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芳 韋秀芬
【摘 要】目的:探討雷火灸預防產后尿潴留的臨床效果。方法:對300例陰道分娩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按產后常規護理,觀察組在產后1~2h內給予趙氏雷火灸灸中極、關元、氣海穴,比較兩組產婦產后首次排尿時間、排尿順暢程度和尿潴留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產婦與對照組比較產后首次排尿時間早,排尿順暢程度提高,尿潴留的發生率降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婦產后應用趙氏雷火灸灸中極、關元、氣海穴有利于產婦盡早自解小便,可有效預防解除產后尿潴留的發生。
【關鍵詞】趙氏雷火灸、產婦、產后;尿潴留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產后尿潴留是指產后 6~8 h有尿意而不能自解小便或排尿后殘余尿量 > 100 m L[1],產后尿潴留的發生率約為10-14%,是產科常見并發癥之一。產后尿潴留常影響子宮收縮,使產后出血量增多,同時增加產婦焦慮、緊張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緒,給產婦造成生理、心理痛苦。傳統的護理方法主要采用熱敷、聽流水聲等誘導排尿法,但臨床效果并不理想。雷火灸是利用藥物燃燒時產生的熱力、紅外線輻射力和藥化因子、物理因子通過脈絡和腧穴的循經感傳共同達到溫通經絡、調節人體機能來預防治療人體疾病。我科自2014 年 6 月起對產婦產后1 h~2 h內給予雷火灸治療,取穴關元、中極,氣海穴,同時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不僅可促進產婦產后盡早自解小便,還可有效地預防產后尿潴留的發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4 年 06月~12 月間在我院住院經陰道分娩的產婦 300 例,觀察組 150例和對照組 150例,納入標準為:年齡 18~38 歲,均已接受分娩相關知識宣教,排除嚴重并發癥及合并癥,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產婦年齡、營養、文化水平、孕周、產程和新生兒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2.1 對照組: 產前接受分娩相關知識宣教,產婦分娩后按產后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產婦產前接受分娩相關知識宣教,按產后常規護理并應用趙氏雷火灸,具體方法如下: ( 1) 選擇時間:產后 1-2h給予雷火灸擺陣,取中極、關元、氣海穴。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首次排尿的時間、排尿順暢程度和尿潴留發生情況。
1.4 評價方法 排尿順暢程度: 順暢: 有尿意時能自行排尿; 不順暢: 有尿意排尿較困難,排尿時需要屏氣用力,尿流滴瀝且不成線,有尿不盡感; 排尿困難: 有尿意不能自行排尿。
1. 5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應用 SPSS 20. 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P <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產后首次排尿時間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首次排尿時間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P < 0. 05) ,見表 1。
3 討論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導致膀胱和盆腔神經叢被子宮壓迫,致使膀胱肌麻痹,肌張力降低,最終使產婦在產后 6~8 小時不能將尿自行排出。尿潴留在中醫屬于“癃閉”范疇。“癃閉”病名首見于《內經》,《素問·宣明五氣》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癃者為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閉為小便閉塞,尿液點滴不出。[2]產后尿潴留的發生率約為10-14%,是產科常見并發癥之一。產后尿潴留常影響子宮收縮,使產后出血量增多,同時增加產婦焦慮、緊張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緒,給產婦造成生理、心理痛苦。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適當的處理,有利于產后康復,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中醫學認為,膀胱為津液之府,主藏小便,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產生氣化功能,主尿液的貯存和排泄。[3]尿潴留的發生與腎、膀胱氣化失司導致通調水道功能障礙有關[4]。關元穴在下焦,為膀胱之所,為小腸之募穴,中極穴為膀胱募穴,是膀胱之氣結聚的部位,溫灸兩穴,能促進膀胱經絡氣血疏通淤阻消散,筋經柔軟,膀胱得熱而氣化功能增強,尿液得以氣化,筋經弛張尿道通而不阻水; 加之氣海穴為任脈穴,可調節膀胱氣機,促進氣化,有通利小便之功效[5]。關元、氣海、中極這三穴已被公認對尿潴留有效[6]。趙氏雷火灸以艾絨為主,并加入多種名貴中藥,具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的特點。利用藥物燃燒時產生的熱力、紅外線輻射力和藥化因子、物理因子通過脈絡和腧穴的循經感傳共同達到溫通經絡,通過擺陣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機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7],其燃燒時的物理因子和藥化因子,與腧穴的特殊作用、經絡的特殊途徑相結合,產生了一種綜合效應[8]。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雷火灸熱力較猛,穿透性強,可明顯促進膀胱逼尿肌的收縮,緩解膀胱頸、尿道括約肌的痙攣而利排尿。本研究采用雷火灸擺陣預防產后尿潴留,結果顯示其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方法。
通過臨床觀察,結果表明,雷火灸擺陣預防產后尿潴留效果明顯,是一種安全、簡便、有效的預防和降低產婦產后尿潴留的方法。充分體現了祖國傳統醫學的特色,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馬其江,桑海莉,岳小方 . 現代中西醫婦科學[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679 ~ 680.
李晶,胡金華.雷火灸治療痔術后尿潴留60例 [J].中國針灸,2014,3(34):3
黃妤,艾條灸法治療術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0,45(01):63.
朱惠琴,李蘭,朱惠芳. 耳穴壓豆在肛腸科術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民間療法,2013,21( 3) : 17.
鄧曉蓉,劉勇,張娟. 溫和灸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 18) : 50.
柏強,針刺八入穴治療中風尿潴留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 8) : 1079.
彭文,涂春蘭. 雷火灸治療中風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 當代護士,2013,11( 20) : 1061.
黃鐵銀,原曉風. 雷火灸配合針刺治療尿道綜合征療效觀察[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8( 6) : 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