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針灸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的臨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擇2014年3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100例,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給予觀察組實施早期針灸康復治療, 給予對照組西醫用藥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運動功能評分和生活能力評分。結果:兩組經過治療后, 兩項評分均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針灸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有顯著療效, 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早期針灸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33-01
腦梗死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腦血管疾病,多為腦功能受損、腦部血流障礙等引起,疾病具有高致殘率、發病率及死亡率等特點,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腦卒中治療技術逐漸成熟,然而術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缺損等,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1]。腦梗塞主要是由于患者腦部供血出現障礙而引發的腦組織缺血、缺氧,促使患者腦組織軟化以及壞死而形成的腦梗塞,由于此疾病多發于老年患者,很多患者即使接受治療后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其中偏癱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2]。早期給予急性腦梗死后偏癱患者 治療對提高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尤為重要。有研究調查顯示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后給予其早期康復治療有助于促進受損神經的恢復,促進患者康復。臨床觀察急性腦梗死所造成的偏癱在臨床中較為常見, 給患者及其家屬的家庭生活帶來嚴重影響。腦梗死多是由于腦部組織局部出血再灌注, 而且腦部組織對缺氧缺血的耐受性要較其他器官差, 當出現這種情況后, 導致腦組織軟化和壞死。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三大慢性疾病是導致腦梗死的重要原因, 約占腦梗死發病原因的33%。腦梗死造成的偏癱是后遺癥中的一種, 它的高致殘率、致死率已經被醫學界證實, 并且有大量的相關文獻記載[3], 多數腦梗死患者愈后不佳, 約8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除偏癱以外, 還有認知障礙、言語功能喪失等等。因此, 為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本次實驗主要探討早期針灸方法治療腦梗死造成的偏癱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的選擇來自于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100例, 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 女性25例。年齡范圍在40~75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636±6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病情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以比較。
1 2方法
給予觀察組早期針灸康復治療聯合西醫用藥。取患者患側穴位針刺熱灸, 選取穴位包括外關、支溝、合谷、手三里、臂臑、血海、三陰交、足三里、太沖、扶突、太溪、風市。針灸時間為05 h, 1次/d。西醫用藥選擇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疏通腦血液循環藥物, 降壓藥、營養腦神經用藥作為輔助用藥。對照組單純使用西醫用藥治療, 所選藥物同觀察組。
1 3觀察指標根據美國腦卒中治療協會制定的治療評分標準對患者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進行評分, 比較治療前后兩項指標評分差異。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40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兩組比較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兩組兩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后均與療前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重癥監護和急救醫學水平的發展,很多之前難以挽救生命的患者得以存活,但是很多患者存在一些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其中腦梗塞后偏癱就是其中之一。腦梗死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常見病、多發病,它具有死亡率、致殘率及復發率均高的特點,而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腦梗死屬中醫“中風病”的范疇,病機要為臟腑陰陽失調,血隨氣逆,肝陽暴漲,內風旋動,夾痰夾火,橫竄經脈,蒙蔽清竅。針灸治療不僅能夠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環,同時對消除患者腦水腫,調節患者大腦神經細胞興奮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針灸治療腦梗死后偏癱,不僅能夠幫助體側支循環的建立,同時對緩解血管平滑肌,改變腦組織部位的血液循環,從而實現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的作用。腦梗死患者的病灶主要包括中心壞死區域和周圍的缺血半暗帶,在壞死區域內的細胞已經死亡,而缺血半暗帶中途神經元多數仍存活,對于此類患者若可在發病后盡早給予有效治療,促使患者缺血半暗帶的血流得以恢復,則可能促使患者受損腦組織發生逆轉,促進神經細胞存活及神經功能的恢復。針灸的時間對疾病轉歸起到關鍵作用, 一般早期針灸康復治療效果要好于后期診斷、后期治療的效果, 因此針灸康復治療的時機很重要。病程稍短的患者大多愈后恢復良好。然而對于中醫針灸是否具備類似溶栓治療的時間窗特性, 目前臨床上尚未有統一的認證。中醫治療相較于西醫, 有很多的優勢。比如腦細胞修復和功能的恢復, 中醫治療效果要好于西醫, 尤其是清除體內自由基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這不僅有助于體側支循環的建立, 還有助于舒緩血管平滑肌, 除此之外, 對血小板凝集還有抑制作用, 這一系列的改變能夠很大程度的促進腦組織部位的血液循環, 從而加強了腦組織血流灌注, 從而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 縮短病程, 加速疾病的恢復。
綜上所述, 早期針灸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臨床效果較好, 安全性高, 患者痛苦少,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段春梅,鄒颯楓.腦梗死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3):93-95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3]霍會永,趙現,曹凌,等.減重步行訓練對急性期腦梗死偏癱患者平衡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學,2012,3(3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