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摘 要】目的:探究類風濕關節炎聯合IgG/IgA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檢測診斷意義。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收入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抗體陽性率。結果:觀察組IgG、IgA陽性率分別為76.67、68.33%,高于對照組5.00%、5.00%,兩組差異有意義(P<0.05),觀察組特異度96.67%、敏感度75.00%,低于對照組98.33%、85.00%,兩組差異無意義(P>0.05)。結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聯合IgG/IgA型CCP進行檢測,能提高診斷陽性率,對疾病預后起著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檢測;IgG/IgA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類風濕關節炎;診斷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02
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特征表現為關節滑膜炎,為一類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數患者早期臨床表現癥狀不典型,因此,臨床診斷過程中,極易出現漏診、誤診情況,造成患者后期預后不良,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關節功能障礙,導致后期勞動能力喪失。因此,臨床對上述患者,早期予以有效診斷,能進一步改善預后,恢復肢體功能[1]。現階段常見診斷方式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改變等。但上述患者符合標準往往出現關節損傷,得不到早期治療。因此,為減少類風濕關節炎所引起致殘,予以高敏感度、特異性高實驗室指標顯得尤為重要。
相關研究表明[2],IgG、IgA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聯合檢測效果明顯,對類風濕關節炎早期診斷起著重要價值。本文就IgG、IgA型CCP聯合檢測診斷意義進行以下探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收入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經過臨床診斷確診;
②經過患者、家屬同意后自愿參與本次試驗;
③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
①不愿參與本次試驗研究;
②存在影響本次試驗研究疾病。對照組中男18例,女42例,年齡45~84歲,平均(64.8±2.4)歲,觀察組中男20例,女40例,年齡44~85歲,平均(68.5±3.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早晨空腹狀態下收集靜脈血3ml~5ml,并放置于促凝管中,1h內對患者血清進行分離,4h內完成后續檢測。若當天未完成檢測血清將其放置于-20℃中進行凍存。本次試驗開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對患者血清中IgG、IgA型抗CCP進行檢測,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血清樣本為1:100倍稀釋,若抗體濃度超出標準曲線范圍時,可對血清樣本進行1:1000倍稀釋,并重新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以健康對照組AU數值為95%分位數作為陽性界值,對兩組患者陽性率進行比較。并比較兩組患者特異度、敏感度。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數據計算采用SPSS19.0軟件,并以“X2”、“t”對檢驗結果進行表法,“%”表示為計數資料、“”表示為計量資料。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IgG、IgA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比較
觀察組IgG、IgA陽性率分別為76.67、68.33%,高于對照組5.00%、5.00%,兩組差異有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為一類慢性多關節炎,且臨床特征表現為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現階段對該病病因尚不明確,臨床對疾病診斷多采用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CCP作為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家族中重要一種,2010年對類風濕關節炎進行分類診斷中,將CCP抗體納入其中,能相應提高類風濕關節炎早期敏感性。間歇年來,相關研究證實27%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存在CCP抗體IgA亞型,聯合檢測IgG、IgA對早期診斷類風濕關節炎起著重要臨床意義[3]。
本文研究表明,將IgG、IgA聯合進行檢測,能提高疾病陽性診斷率,與對照組比較P<0.05。且與正常健康人群相比較,特異度、敏感度之間差異無意義,P>0.05。李勇軍,陳婧,陳仁德等[4]研究表明,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單獨進行IgG、IgACCP抗體檢測,檢測敏感性為50%~72%,而特異性為84%~91%,上述結論得出,聯合進行檢測,能相應提高特異度、敏感度,對疾病早期診斷起著重要作用。聯合檢測相比較單項檢測,早期診斷具有一定優勢,能提高陽性率,有助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診斷。
綜上所述,對臨床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采取IgG、IgACCP抗體聯合檢測,能進一步提高疾病陽性率,對后期治療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李傳利,王延群,郭淼等.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1、類風濕因子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與類風濕關節炎活動度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17,35(1):28-30.
封昱辰,房晴晴,藺軍平等.葡萄糖-6-磷酸異構酶、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類風濕因子聯合檢測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2016,31(7):567-570.
曾惠瓊,黃建嫦,周敏等.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在類風濕關節炎臨床應用[J].醫藥導報,2015,34(z1):38-40.
李勇軍,陳婧,陳仁德等.類風濕因子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陰性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臨床分析及血清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水平表達[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6):69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