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
【摘要】目的:觀察初產婦應用自由體位助產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之間收治的80例初產婦,按照隨機分配方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有產婦40例,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對比兩組產程所用時間、產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率。結果:觀察組第一、二、三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初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可有效縮短產程時間,提升自然分娩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初產婦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54-02
剖宮產出現以后,很多不堪忍受分娩疼痛的產婦都選擇剖宮產分娩,但是剖宮產分娩后會對產婦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因此如何提升自然分娩率稱為婦產科關注的熱點問題。有研究顯示[1],自由體位可以促進產程進展,對提升自然分娩率很有作用,為深入分析自由體位起到的助產護理效果,本文選取部分初產婦為研究對象,觀察自由體位在初產婦助產護理中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80例初產婦資料均來自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之間,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最小為22歲,最大為39歲,平均年齡為(2925±356)歲,孕周時間在37周~42周之間,平均(389±08)周;觀察組產婦年齡最小為22歲,最大為39歲,平均年齡為(2831±387)歲,孕周時間在38周~41周之間,平均(388±09)周。對2組產婦各項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期間差異值均可忽略,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宮口開至3cm后送入病房,傳統半臥位或臥位下待產,由助產士全程陪伴生產,指導產婦屏氣、呼吸、用力等,觀察宮縮頻率等。觀察組實施自由體位助產護理,產婦出現規律宮縮后,根據自身生理特點合理選擇分娩體位:①坐位:坐位適合于活躍期,但是產生進展比較緩慢的產婦,手扶著扶手,腳踩著支架,取產床中央坐定;②站位:站位適合用于產程進展緩慢或停滯、宮縮間隙期延長或宮縮減弱的產婦,雙手扶著扶手,在床位站立;③側臥:側臥對產程進展緩慢或枕后位的產婦比較適合,取高坡側俯臥位,產婦胸部貼近床面;④蹲位:蹲位對枕橫位、枕后位、胎頭較大或胎頭位置高的產婦比較適合,雙腳分開蹲在地面上;⑤跪位:跪位適合于枕后位、胎頭位置異常或產程進展緩慢的產婦,單腿或雙腿下跪,上身趴在床邊或直立在床邊。分娩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產程情況密切觀察,結合其喜好、舒適度不同調整體位。
13觀察指標[2]
統計產婦各產程所需時間,觀察產后2h出血量,對比兩組患者自然分娩率。
14統計分析
本次研究中各項指標數據均錄入軟件excel中并建立數據庫,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或卡方檢驗(計數資料),分別表示為(x±s)、(%),結果如果為P<005,則為統計學成立。
2結果
觀察組第一產程(4101±901)min、第二產程(302±101)min、第三產程時間(45±13)min短于對照組(5205±1001)min、(493±103)min、(68±21)min,差異明顯(t=5184,P<005;t=8373,P<005;t=5889,P<005)。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1603±205)ml少于對照組(2102±305)ml,差異明顯(t=8587,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800%(32/40)高于對照組525%(21/40),差異明顯(X2=6765,P<005)。
3討論
分娩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胎兒、產道與產力正常,且相互協調時才能順利分娩,不論產婦骨盆大小還是傾斜度,都會對胎兒順利通過產道產生影響。自由體位助產是一種全新的助產方式,產婦可以選擇蹲位、跪位、坐立等多種體位,可有效轉移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注意力,增加其舒適度,起到緩解分娩疼痛的作用[3]。在產婦分娩時采用自由體位,助產醫師應為產婦詳細講解有關自由體位的知識,告知其可以根據自身舒適度選取體位,并指導患者采用正確自由體位。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施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其產程所需時間、產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率等指標均明顯好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考慮與樣本含量等因素存在相關性,所以在后續研究中還需加大力度,明確自由體位的選擇和產程時間、自然分娩率的關系。總之,初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可促進產婦舒適度的提升,幫助產婦減輕不良情緒和痛苦程度,同時還能顯著縮短產程時間,提升自然分娩率,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何芬.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對低危初產婦自然分娩結局影響的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08):89-91
[2]黃彩蘭,黃碧來.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6):172-173
[3]劉小鳳,劉小雅,尹小梅.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聯合產時體位管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01):143-145
[4]劉永鑫.結合自由體位和常規護理在初產婦助產護理中的效果對比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5):85+89
[5]閆金鳳,袁堂榮.責任制助產護理聯合自由體位分娩對初產婦焦慮情緒及分娩控制能力影響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7):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