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霞 楊曉叢 劉甜
【摘 要】目的:研究針對性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從我院收治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中,隨機篩選了112例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提供針對性護理。結果: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為(1.19±0.14)d,驚厥癥狀消失時間為(4.12±0.64)d,住院時間為(6.58±0.31)d,滿意度為98.21%,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方法,能縮短患兒的病癥緩解時間,提高患兒與家長的滿意度,改善患兒預后。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2
引言:高熱驚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類型,近年來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如果不能對小兒高熱驚厥進行及時地治療,疾病容易對患兒的腦部造成嚴重的損傷[1]。在對小兒高熱驚厥進行急救過程中,不僅需要在短時間內對患兒的病癥進行判斷,提供精準科學的方法控制病情,同時還需要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法,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本文主要對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法在實際急救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從我院收治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中,隨機篩選了11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個組別,每組患兒的人數均為56例。觀察組患兒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齡在7個月至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5±2.58)歲。對照組患兒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齡在8個月至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3±2.24)歲。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主要的護理內容包括:(1)為患兒采取平臥位,解開患兒的衣物,使患兒維持平穩狀態;(2)對患兒的呼吸分泌物進行清理,并將其頭部轉向一側傾斜;(3)對于抽搐嚴重的患兒,需要使用紗布置于其口中,防止出現誤傷。
為觀察組患兒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法,主要包括:(1)為觀察組患兒提供病情護理。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發展和生命體征指標,記錄患兒的驚厥時間、頻次與間隔時間,預防患兒腦水腫等并發癥出現,一旦出現意外情況,要及時通知主治醫師前來診治。(2)提供急救護理。當患兒臨床上窒息時,要給予人工呼吸,以合適的力度,刺激患兒的人中、合谷等穴位。如患兒表現持續性抽搐,要立刻建立靜脈通道,實施留置針穿刺。給予20%甘露醇進行30min的靜脈滴注。(3)對于患兒在臨床上表現出的恐懼、害怕與焦慮等心理狀態,要給予適當的安慰。護理人員以柔和的態度和語氣同患兒進行交流,降低患兒的心理壓力。同時,為患兒的家長講解病癥的常識與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家長的治愈信心,減輕患兒與家長的負擔。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驚厥癥狀消失時間與總住院時間;(2)調查統計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時間對比分析 在針對性護理方法應用之后,觀察組患兒的各項指征都得到明顯改善,患兒退熱時間為(1.19±0.14)d,驚厥癥狀消失時間為(4.12±0.64)d,住院時間為(6.58±0.31)d,各環節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并且差異明顯。詳見表1。
3 討論
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工作中,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患兒與家長減輕心理負擔,同時還可以達到優化治療效果的目的[2]。從此次研究工作中能夠看出,實施了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法后,觀察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的癥狀均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明顯緩解。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為(1.19±0.14)d,驚厥癥狀消失時間為(4.12±0.64)d,住院時間為(6.58±0.31)d,滿意度為98.21%。這一結果與學者郭亞(2017)在同領域中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有相似性。學者在針對性護理方法干預效果研究中得出,患兒退熱時間為(1.16±0.12)d,驚厥癥狀消失時間為(4.01±0.34)d,住院時間為(6.52±1.39)d,各項結果均優于對照組[3]。在今后的工作中,醫護人員要更進一步地對小兒高熱驚厥患兒的臨床癥狀表現進行觀察,從而制定出更適合的臨床急救護理干預方法,提升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方法,能縮短患兒的病癥緩解時間,提高患兒與家長的滿意度,改善患兒預后。
參考文獻
孫淑君.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工作中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4):241-242.
鄔媚媚.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工作中運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7):132+135.
郭亞.探析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工作中運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8):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