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青青
【摘要】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在缺血性貧血當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間在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療的88例缺鐵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法分為整體組(n=44)以及對照組(n=44)。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整體實施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者Hb、RBC水平。結果:經過治療,整體組Hb水平要高于對照組(t=0015,P=0988);整體組RBC水平較對照組更高(t=9528,P=0001)。結論: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能夠進一步改善其病情,發揮輔助治療作用
【關鍵詞】整體護理;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紅細胞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62-01
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于機體內鐵貯存量不足,使得血紅蛋白合成受阻而導致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患者經常會出現頭暈、四肢無力、疲倦等癥狀,其正常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1]。臨床治療缺鐵性貧血除了合理用藥外,要做好配套護理工作。我院血液科對44例缺鐵性貧血實施了整體護理,效果較優,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2]:選入患者與缺鐵性貧血相關標準相符,患者對本次研究已經知曉,已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2]:具有其他血液疾病者;治療藥物過敏者;依從性較差,無法配合者
將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間由我院血液科進行治療的88例缺鐵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觀察對象,以隨機數字法分為整體組(n=44)以及對照組(n=44)。整體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為(4512±671)歲,其中包括中度貧血患者20例,輕度貧血患者24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為(4512±671)歲,其中包括中度貧血患者20例,輕度貧血患者24例。在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貧血程度等方面對比,整體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對患者血糖、血壓、血脂等進行持續性監測,指導患者合理使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維生素C等藥物治療,對其進行統一健康教育,讓其合理調節飲食。整體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1)針對性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進行一對一指導,對缺鐵性貧血致病常見原因、相關藥物用法、藥理作用、用藥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闡述,并指導患者自我管理,主動約束飲食不良習慣。(2)心理疏導。缺鐵性貧血患者治療需要一定時間周期,由于長期用藥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主動與之溝通,了解其內心真實想法,對其進行開導,使其能夠保持良好心態接受治療。還可向患者詳細講解成功治療案例,并讓患者家屬予以情感支持,協助其樹立治療信心。(3)針對性飲食護理。詢問患者日常口味喜好,根據患者病情,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食譜,促進鐵元素吸收。囑咐患者盡可能多食用蛋類、豆制品、瘦肉以及動物肝臟等。同時要求保持一日三餐規律飲食習慣,杜絕報應暴飲暴食,偏食挑食,保持營養均衡。(4)針對性用藥指導。在患者口服鐵劑過程中,囑咐其盡量空腹用藥。向患者闡述空腹服藥可能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作用,會讓患者有所不適,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13觀察指標
比較整體組與對照組血紅蛋白(Hb)以及紅細胞(RBC)水平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Epidata31軟件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雙遍錄入,實施邏輯糾錯。錄入數據由SPSS 21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整體組與對照組Hb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性(t=0085,P=0932);整體組與對照組RBC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性(t=0015,P=0988)。經過治療,整體組Hb水平要高于對照組(t=0015,P=0988);整體組RBC水平較對照組更高(t=9528,P=0001),如下表1所示:
3討論
近年來我國缺鐵性貧血發病率呈現了上升趨勢,對社會群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缺鐵性貧血患者治療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患者無法堅持醫囑,可能會出現用藥不規范、飲食不健康的情況,導致病情反復。
此次研究當中,整體組采取了整體護理,從結果來看,經過治療,整體組Hb水平要高于對照組(t=0015,P=0988);整體組RBC水平較對照組更高(t=9528,P=0001),與其他文獻報道結果接近[3]。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它是以現代護理觀念為指導,以規范護理程序為基本框架,并將患者置于中心位置所實施的一系列護理活動。整體護理實施過程中除了關注患者生理需求外,還會密切關注患者心理需求[4]。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能夠將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護理活動串聯起來,根據患者病情特征以及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協助其克服不良情緒,督促其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與飲食習慣,并強化其對于疾病的認知,增強其自護能力,確保臨床治療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缺鐵性貧血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能夠進一步改善其病情,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支持。
參考文獻
[1]熊英,金濤.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2):280-281
[2]張麗景.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臨床醫刊,2018,31(06):4114,4113
[3]吳雪花,莫換章,童金生,許新暉.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4):127-129
[4]尤敏,高昀,劉鵬,等.探討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