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昌嫻
【摘 要】目的:探討對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選擇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藥物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7月收治的88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治療藥物;對照組(44例):選擇拉米夫定藥物展開治療;觀察組(44例):選擇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展開治療;對比治療治療。結果:同對照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療后24w(56.82%)、治療后48w(68.18%)ALT復常率對比,觀察組(84.09%)、(97.73%)均獲明顯提升(P<0.05);治療前,在HBV-DNA血清載量方面,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24w、治療后48w,同對照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DNA血清載量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減少(P<0.05)。結論: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藥物的有效應用,對于患者ALT復常率的提升以及HBV-DNA血清載量的降低,效果顯著,最終對于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轉,奠定基礎。
【關鍵詞】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9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01
艾滋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出現,均會對患病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如果兩種疾病合并出現,則威脅性呈現出更為明顯增加,對此需要及時展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的臨床治療[1]。本次研究將針對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明確最佳治療方法,以此說明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藥物應用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7月收治的88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治療藥物;對照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5歲~49歲,平均年齡為(41.52±2.59)歲;病程分布范圍為4個月~10個月,平均病程為(6.25±1.03)個月;觀察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7歲~51歲,平均年齡為(41.53±2.63)歲;病程分布范圍為5個月~12個月,平均病程為(6.29±1.06)個月;觀察對比兩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結果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于入組后的兩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療期間,對照組具體為:選擇拉米夫定藥物展開治療,用藥方式為空腹口服,用藥頻率為1次/d,劑量為100mg/d,為期8w周治療。觀察組具體為:拉米蘇定藥物應用方法同對照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選擇替諾福韋酯藥物展開治療,用藥方式為口服,用藥頻率為1次/d,用藥劑量為300mg/d,為期8w周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復常率以及HBV-DNA(乙肝病毒基因)血清載量。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用藥結果,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ALT復常率)、計量資料(HBV-DNA血清載量)各以n(%)、 表示,各行X2檢驗、t檢驗,結果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LT復常率對比 同對照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療后24w(56.82%)、治療后48w(68.18%)ALT復常率對比,觀察組(84.09%)、(97.73%)均獲明顯提升(P<0.05),見表1。
3 討論
拉米夫定作為核苷類似物之一,其表現出的抗病毒效果顯著,其對于DNA鏈合成以及延長可以顯著抑制,但是此種藥物的單獨應用,難以獲得理想效果[2-3]。
替諾福韋酯作為核苷酸類反轉錄酶抑制性藥物之一,其在抑制新型核苷酸類反轉錄酶方面可以獲得顯著效果,并且在抗病毒方面獲得的效果顯著,聯合上述藥物對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療后,對于患者血清病毒載量的降低、體內HBV復制的抑制以及血清HBeAg轉換的促進均可以獲得顯著效果[4-5]。
觀察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同對照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療后24w(56.82%)、治療后48w(68.18%)ALT復常率對比,觀察組(84.09%)、(97.73%)均獲明顯提升;治療前,在HBV-DNA血清載量方面,組間差異不明顯;治療后24w、治療后48w,同對照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DNA血清載量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減少,充分證明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藥物應用可行性。
綜上所述,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藥物的有效應用,對于患者ALT復常率的提升以及HBV-DNA血清載量的降低,效果顯著,最終顯著促進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轉。
參考文獻
劉勝昔.替諾福韋與拉米夫定聯合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72周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09):992-994.
馬玉梅.三聯療法治療艾滋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1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6,45(11):1043-1045.
羅敬福,陳冰,楊夙昕,等.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13):146-147.
劉玉玲.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1):195-196.
張毅.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應用抗病毒治療的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5):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