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培濤
【摘要】目的:對婦科疾病的手術治療,采用傳統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的優缺點比較。方法:選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傳統開腹手術(對照組)與185例腹腔鏡手術(觀察組),分別對兩組患者病情、術中及術后的一些數據及定性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優缺點。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從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生命體征、疼痛等統計分析,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從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結論: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胃腸功能恢復快、術中痛苦輕、術后不良反應低等優點,但是選擇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子宮肌瘤過大者或者惡性腫瘤患者就不能選擇腹腔鏡手術;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術中出血多、術后疼痛時間較腹腔鏡短、胃腸功能恢復慢、術后不良反應較腹腔鏡手術高,但是傳統開腹手術打開腹腔直視下手術,視野暴露病變清晰,病變處理及時,而且開腹手術的優勢體現在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進行,尤其一些急腹癥患者開腹手術是首選。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79-01
自1991年2月,荀祖武完成中國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之后,中國邁入了腹腔鏡手術的開端。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醫療器械的不斷改進,腹腔鏡技術不斷進步并且日益完善,進入21世紀以來,腹腔鏡這種微創手術已經滲入到臨床醫學各個領域,在婦科領域被稱為“保存生命質量的手術”,腹腔鏡技術現在已經廣泛應用于婦科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本文就婦科疾病的手術治療,在開展傳統的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進行多方面的統計分析,比較二者的優缺點。在本次研究中隨機抽取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收治的365例患者進行統計分析,做出優缺點比較。365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選取180例傳統開腹手術(對照組)與185例腹腔鏡手術(觀察組)為研究對象,疾病種類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腔鏡下輸卵管傘端造口術、輸卵管周圍粘連松解術、宮外孕等。從術前篩選病例、術中出血量、術后不良反應、術后并發癥、胃腸功能恢復等定性指標分析,找出二者的優缺點。
1收集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收治的365例患者分為兩組,其中選取180例行傳統開腹手術患者為對照組:子宮肌瘤手術80人、卵巢囊腫手術20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38人,輸卵管粘連周圍松解術20人,急腹癥宮外孕22人,年齡最小者28歲、最大者63歲、平均年齡5003,體重在44kg至73kg之間,病程最短5天最長20天;觀察組:子宮肌瘤手術80人,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20人,卵巢囊腫手術25人,輸卵管周圍粘連松解術38人,腹腔鏡下輸卵管傘端造口術22人,年齡最小者25歲、最大者68歲、平均年齡5163,體重在45kg至70kg之間,病程最短三天,最長10天,兩組患者均治愈無死亡。
2統計分析優缺點
21術中出血量觀察組因大多采取2-4孔操作法,僅在腹部留有1-3個05-1cm的線狀疤痕,采用電凝止血,出血量極少,所以創傷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出血量;對照組需要切開腹部長達10cm左右的切口,創傷大,出血量在150-200ml左右,大量出血可超過200ml,所以容易造成腹腔粘連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等并發癥。
22胃腸功能恢復觀察組手術對腹腔臟器擾亂小,避免了血液、空氣細菌等對腹腔的污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快,1-2天即可進食,大大減少了腸粘連的發生;對照組因是開腹手術,手術中對腹腔臟器干擾大,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慢,基本上2-3天才能恢復胃腸功能。
23疼痛觀察組手術創傷小,疼痛輕,術后出現疼痛患者11例,占59%;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疼痛95例,占53%。
24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觀察組(561±234)h,對照組(1085±216)h;術后住院時間:觀察組(427±156)d,對照組(748±295)d;疼痛時間:觀察組(501±124)h,對照組(314±236)d;手術時間:觀察組(3594±1567)min,對照組(3013±1254)min。
25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本質上二者的不良反應和術后并發癥是一致的,但腹腔鏡手術因其不開腹創傷小,出血量極低,感染幾率低,腹腔臟器刺激小,因此脂肪液化、腸脹氣、腸粘連、切口與腹內感染、疼痛等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嚴重程度與對照組相比都極低。脂肪液化:觀察組無,對照組12例,占67%;腸粘連:觀察組1例,占05%,對照組4例,占20%。
26腹腔鏡的局限性傳統的開腹手術幾乎沒有局限性,在所有的情況下都可以隨時進行,尤其一些宮外孕破裂等急腹癥的救治,一些惡性腫瘤及較大的子宮肌瘤、囊腫等都首選傳統的開腹手術,而腹腔鏡手術需要硬件條件和醫生操作水平熟練才會考慮,腹腔鏡手術依賴于優良的儀器,以及醫生精準的操作技術,操作難度大,操作醫生必須熟練掌握電凝、電切等技術,減少因操作不當引發的并發癥,腹腔鏡作為診斷手段可以及時準確的把診斷、治療融合,避免不必要的開腹探查術,隨著醫療器械的不斷完善,腹腔鏡手術適應癥會越來越寬,禁忌癥會越來越少,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3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的婦科開腹手術主要優勢體現在適合所有的手術,尤其是一些急腹癥患者,以及惡性腫瘤掃蕩術、較大的子宮肌瘤等首選開腹手術,缺點是創傷大、出血量多、疼痛重、胃腸功能恢復慢,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多,還有一個弊端就是腹部切口長,尤其是疤痕體質患者會留一道疤痕,影響美觀;腹腔鏡手術的優勢在于創傷小、出血量低、疼痛輕、胃腸功能恢復快、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明顯低于開腹手術,腹壁打孔分散而隱蔽,愈后不影響美觀,而且住院時間遠遠低于開腹手術,缺點是腹腔鏡手術病例選擇有局限,而且患者如果病情嚴重有開腹手術的風險,對于醫生的操作技術及精準的儀器依賴較高,手術時間長,一旦儀器出現問題,醫生就會束手無策。