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劉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行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該院接受治療的70歲以上的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2例進行研究,按照對他們治療方式的不同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6例,我們對其進行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對照組46例,對其進單純的髖關節置換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總有效率9572%、平均手術時間(5265±933)min、切口長度(544±128)cm、術中出血量(12765±759)mL、平均住院時間(1765±512)d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1748%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25,t=20126、8924、37689、15237,χ2=5361,P﹤005)。結論:在對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顯著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患者在手術中的傷口長度比較小,術中出血量比較少,患者在術后的并發癥發生概率也比較低,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鋼絲張力帶固定;髖關節置換術
【中圖分類號】R76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63-01
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多是由骨質疏松所引起的,老年人群為多發群體,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現代醫學越來越多的采用手術方式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1]。為了研究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治療效果,該研究方便選取了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該院接受治療的70歲以上的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2例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70歲以上的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2例進行研究,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6例,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8例,他們的年齡在70~9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86±23)歲,進行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對照組46例,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齡在71~9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85±24)歲,采取單純的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X線檢查,均符合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診斷標準,受傷原因都是行走時跌倒所致。為了獲得更加準確的研究結果,該次研究我們排除了陳舊性骨折患者、病理性骨折患者以及患有內科合并疾病的患者,且所選患者均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采取單純的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對于觀察組患者,采取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腰部硬膜外麻醉,讓患者取側臥位,在患者后外側進行手術切口,切開患者的關節囊,截斷股骨頸,把患者的股骨頭取出,對于粗隆大骨折塊進行保留,對患者的髖臼情況進行仔細的檢查,復位患者的大小粗隆,利用克氏針鋼絲張力帶把復位后的小粗隆以及上方的股骨距固定下來[2]。然后擴髓,對患者的髓腔進行及時的清理,借助骨水泥對患者的假肢柄進行固定,測量患者股骨頭的大小,然后根據患者股骨頭的大小找出合適的假體[3]。對患者進行復位完成之后對患者的關節腔進行仔細。徹底的清洗,把引流管放入患者的關節腔,然后對患者進行縫合[4]。手術完成之后,讓患者服用抗生素進行防感染治療,對患者的術后并發癥要進行積極的預防與治療,并做好盆骨與髖關節的復查工作,防止患者出現內科疾病。患者身體康復到一定程度之后,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指導患者進行被動或者主動地康復訓練,直至患者痊愈為止[5-6]。
13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數據全部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利用平均值±標準差(x±s)的方式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t檢驗,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效果、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在我國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對于臨床治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對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主要是采取手術方式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內固定,這樣能夠使患者的髖關節逐漸康復,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該次研究結果表明,使用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治療總有效率9572%、平均手術時間(5265±933)min、切口長度(544±128)cm、術中出血量(12765±759)mL、平均住院時間(1765±512)d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1748%均優于單純采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這說明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在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中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使用鋼絲張力帶固定加髖關節置換術顯著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患者在手術中的傷口長度比較小,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引流量都比較少,患者在術后的并發癥發生概率也比較低,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白云亭, 曹吉烈, 張勇. 鋼絲張力帶固定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 2015(24):134-136
[2]郭偉文, 張躍, 朱江. 鋼絲張力帶固定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J]. 吉林醫學, 2016, 37(6):1404-1405
[3]唐光平, 張建業, 張衛華. 鋼絲張力帶固定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應用[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9):7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