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 王文慶
【摘要】目的:將CCU護理干預方式應用在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中,通過分析研究,得出具體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20例,隨機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例。對于對照組患者給與傳統的常規護理干預方式,對于實驗組患者采用CCU護理干預方式,通過對比研究,得出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及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心率、復蘇后動脈壓、CCU住院時間和呼吸機支持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787±309,抑郁評分為2976±266,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981±371,抑郁評分為3123±218。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明顯對于對照組。結論:將CCU護理干預方式應用在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中,可以實現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改善,提升患者的預后康復效果,具有較為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可以進行相應的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CCU護理干預;心臟驟停;心肺復蘇;患者預后;影響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88-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20例,隨機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532±698歲。實驗組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605±581歲。對于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家屬,進行全面的實驗內容的講解,確保對本次試驗的全面了解,并簽署知情書。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給與傳統的常規護理干預方式,對于實驗組患者采用CCU護理干預方式。傳統的常規護理干預方式在此不再進行詳細論述,對于實驗組患者所采用CCU護理干預方式,主要是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確保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除顫儀和經脈輸液通道的建立,合理的利用呼吸機為患者供氧。按照醫生的要求,積極合理的應用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藥物。及時的準備多種急救用品,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建立人工通道,將患者的早期插管設置為開放氣道。通過對不同護理人員的分工,提升有效合理性,確保各項措施的有效應用。對于不同的患者進行全面的行為護理,提升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對于患者以往錯誤的生活和飲食方式,進行全面的勸導和糾正,確保患者多食用多纖維的食物,注意勞逸結合,確保自身有充足的睡眠。
13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實驗中對得到的實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利用x±s表示計量數據,利用t檢驗。
2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改善情況對比分析
通過實驗對比發現,實驗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心率、復蘇后動脈壓、CCU住院時間和呼吸機支持時間,明顯由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787±309,抑郁評分為2976±266,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981±371,抑郁評分為3123±218。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明顯對于對照組。
3結論
對于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來說,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的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胸骨疼痛的問題。在加上對于任何患者來說,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病情都是比較嚴重的,很多患者自身的心理壓力比較大,十分容易出現心理焦慮和心理抑郁的問題。有的甚至會出現患者交感神經的過度緊張,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預后康復。
在本次實驗中,通過將CCU護理干預合理的應用在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的預后中,發現CCU護理干預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心理焦慮和心理抑郁的情況,提升患者的綜合康復水平。從CCU護理,可以實現全面的生理和心理等多個方面的護理指導,確保患者的及時康復和全面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在進行急診護理的時候,需要正確的面對相應的設備,提升綜合應用水平。本次試驗中實驗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心率、復蘇后動脈壓、CCU住院時間和呼吸機支持時間,明顯由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787±309,抑郁評分為2976±266,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981±371,抑郁評分為3123±218。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明顯對于對照組。
因此,將CCU護理干預方式應用在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中,可以實現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改善,提升患者的預后康復效果,具有較為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可以進行相應的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CCU護理干預對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預后的影響[J].周娜,馬榮,郭秀平.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89
[2]CCU護理干預對改善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預后的效果[J].阿衣吐拉,丁雪茹,阿依蘇麗丹·阿不都瓦力.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
[3]CCU護理干預對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預后的影響[J].劉曉霞.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7
[4]重視院內心肺復蘇,挽救瀕危患者生命——訪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急診及CCU主任宋昱教授[J].凌寒.中國當代醫藥.2017(14
[5]“精準心肺復蘇模式”對心臟驟停患者搶救成功率及生存率影響作用研究[J].湯琪,李淑艷,張英儉,吳智鑫,李曠怡.中國醫藥導報.2018(19
[6]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的急救與護理[J].冉小鳳,聶澤蘭.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