有報道。因此需注意合理、規范使用,不可大量,長期服用。
參考文獻
馬保存.呃逆癥的辯證與治療.實用醫技雜志,1998,5(8):608
高秀麗.宣降肺氣治療胃氣上逆.吉林中醫藥,2007,2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