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巍
【摘要】目的:研究造成乙型肝炎檢測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的原因,以此提高乙型肝炎檢測的準確率,避免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干擾,從而為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依據。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該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檢查的700例乙肝患者進行檢查,統計假陰性與假陽性情況,分析檢測結果的錯誤原因。結果: 700例乙肝患者中,假性結果占160%,其中假陽性結果占60%,假陰性結果占100%;造成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的影響因素:檢驗方法占196%、試劑占259%、實驗室操作占393%、其他占152%,實驗室操作的占比均高于試劑、檢驗方法及其他(P<005)。結論:乙型肝炎檢測的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主要與檢查方法、試劑、實驗室操作等因素有關,加強實驗室、臨床醫生及患者的密切配合,減少各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乙型肝炎;酶聯免疫吸附法;假陰性;假陽性
【中圖分類號】R76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36-01
臨床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及膠體金免疫層析法[1]。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操作簡單、技術可靠,靈敏度及特異性較高。目前,檢測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如電化學發光法、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聚合酶鏈反應、化學發光法等得到不斷改善,但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依然是檢測病毒表面抗原的可靠技術[2]。在臨床檢測工作中,部分未患病患者檢驗結果呈陽性或患病患者檢驗結果呈陰性,一定程度上給乙型肝炎的檢驗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需要準確鑒別乙型肝炎檢測的陽性與陰性結果。該研究以該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檢查的700例乙肝患者為對象,對其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進行了統計,并分析了造成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的原因,提出在檢查方法、試劑、實驗室操作方面進行改進,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檢驗的準確性。現就有關情況做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該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檢查的乙肝患者共700例,其中男性368例,女性332例;年齡24~80歲,平均年齡(5252±128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14±032)年。
12方法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700例乙肝患者進行檢查,乙型肝炎五項產品試劑盒,由英科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采用伯樂酶標儀進行檢測;采用英科新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膠體金測試卡;對乙肝檢查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觀察,統計假陰性與假陽性情況,并對檢測結果的錯誤原因進行分析。
13判定標準
判定標準[3-4]:乙肝陽性結果01050≤A<02100為疑似陽性,A≥02100為陽性,假陰性/(陰性+假陰性)為假陰性率,陽性/(陽性+假陽性)為假陽性率。
14統計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700例乙肝患者中,檢驗結果錯誤為112例,占160%。其中假陽性42例,占60%;假陰性70例,占100%。造成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的原因與檢驗方法、試劑、實驗室操作等相關,其中實驗室操作的占比為393%,均高于試劑、檢驗方法、其他的259%、196%、152%(χ2=45723、103966、164232,P<005)。
3討論
近年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全球性分布趨勢,已成為臨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血液及血液制品進行傳播。我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占10%,提示我國乙型肝炎的發病率較高,并逐漸成為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傳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影響患者病程和轉歸的因素較多,其疾病譜與病毒和人體免疫應答作用的結果密切相關。所以,分析乙型肝炎檢驗的假陽性與假陰性結果,對乙型肝炎檢測準確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的操作簡單,準確性高,使用方便,臨床中得到廣泛運用。但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存在一定局限,主要是因為酶結合物及抗原濃度高、吸光度值大的情況下,乙肝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會出現漏檢情況;酶結合物及抗原濃度低,吸光度值小的情況下,可產生假陰性結果。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檢測中,一旦出現漏檢情況,除可能會延誤臨床診治最佳時機外,還會給血庫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患者輸注漏檢的乙肝病毒核心抗體陽性、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乙型肝炎病毒陽性獻血者的血,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引起對血庫安全的高度重視,應摒棄以往單項表面抗原檢查,對獻血人員進行乙肝5項檢測,以確保萬無一失。針對乙型肝炎檢驗出現假陽性與假陰性結果這一問題,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檢驗工作,以促使臨床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乙型肝炎檢驗中產生假陽性與假陰性結果的原因較多,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檢查方法、試劑選擇、實驗操作等諸多方面。臨床檢驗工作中,必須根據乙型肝炎檢驗假陽性與假陰性結果的影響因素,對有關問題進行解決和處理,同時加強檢驗人員、臨床醫師及患者的配合,減少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才能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檢驗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張鳳華.淺析乙型肝炎兩對半檢測呈假陰性或假陽性的原因及對策[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83g
[2]席晶云,安淑敏.乙型肝炎檢驗結果假陰性與假陽性的研究[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214-215
[3]梁修珍.6種不同加樣量對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結果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4):4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