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風萍 張海榮
【摘要】目的:探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對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傳統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生活飲食依從性、運動依從性、服藥依從性。結果:相較于對照組生活飲食依從性、運動依從性、服藥依從性各項評分,觀察組各項依從性評分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84-02
原發性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綜合征,遺傳和環境是引起該疾病主要因素,患病后對患者心臟血管功能和結構均有較大影響,而許多患者因對疾病不了解,治療依從性不高,預后效果較差[1]。本研究旨在探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對策,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現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45±36)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5±23)年;觀察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55±38)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25)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資料均較為相近,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密切對患者臨床病癥進行監測,定期對患者血壓進行測量,仔細記錄,并給予常規生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心理情緒變化,向患者仔細介紹原發性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如介紹過程中患者存在疑問,應耐心、詳細為其進行專業解答,消除患者顧慮,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密切觀察患者生理指標及疾病癥狀變化情況,并給予正確的建議;患者出院后,可通過電話、上門家訪方式對患者用藥及血壓控制情況進行跟蹤隨訪,監督患者謹遵醫囑用藥,通過網絡平臺,加強患者合理用藥觀念,盡量減少用藥種類,選用新型復方制劑藥物,突出藥物長效性,提高血壓控制效果。
13觀察指標
根據實際情況對兩組患者生活飲食依從性、運動依從性、服藥依從性進行評分,每項總分為90分,患者服藥依從性高則得分高[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生活飲食依從性、運動依從性、服藥依從性各項評分,觀察組各項依從性評分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是心內科常見慢性疾病,多出現在中老年群體,發病后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暈、頭脹、多夢、失眠、健忘、乏力、耳鳴等,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原發性高血壓臨床主要通過藥物對患者血壓進行控制,但許多患者對疾病知曉率不高,加之,患者病程較長,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據相關資料統計[3],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治療依從性較好者僅占40%~50%,導致患者預后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0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方式,結果顯現,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患者生活飲食依從性、運動依從性、服藥依從性各項評分明顯比常規護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崔彥,任至新,王京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23(14):17-18
[2]胡桂瓊,張慧琴,黃玉清等.綜合護理干預和藥物聯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醫囑依從性評價[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23):4579-4580
[3]毛紅娟,何丹丹,王煬等.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對策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2016,39(1):50-52
[4]于黎,朱大喬.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21(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