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菲 雷玲
【摘 要】目的:探討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素注射的管理。方法:按(ADA)美國糖尿病協會標準診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飲食治療血糖控制未達標后給予胰島素治療216例,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指導、運動療法、自我監測血糖、心里護理、分娩期護理及產后隨訪。結論:糖尿病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干預和規范化的管理,取得滿意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素;管理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出現或發現的糖尿病,是與2型糖尿病一樣由于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所致,屬于高危妊娠,而且近年的發生率有明顯增高趨勢[1],而口服降糖藥物在GDM患者中應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我國缺乏相關研究,通過飲食治療不能得到控制的GDM患者,注射胰島素為其最科學、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
我們對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16例注射胰島素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和規范化的管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GDM注射胰島素患者歲216 例,初產婦70 例,經產婦80 例,雙胎66例,孕周36-40周陰道分娩 101 例剖宮產 115 例
1.2 方法:①胰島素筆注射:遵醫囑選用速效諾和銳R和中長效諾和靈N注射,胰島素量需準確,每天1-4次注射
②注射部位:部位的選擇與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有關
依次為:腹部>上臂>臀部>大腿,因腹部吸收速度較快容易發生低血糖而影響胎兒,上臂和臀部需要家人和醫務人員協助才能完成,故采用大腿前側和外側(避開大腿內側)皮下注射,注射前評估大腿皮膚有無硬結、瘢痕、紅腫。左右兩側輪流交替進行,注射點之間間隔2-3cm,避免一個月內重復使用同一個注射點。
③停留時間充足:推完藥液后針頭應在皮下停留10-20秒左右至完全撥出,以免有藥液未完全滲透在皮下影響注射劑量準確性,又可避免藥液的浪費和感染的發生。
2 管理
2.1 胰島素注射流程:經糖尿病一日門診醫生評估需要用胰島素治療的孕婦→開具胰島素交由專科護士→發放血糖監測記錄表→一周膳食日記登記表→填寫GDM隨訪登記本→加入胰島素微信、QQ群→個體注射指導→注射3天后返院調整劑量→如控制較穩定則微信指導調整劑量→定期產檢
2.2 飲食指導:
2.2.1 控制總能量 ,建立合理飲食結構 每日攝入總能量應根據不同妊娠前體質量和妊娠期體質增長速度而定,孕晚期不低于1800 kcal/d,孕中晚期增加200 kcal/d,雙胎在單胎基礎上適當增加200 kcal/d能量攝入。
2.2. 2 均衡飲食,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 碳水化合物為50%-60%、蛋白質15%-20%、脂肪25%-30%,盡量避免食用蔗糖等精制糖,動物性蛋白至少占1/3,盡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2.2.3 分餐制,強調睡前加餐,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預防夜間低血糖
少量多餐,定時適量進餐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即六餐制:能量分配(3+3模式)早餐20%、午餐35%、晚餐30%,加餐:5%(上午)、5%(下午)、5%(睡前)
2.2.4 高纖維素飲食,有利于減少和改善便秘 飲食中可選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燕麥片,蕎麥面等粗雜糧,以及新鮮蔬菜、水果、藻類食物等。
2.3 運動療法 適當運動有助于GDM的血糖控制,主要是通過運動鍛煉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減少胰島素用量[2].選擇一種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等,運動宜在餐后1小時后進行,20-30min,一日2-3次,運動期間出現腹痛、陰道流血、流水、心慌、頭昏眼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清晨空腹未注射胰島素之前進行運動。
2.4 自我監測血糖 將血糖監測的重要性、目的、方法告知患者,并囑患者需要定時監測血糖,讓患者學會觀察血糖的變化情況并及時記錄檢測結果,以便醫生根據血糖控制情況調整藥物和飲食,使血糖保持穩定狀態。大多數使用血糖儀行血糖輪廓實驗,需注意空腹血糖應在7:00以前,餐后2小時應從開始進餐第一口食物計算。
2.5 心理護理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擔心胎兒發育會收到影響,經常處于焦慮、不安和緊張的狀態下,也有很多患者擔心注射胰島素會形成藥物依賴及不良反應等,這些負性情緒也會引起一系列應激反應,繼而拮據胰島素的作用,使血糖水平不能良好的控制[3].因此,護士要加強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消除患者的疑慮和不安,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讓患者充分了解胰島素的使用目的和預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4]。
2.6 加強胎兒監護 妊娠中期應用超聲對胎兒進行產前篩查,妊娠28周以后教會患者自測胎動,32周起每周行一次無應激實驗(NST),孕晚期進行4-6周進行超聲檢查,監測胎兒腹圍和羊水量的變化等。
2.7 產后隨訪 DGM婦女在產后6-12周隨訪復查,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測定空腹及服糖后2h血糖水平,并按照2014年ADA標準,明確有無糖代謝異常及其種類,有條件者建議檢測血脂及胰島素水平[5],有條件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隨訪。
3 結果
216例GDM患者采用注射胰島素治療,注射率為11.2%,巨大兒發生率為5.8%,無一例發生酮癥酸中毒,無新生兒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綜合癥的發生,無圍生、新生兒死亡,產后42天復查未發生一例Ⅱ型糖尿病。216例患者順產分娩 101例 ,剖宮產115 例,早產兒 22 例,足月產194 例。
4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可引起巨大兒、低體重兒、妊高癥、早產等,嚴重威脅著母嬰健康,對孕婦和胎兒造成的危害與疾病病情程度、孕婦血糖升高出現的時間及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是密切相關的[6]。因此,妊娠期及早對GDM做出診斷,早期應用胰島素、正確的管理、加上飲食指導,運動療法、心里護理等積極護理手段,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控制妊娠期血糖,使血糖達到正常范圍,對降低母兒并發癥、改善圍生兒結局,減少或延緩產婦在產后發展成Ⅱ型糖尿病(T2DM)的可能,預防子代T2DM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7]。
參考文獻
Nakahara R,Yoshiuehi K,Kumano H,et al.prospective study on in-fluenc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on glycemic control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psyehosomatios, 2006,47(3):240-246
Wei Yumei, Yang Huixia, Zhu WeiWei.et 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 criteria is suitable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is .further evidence from China[J]. chinese Medical.Journa,2014,127(20):3553-3556
王娜.臨床護理路徑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6):2342-2344
王晨虹,袁榮.妊娠期胰島素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6:410-414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1
Tuomilehto J,Lindstrom J,Eriksson JG,et al.Prevention of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by changes in lifestyle among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 N Engl J Med,2001,344:1343-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