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正鳳
【摘 要】急性職業性中毒發生迅速,尤其是群體中毒危害更大,建立急性中毒應急救護預案是十分必要。依照急性職業中毒應急處置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救護的指揮體系與信息報告體系,按照職業病中毒救治重點進行救護,重視人員培訓與物資儲備。職業病專科醫院對急性職業性中毒救護技術更精通,建立健全急性職業性中毒救護制度可以有效提升職業病專科醫院的救護水平,促進應急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急性職業性中毒事件;應急救援;護理
【中圖分類號】R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急性職業中毒[1]是職業病的一類。隨著化學工業的急劇發展,人們在生產、使用、儲存、運輸這些有毒化學物品的過程中因為操作失誤、意外泄漏等原因,造成人體在短時間內接觸大量有毒化學物品,引起機體中毒、臟器損傷、致殘致死等急性中毒事件。2001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全國共報告較大以上安全事故 25 515起,職業性中毒事故580 起,其中江蘇省 20起[2]。僅 2010年就報告各類急性職業中毒事故 301 起,中毒 617 例(死亡 28 例,病死率為 4.54%[3])。急性職業性中毒往往發生迅速,尤其是群體中毒危及更大, 而職業病專科醫院在職業病救護方面更為專業。本文結合臨床救護實踐經驗和文獻資料,就如何建立可行有效的急性中毒應急救護預案做如下探討。
1 急性職業中毒應急處置概述及相關法律法規
為了防治急性職業中毒,從法律的角度規范行業行為,預防職業中毒的發生,國家出臺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江蘇省作為工業經濟發展重省也尤其重視急性職業中毒的救治,頒布了《江蘇省急性職業中毒事件醫療衛生應急處理預案》。
2 急性職業性中毒事件救護的指揮體系
2.1. 組織建立現場救護小組:領導有醫院分管院長掛帥,小組成員為醫療、護理、感染管理、總務、藥劑、保衛科等部門負責人。每個部門建立各自的應急小分隊,并建立統一的信息聯系通訊錄,在應對緊急情況時可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信息聯系,備班人員要求30分鐘到位。應急救護小組人員以30-40人為宜,注重其機動性、靈活性專科性和先進性的有機結合。
2.2. 建立一條快捷運著的救治綠色通道,院前與院內結合,院內急診科與相關科有序的結合。
2.3. 切實做好現場救護的穩定和安全措施,由保衛科主要負責。
3 急性職業性中毒事件組件信息報告體系
首先確定報告的第一責任人為門診或警衛室值班人員。明確報告內容,報告責任人應了解清楚如下信息:傷員人數、急性中毒患者及陪同人員姓名、單位、聯系電話,事件發生的事件、地點、原因、性質、判斷引起事件的毒物種類和數量,危害涉及到的范圍和程度,具體見表1。要求在第一時間內上報醫院總值班,醫院總值班匯報院領導后啟動應急救援小隊,同時聯系分管上級部門,請求支援。突發事件一旦經院領導確認,必須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由院長辦公室負責上報(2小時內)。
4 急性職業性中毒事件應急救護體系
4.1 開啟綠色通道,第一時間搶救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接到急性中毒事件電話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護小組,尤其是批量傷員(傷員人數≥3人),需啟動全院應急救護體系,主管或分管領導需親臨現場指揮,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決策效率,加快搶救進程。
4.2 按照職業病中毒救護重點進行救護
4.2.1 切斷毒源 護理人員應盡快停止患者接觸毒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空氣流通,脫除患者的衣物,更換病員服,條件允許時用溫水或者肥皂水清洗皮膚。
4.2.2 搶救生命 迅速有效消除威脅生命的毒效應,盡早地行臟器功能支持降低病死率與致殘率。
4.2.3 明確毒物使用特效解毒劑 盡快明確毒物接觸史,盡早足量地使用特效解毒劑。急性職業性中毒的有毒物質常常不是單一毒物,在明確毒物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不能忽視嚴重中毒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的患者。
4.3 快速準確評估中毒病人病情 在救援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根據病情輕重、中毒人數等情況,將病人安排在不同的區域進行救治。每日總結搶救工作的情況,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力求提高救護水平。如不幸有死亡的病例時,醫護人員應盡一切可能爭取尸體解剖,為指導搶救提供十分有利的資料。
4.3 注重職業防護 在救治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做好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工作,防止交叉感染。救治過程中毒物對醫護人員的傷害必須得到重視,同時傷員的相關傳染性疾病必須盡早查明。醫護人員在救護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標準預防。
5 轉診制度
對于重癥或者多器官損傷的患者,專科職業病醫院的綜合救治能力有限,需及時請求外院專家會診,必要時積極轉院治療,做好病情交接,以期傷員等到正確、及時、有效的救治。
6 教育培訓
“急性職業性中毒救護組”作為急診醫護體系的重要內容,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培訓。業務培訓除了職業性中毒的臨床救治、檢查等專業技術之外,還需重點演練搶救時如何領導、分配、配合以及醫院秩序、安保、物資、藥物、通訊等方面的通力合作。急性職業性中毒救護組定期進行大規模職業性中毒救護實戰演練,全面提升救護水平。
7 物資儲備
應急物資儲備一直是一個技術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應急物資本身價格昂貴,而實際使用頻率卻非常小,尤其是職業性中毒所需解毒劑更是使用頻率小,應急物資容易過期或老化,需要不斷更新,僅此一項就占用很大一部分的應急資金。在這一領域,軍隊擁有比較成熟高效的戰略物資儲備和調度技術,很多學者也希望將其引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中。多家醫院聯動儲備急救物資,尤其是職業性中毒解毒劑由多家醫院聯動儲備也許不失為值得研究的方法。
職業病專科醫院對急性職業性中毒救護技術更精通,但組織上、設備上、多學科聯合救治等方面略遜于綜合醫院,建立健全急性職業性中毒救護制度可以有效提升職業病專科醫院的救護水平,促進應急事業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何鳳生,王世俊,任引津.中華職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172
袁義昌.2001-2016 年全國較大以上職業性中毒窒息事故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7,16(2) :260-261
歐文.衛生部通報. 2010年職業病防治工作情況和2011年重點工作[J].安全與健康:上半月刊,201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