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娜 陳成偉
【摘要】目的:觀察兒童牙體缺損修復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對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共68例牙體缺損患兒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通過光固化復合樹脂行修復治療,觀察組通過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修復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兒童牙體缺損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提高修復成功率,且安全性較高,預后良好,值得推廣飲用。
【關鍵詞】兒童;牙體缺損;修復治療;觀察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62-01
牙體缺損指的是牙體硬組織外形及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或異常表現,發病因素較多,會對咀嚼功能、牙周組織健康、外部美觀等造成不良影響[1]。和成人相比,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受到磨牙、外傷等因素的影響,極易發生牙體缺損,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不僅會對兒童的正常進食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引發牙體畸形等后果,嚴重影響了兒童的生長發育[2]。目前臨床中主要采取修復治療的方式,但不同的修復方法所取得了療效也有所區別。本次研究分別通過光固化復合樹脂、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兒童牙體缺損,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對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共68例牙體缺損患兒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635±121)歲;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27±133)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家屬均對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牙周炎、牙髓病、依從性差、家屬拒絕參與研究等患兒。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通過光固化復合樹脂行修復治療,臨床醫師先對患兒牙周組織以及牙體缺損情況進行觀察,明確治療方案后,通過復合樹脂逐層填充缺損部位,填充時適當采用間斷光照,填充后適當修正填充部位,確保填充物不會對周圍組織造成不良影響;觀察組通過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金剛石尖車切割患牙,并對鄰牙進行保護,避免發生牙體損傷或出現臺階等不良情況。再根據患兒的解剖結構磨去頜面15cm,再置入金屬預成冠,適當修正并粘固。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修復成功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修復成功的判斷標準如下:咀嚼功能良好,修復體固定良好無松動情況,牙體后衛軟組織未發生炎癥,X線片檢查根周牙槽骨無吸收。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通過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修復成功率對比
觀察組修復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1所示:
22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牙體缺損是臨床牙科的常見疾病,發病因素較多,例如牙外傷、齲病、牙體磨損等。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乳牙齲病的發病率最高,可達到75%,發病后患兒會出現牙齒喪失、上下牙咬合不良、功能紊亂等,不僅阻礙了牙齒的正常功能,還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了不良影響[3]。而乳牙齲病是導致牙體缺損的關鍵因素。目前臨床中主要通過充填治療牙體缺損,但充填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嚴重的牙體缺損,由于牙體組織薄弱,難以選擇有效的固位,使充填無法達到應有的強度。因此,為了保證牙體的美觀度以及臨床療效,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修復治療方式,從而保證臨床療效。
觀察組修復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光固化復合樹脂是臨床治療牙體缺損的常用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該方法耗時較長,且需要患兒的高度配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光固化復合樹脂修復治療后可能發生填充物脫落或破損等不良情況,從而影響臨床療效。預成冠修復是一種新型的修復方式,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成型速度快等優勢,能夠有效保留患兒的缺損乳牙,從而促進咬合功能、咀嚼功能的恢復[4]。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牙體缺損后,能夠適當保留牙體組織,對牙體邊緣線進行修復,有效提高了修復治療的成功率。此外,和光固化樹脂相比,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證明其安全性較高,可作為臨床治療兒童牙體缺損的首要方法。
綜上所述,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兒童牙體缺損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提高修復成功率,且安全性較高,預后良好,值得推廣飲用。
參考文獻
[1]劉銳,郝妍,任運輝,等.改良六手操作對兒童牙體缺損后嵌體修復效果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6):599-602
[2]逄廷洲.兒童牙體缺損修復治療效果探討[J].醫藥前沿,2017,7(29):147-148
[3]王麗華,齊靈芝,史海霞,等.兒童牙體缺損采取不同的修復方法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3):95
[4]丁鈺,張瑩,付建軍,等.不同修復方式對兒童乳牙牙體缺損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26):5134-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