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錦
【摘 要】目的:探討孕婦體重和孕期行為生活方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性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同期選取40例健康妊娠期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孕產婦體重情況與孕期行為生活方式,分析孕婦體重和孕期行為生活方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性。結果:研究組孕婦BMI指標超過28的孕婦比重高于對照組數據,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研究組孕婦孕期正常體重增加20kg以上比重高于對照組數據,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研究組孕婦孕期行為生活方式不良情況多于對照組數據,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結論:孕婦體重和孕期行為生活方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具有一定聯系,孕婦體重上升過快、孕期不良行為生活方式均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幾率,對血壓波動造成一定影響。
【關鍵詞】孕婦;體重;行為生活方式;妊娠期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71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隨著妊娠期疾病發生幾率逐年升高,人們對女性妊娠關注度的增加,如何保障妊娠期女性安全過度妊娠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妊娠期高血壓為臨床常見的妊娠期疾病,多指既往無高血壓病史,于妊娠期出現血壓過高情況的孕婦,由于孕婦機體的特異性,臨床治療一般不建議藥物降壓,降壓藥物的使用會對母嬰造成一定影響,增加不良母嬰結局的發生,了解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相關影響因素,給予有效的預防措施尤為重要[1-2]。有臨床研究顯示,妊娠期體重的變化、孕期行為生活方式均與妊娠期高血壓相關,為了保障妊娠期婦女的治療權益,本文筆者特選取45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與同期健康志愿者孕婦相對照,旨在觀察孕婦體重和孕期行為生活方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年齡在22歲到37歲之間,平均年齡(28.67±1.84)歲,其中初產婦29例,經產婦16例;同期選取40例健康妊娠期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年齡在23歲到35歲之間,平均年齡(27.59±2.01)歲,其中初產婦20例,經產婦20例;納入標準:(1)研究組患者均符合臨床對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3)治療依從性好;(4)受觀察年齡在22歲到37歲之間,均具有良好的認知功能、語言交流能力。排除標準:(1)嚴重的心、腎、肝器質性病變患者;(2)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類疾病;對兩組一般資料做客觀分析,提示可用于下文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
1.2 方法 兩組孕婦產檢時進行體重測定,分別測定升高、體重、血常規、血壓、肝功能等,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BMI肥胖標準≥28為參照數值,以收縮壓介于90~140mmHg之間,舒張壓介于60~90mmHg之間為正常血壓參照值。
1.3 統計學分析 本項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表達,并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而計數資料用(%)表達,并選用配對樣本x2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體重變化對比:研究組孕婦BMI指標超過28的孕婦為37例,約占總數的82.22%,對照組孕婦BMI指標超過28的孕婦為6例,約占總數的15.0%,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研究組孕婦孕期正常體重增加20kg以上為24例,約占總數的53.33%,對照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20kg以上為2例,約占總數的5.0%,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
2.2 兩組孕婦孕期行為生活方式對比:研究組孕婦孕期行為生活方式不良例數為40例,約占總數的88.89%,對照組孕婦孕期行為生活方式不良例數為7例,約占總數的17.5%,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期為女性特殊時期,隨著宮內胎兒不斷發育成長,母體機體也會隨之產生一系列的變化,臨床規定正常孕婦體重于12孕周前無明顯增長,于孕周13周開始每周增長0.35kg為標準數值,至胎兒足月時母體體重增長處于12.5kg為標準數值[3]。臨床針對妊娠期研究顯示,孕婦在孕早期和中期時血壓水平偏低,為正常現象,妊娠晚期時候由于母體血容量、心搏量的增加,血壓浮動增高,而收縮壓一般無改變,此時血壓波動于母體無傷害,若部分孕婦收縮壓隨之升高,超過標準值,臨床稱之為妊娠期高血壓,好見于初次妊娠婦女,待妊娠結束后血壓情況會隨之緩解,臨床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發生機制處于探索階段,臨床學者多認為與產婦體質量改變及不良孕期行為生活方式有關[4-5]。本項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孕婦BMI指標超過28的孕婦比重高于對照組數據,孕婦孕期正常體重增加20kg以上比重高于對照組數據,孕婦孕期行為生活方式不良情況多于對照組數據,孕期體重變化與不良孕期行為生活方式均對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具有一定影響。綜上,孕婦體重和孕期行為生活方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具有一定聯系,孕婦體重上升過快、孕期不良行為生活方式均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幾率,對血壓波動造成一定影響,臨床孕期檢查期間對孕婦體質量及行為生活方式進行良性干預,加強干預孕婦孕期營養素的攝入,養成良好的孕期生活方式,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底建敏,閆曉娟,郭影等.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及其結合蛋白-1與妊娠期高血壓病及新生兒體重的關系[J].河北醫藥,2007,29(10):1085-1086.
冷宗祥,李楷濱,蔡知天等.檢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清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濃度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6,10(9):1055-1057.
許曉英,周敏,何曉春等.妊娠前體重指數與妊娠期增重和母嬰并發癥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5,18(5):352-358.
于皖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0):1871-1873.
高慧,王雙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清尿酸變化對圍產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7):89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